“魚缸”,指的是我們的心,“魚”代表內心想法、念頭、情緒、感受。瞭解和認識這些“魚”,相等於瞭解我們的內在、興趣和性格,這兩者也是學生選擇科系和未來職業的主要考量和動力來源,對高中生和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
ADVERTISEMENT
對於“我是誰?”這議題,哲學家會有很多不同答案,但我覺得廣東人說“你係乜水啊?”(你是誰啊?)的“水”很有哲理味道:魚缸裡充滿泥漿渾濁的水,需要等泥漿沉澱、水變清澈了,才能看到缸裡遊動的魚。
“魚缸”,指的是我們的心,“魚”代表內心想法、念頭、情緒、感受。瞭解和認識這些“魚”,相等於瞭解我們的內在、興趣和性格,這兩者也是學生選擇科系和未來職業的主要考量和動力來源,對高中生和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
上一期提到人格和興趣測試的準確度問題,無法反映真實自己。但在談論如何瞭解自己之前,我們先了解“認識自己”有多困難。人們看不清自己的原因很多,包括以下三大因素:
(1)靜心的貧乏
“處於靜心狀態,你將能聽到更多。”(The quieter you become, the more you can hear)
這是美國心靈導師Ram Dass(本名Richard Alpert,原為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說的。這裡的“聽到”,比較偏向內在的聲音,也就是以上提到的“魚”;只要“魚缸”的水清澈(心處在寧靜狀態),人們就能聆聽內在的各種聲音,更能深入瞭解和認識自己。
個人認為《大學》裡“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得”,不只是書本的外在知識,更重要的是“向內”的理解智慧;但在當前浮躁社會里,單單一個智能手機裡的種種紛雜資訊,就足於讓人們的精神碎片化,粉碎人們靜心的能力。無法處於寧靜,就無法對自己有深入瞭解。
(2)特意想理解自己
十多年前開始接觸太極拳時,幾位老師都不約而同提到一個重點:越想要行氣效果,就越不會得到行氣效果。
同理,認識和了解自己也一樣:越想要認識和了解自己,就越不會得到想要的理解。心理學的解釋,是說為了照顧自尊和排除負面情緒,人們會輕易讓情緒反應掌控理性思維;同時,人們一般也高估自身品德,建立一道防護牆來保護自尊,緊接著會認為旁人的意見或反饋,是不準確的,反而是自己“先入為主”的正面或負面的自我認識,才是正確的。
(3)缺乏身心的內外資訊
人們常會不自覺對內外境況的生心理反應,比如和上司討論工作時,不自覺緊握拳頭、緊皺眉頭、用手指卷頭髮、搖晃雙腳、眼珠骨碌轉或坐立不安;因為不知道這些身體狀況,我們往往錯誤判斷自己內在反應和想法,比如以為自己很開明、很理性。旁人給予的反饋和意見可能有利於我們認識自己,但時常也為了禮貌,不想傷我們的心而有所偏頗,往往反映不出真實面貌。
不自覺的習性行為,也是一種缺乏資訊的症狀。比如我們可能習慣在公共場所大聲講話,在西方公民化社會,這卻是不妥當的脫序行為,但因為缺乏理解自己的習性,造就了許多心理盲點,讓我們看不清自己。
要破解這些障礙,得先解決“渾濁魚缸”的問題;面對浮躁的心,“呼”“吸”是個有利的工具:嘗試以舒適的坐姿,有意識的、放鬆的“呼”和“吸”各八次為一輪,進行10或20輪這呼吸方法,可以使我們的呼吸放慢,也讓我們有機會注意到呼吸的存在。這種“注意呼吸”的養成,有助於讓我們瞭解其實自己並沒有放鬆,也有利於讓魚缸水回覆清澈,聆聽更多內在聲音;這些簡單動作,也是部分“正念訓練”(mindfulness practice,亦稱“內觀訓練”;注1)的其中小部分活動。
“正念訓練”在西方世界教育領域,包括大馬某些私立大學和國外大學分校,已成了一種提升教與學效率的工具。本欄會不定期討論此訓練法的科學觀點,以及科學研究在這方面的助益和實證。
注1:由於“mindfulness”這籠統的英文術語沒有統一中譯名稱,作者都是“正念”和“內觀”並用;有關“mindfulness”的中譯爭議,往後會在本欄予以討論。
(《我是誰》系列之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