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读者观点

|
发布: 7:10am 18/04/2023

美国

读者观点

漫画

社运

法米惹扎

梁辰钖

美国

读者观点

漫画

社运

法米惹扎

梁辰钖

梁辰鍚.我們都是煽動者:與法米惹扎的一番對話

梁辰钖

成功推翻納吉不代表工作已結束,因為我們的國家還面對許多問題。

(Fahmi Reza)是馬來西亞的社運活躍分子、政治平面設計師、紀錄片導演和評論員,善用藝術天分推動言論自由與社會正義。

ADVERTISEMENT

許多人無法想象,法米曾在美國求學,是電子工程系學生,但他從未踏入這行業,反而加入不能賺錢的社運圈。

或許是龐克音樂造就了今日的他。幾十年來,許多龐克歌曲被用來表達對政治的反抗,法米也把龐克音樂形容為“抗議的音樂”,設計龐克音樂海報為他的工作奠定基礎。

他在2000年成立自己的龐克樂隊,這也是他傳達訊息的方式,點出馬來西亞面對的問題,如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多年來接觸到的抗議和侵犯人權事件,讓法米練就一身膽量,挑戰當局。

2003年,時任首相敦馬哈迪提出強制性的國民服務計劃,當時的媒體報道嚴重偏向馬哈迪。法米知道,他必須傳達一項訊息,即“不是所有人都要贊同此計劃”。後來,第5任首相阿都拉誓言打貪但無所作為時,他知道,必須有人提醒這些政治人物不能食言。

社運分子對逮捕和罰款司空見慣,但法米在“停止警察的濫權行為”抗議活動,第一次被警察逮捕和毆打的時候,還是嚇壞了。法米明白,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下一個受害者,他選擇繼續發聲,善用藝術作為武器。

後來,他發現短片比海報更有效,於是購買一臺二手相機,自學拍攝與剪接。他第一次發佈的短篇紀錄片名為《獨立前的10年》,訪問了5名左翼領袖,簡述馬來西亞從1947年開始擺脫英國殖民的過程。

法米深信,馬來西亞的學生運動是有潛能的。2009年,他開啟一項名為“學生力量”的計劃,向學生講授馬來西亞未充分記錄的歷史,但被許多公立大學,包括馬大所禁止。

法米認為,許多大馬人懼怕於挑戰當局。但BERSIH集會之後,我國的示威文化漸漸改變。許多年輕人第一次參加示威,提高政治醒覺。

也許是缺乏經驗,許多人是空手參與前幾次的示威。法米指向一張沒有任何示威者舉起示威標語的照片打趣說:“這不是示威,是聚會”。於是,法米開始設計海報並上載至網絡,讓人們下載和打印。

法米最為人所知的其中一個作品是納吉的漫畫,這位因1MDB醜聞而入獄的前首相。法米把納吉的臉書大頭照畫成小丑照,再加上“在這充滿貪汙的國度裡,我們都是煽動者”字眼。這段諷刺性文字,是呼應2015年國際特赦組織揭露我國在那一年引用煽動法令高達91次的報告。

當然,法米因為創造“我們都是煽動者”的衣服遭到逮捕,被禁止出境並罰款3萬令吉。法米的回應方式是,打印和售出更多“我們都是煽動者”的小丑圖案T恤,用來償還罰款。對於這段經歷,法米形容:“我因為在民主國度上發表言論而遭到提控。”

他隨即補充:“但到目前為止,我還沒因為批評新政府(安華政府)而惹上麻煩。”

如今,越來越多人認識法米和他的作品。他變得更大膽也更相信,逮捕他只會製造更多造反者。

談到馬來西亞的未來,法米說,修改法律並不足夠。更重要的是,從看待和對待其他種族和宗教的方式做起,改變社會的每一層。因為太多政客使用差異來築起隔閡,人民必須齊心打破這些障礙。

同時,為國家帶來改變不止是社運人士的責任,每一個人都可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有所作為。

幸運的是,在這艱辛的過程中,法米並不孤單。每當有社運人士被提控時,永遠有人權律師作為後盾,使得法米更有勇氣繼續使命。

法米的母親,也是他最偉大的支持者之一,去年去世了。母親獨自把法米在內的6名孩子撫養成人,一直讓孩子自由做決定。基於公務員的身分,這位母親必須以其他方式支持法米。法米很常與母親分享自己的經驗、問題和擔憂。他感激母親為他提供的一切,無論是情感上的支持、一雙聆聽的耳朵,或是一個簡單的勸告。

對法米而言,馬來西亞最敏感的話題莫過於種族、宗教和王室。對諷刺性評論的接受度,也取決於言論的來源。很不幸的,只有馬來人可以質疑馬來人特權。法米知道自己享有這項種族特權,因此向當局提出關於種族平等和特權政策的質疑。

許多人通常會迴避爭議性課題,避免招惹麻煩。然而,法米認為,審查(包括自我審查)不會帶來任何好處,反而鉗制資訊與想法的流通、阻礙自由交流,限制個人自由表達意見。

法米希望把“挑戰當局”推動為常態,因為言論自由在一個健康與繁榮的社會中非常重要。任何擁有政治權力的人都應該被追究責任,並接受人民的諷刺。總而言之,法米的信條可以用他說的一句話來總結:“若我不做,誰會做?”

我們很常叫自己不去做某種事情,認為還有其他人會去做,但這錯誤的心態只會導致迴避責任。法米希望鼓勵人們採取行動,為社會做出積極的改變,無論這改變多麼渺小。

成功推翻納吉不代表工作已結束,因為我們的國家還面對許多問題。請記住,我的馬來西亞同胞,不是所有英雄都身著披風。

(編按:3月10日,法米在美國波士頓出席以大馬留學生為主的分享會,分享會負責人梁辰鍚隨後撰寫這篇文章,側寫法米的鬥爭理念)

(作者為哈佛大學綜合生物學系學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