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丹14日讯)大马Gema青年组织每天动员超过千人,在全国各地斋戒月市集,收集业者当日未售完的食物并分发给有需要者,身体力行响应减少食物浪费。
大马Gema青年组织主席纳辛接受访问时说,截至13日,该组织在全马58个斋戒月市集收集超过2万1319公斤的食物与饮料,避免让该些仍然可食用的食品沦为垃圾。
他说,食物浪费每天都在人们的生活中上演,斋戒月期间被丢掉的食物更因此增长15%至20%。
“我国在全球食物浪费排行榜上也排得很前,这是值得被关注的课题,因此我们发动了斋戒月食物拯救计划,希望唤醒社会在有关方面的意识。”

7年从19市集扩展至52市集
他对本报说,该活动来到第7年,慢慢从往年19个市集扩展至全国52个,每天同步在各州斋戒月市集进行食物收集行动。
问到实际推行方法,他说,他们在目标市集各安排一支8至10人的志愿者团队,进行10至14天计划,向市集业者募集他们当天卖剩的食物,然后根据当地慈善组织提供的名单上门派送。
“计划最大的宗旨是拯救食物为主,避免浪费,所以当天有多少食物,就依序分发给最需要的人,而不是所有名单中的受助人都会获得食物,而且不一定获得同样分量的食物。”
他提到,一些商家为了参与慈善而刻意准备更多食物,这是该组织不愿见到的情况。
“我们向业者们灌输价值观,经过多天的操作,募集的食物有所减少,这意味着商家已经能够衡量日售的份量。”

分发食物前须做好“功课”
对于日前有网民发帖申诉,斋戒月出现捐赠者过多,导致数百个饭盒被遗弃在路边的情况,纳辛说,该组织在分发食物前会做好“功课”,除了不派发给流浪者,也会在派发前逐一致电受助者,确定对方在家且能接领食物。
他强调,既然是以避免浪费食物为出发点,该组织必须更着重于派发对象。
“如果今天收集的食物不多,我们将只派发一个地点,以赤贫人士为首;若遇上雨天剩余很多食物,尤其是饮料、糕点和饭等不能保存的食物,我们可派发给不同单位的弱势群体。”

各市集每日收集100公斤食物
他说,各市集平常日所收集的食物重量达100公斤左右,雨天则高达300至400公斤。
根据Gema官网显示,雪隆区因拥有最多斋戒月市集,收集到的食物也最多,其中甘榜峇鲁斋戒月市集在过去13天内共收集1236公斤食物;关丹马哥打路斋戒月市集在过去5天则收集到115公斤食物。
纳辛说,志愿者涵盖学生和打工族,也不乏专业人士,他们在工余时参与活动,多半至晚上8、9时才结束工作。

收集后须再重新整合打包分发
“工作相当多,收集到的食物要先检查,确保没有变质,然后进行整合、称重、重新打包,再分发和派送。”
他补充,打包工作还包括贴上‘尽快食用’叮咛贴纸,并留下电话号码,让食用者在面对食物出现问题后进行联络。
他说,由于募集食物的时间碰上开斋时段,穆斯林志愿者会轮流开斋和祈祷,争取时间完成任务。
志愿者仍需加倍训练
问及是否面对志愿者不足的问题,他说,召集志愿者并不难,比较难的是有经验的领队不多。
“尤其今年首次在全国13州同时进行,尽管过去有数年经验,但我们仍需加倍训练,所幸已健全的人际网络和大家的合作精神,让工作进行得很好。”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发生后,各方救援资源即时送到,救人之余也救没有自救能力的动物。雪兰莪防止虐待动物协会(SPCA)因而召集义工,进入灾场救援被困在屋里的宠物。

罗雪芳是救援义工之一,她表示,义工的工作主要是到灾场救援受困动物,同时也在灾区四周投放狗粮、猫粮与食水,让受惊四散的动物可以在晚上出来觅食。
她透露,灾难发生时很多饲主逃亡时顾不上带上宠物,或者饲主刚好身在外地,宠物受困家中,或惊吓下逃到外头避难,因此SPCA召集义工去救援及寻找这些宠物。
“我去了两天,但只有一天获准进入灾区,因为必须获得警方批准,义工才能分批进入灾场,所以我们早上在灾场外的联络中心集合,等到中午才能进入。”
根据SPCA记录,在气爆后的4天内,共拯救了44只猫,7只狗和两条蛇。



主人致电寻求帮助,救出被困家中狗狗
罗雪芳回忆,由于很多宠物是受到惊吓后逃窜到各个角落躲起来,所以他们就在灾区各个角落放置粮食与食水,让宠物晚上出来觅食。
“其中一名身在外地的主人联络SPCA,告知有两只狗困在家里,要求我们把它们救出来。我们去到那间屋子时,发现两只狗还在,其中一只老狗身体已经很虚弱,另一只也许是受到惊吓,反应非常过敏。”
“尽管如此,SPCA说我们不能在没有得到主人的允准下就进入屋子,但是当下狗狗的情况已经不能再等,刚好有执法人员巡逻,于是我们就要求在执法人员见证下,让我们爬入屋子把狗带出来,执法人员也同意了我们的建议。”


她表示,当时有五六名义工一起合作,有的爬进屋里,有的在外面接应。先把体弱的老狗抱出来,另一只则把它诱进笼子,再把它抬出来,然后马上将两只狗送到附近的印度庙动物救援站处理。
经过诊断及处理后,两只狗已经无恙,之后会安排到救援者家中寄宿,等待主人接回去。
罗雪芳表示,他们在灾场里发现很多猫,他们在投放食粮时听到猫叫声,就循着声音去找,发现一间屋子的后门敞开着,里面有很多猫,于是记下屋子门牌汇报给SPCA,希望可以通过有关当局联络上主人。
“也有的饲主向SPCA投报,家里的猫来不及带出来,要求我们把食粮投放到屋子庭院,让猫咪不至于饿肚子。”


与灾场狗狗相遇,有喜也有悲
本身是宠物美容店店主的罗雪芳,事发后在巧合下也与两只被救出灾场的狗狗相遇。
她表示,事发后一名主人把一只老狗带到其美容店,说要为它洗干净,好让它干净“上路”。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这名主人也是来自灾区,他抱着狗逃亡时因为受高温灼伤,狗狗呼吸困难,送去兽医诊所后,医生说狗狗太辛苦了,建议让它安乐死,所以他把狗带过来,打算给它清洗干净后才带去给兽医安乐死。”
“我们为狗狗清理干净之后,发现它只是呼吸有点急促,就把它放在冷气房休息,觉得它没有大碍,就联络主人建议他带去给其他兽医再检查一次。之后我再联络饲主询问狗狗情况,饲主说狗狗还是很辛苦,唯有让它少受一些折磨,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很难过。”
“还有一只是被媒体报道的消拯员救出来的小黑狗,之后饲主把它接回家,刚好联络上我要把它带来冲凉及寄宿。送来之后我觉得怎么这只狗很面善,交谈之下才知道原来他也是来自灾区,这只小狗就是媒体上报道的那只被消拯员救出来的小黑狗。”
罗雪芳表示,义工都是在灾场附近的印度庙动物临时救援中心,第一天去到中心时就看到有3只狗被救出来,猫则有很多。中心内也有很多民众捐赠的狗粮与猫粮,以喂食被救援的宠物。
她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的经验,她希望能够尽自己的绵力去帮助这些受惊的动物。


相关报道: 你的遗产,宠物要如何继承? 与宠物共用餐具,小心感染寄生虫 借助谷歌地图,深入森林追踪,保育马来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