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暖勢力

|

最新文章

發佈: 6:21am 19/04/2023

晨運

大腸癌

復健

晨運

大腸癌

復健

手术后复健摆脱轮椅 九旬婆婆带领长者晨运

新加坡
陈凤钗每早带领疗养院里的老人做一些简单的运动。(联合早报图)

(新加坡18日讯)七年前患,动手术后行动不便,九旬坚强妇花了约两个月努力做,摆脱轮椅束缚,重新站起来,如今还带领疗养院里的老人运动、练气功。

每一天早上,裕廊西疗养院总会传出“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节拍以及带有韵律的音乐声,而声源正是一群乐龄人士在

带头运动的是一名97岁的老妇人陈凤钗,她带领着疗养院里的老人们做简单运动,声音洪亮、动作娴熟,有点难想象她已将近百岁。

陈凤钗受访时说,90岁时被检验出患有大肠癌,必须动手术,由于年事已高,手术只有50%成功率。

“熬过了手术,我却行动不便,必须用轮椅代步,也无法做激烈运动。”

卧床数月后康复,陈凤钗不向命运屈服,开始物理治疗运动,经过大约两个月的努力,成功摆脱轮椅,改用四脚拐杖。

她自豪地说,能够重新站起来,全靠坚强的意志力。“当时我每天做物理治疗,将学到的动作努力记下来。即使物理治疗师不在身旁指导,我仍没有停歇。”

如今的陈凤钗身体健壮,每天风雨不改带领疗养院的老人晨运,每周五也会带领他们打气功。

她谦虚说道:“我一点都不厉害,只是动作比较流畅,才安排我带头而已。”

 

打开全文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7:00pm 10/04/2025
当风筝线割断,医生的重生/黄轩(大马旅台医生)

我新来的医生,是一个热爱自由的医生。

他常在手术室里精准地拿着手术刀,为病人解决病痛。在手术室外,他却热爱骑车,享受风吹拂脸庞的速度感,感受生命的律动。

年轻健康的身体,能使他更专注于医学,我的年轻医生,他也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那一天,一根细细的风筝线,改变了他的一切。

那是个普通的午后,他如往常般骑着脚踏车穿越乡间小路。道路两旁是摇曳的稻田,微风吹动叶片发出沙沙声,阳光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子。他快乐地踩着踏板,沉浸在这片宁静中。

突然,一道几乎看不见的风筝线,毫无预警地出现在他眼前——锋利、细薄,如同一把无形的刀,直接横割他的脖子。

一瞬间,他颈部传来撕裂般的疼痛,剧烈的冲击让他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地。当他伸手去摸脖子,只觉得温热的液体不断涌出,视线模糊,四周的声音变得遥远。他当下试图动一动身体,却发现——四肢,竟然已经没有了知觉,也无法动弹。

年轻医生的身体,也是人类的身体,那一刻,他的恐惧如海啸般袭来。他固然知道,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外伤,这可能是颈椎脊髓损伤,一种可能让自己再也无法行走,甚至无法重新执刀的严重伤害。

医院的天花板白很刺眼,冰冷的病床将他束缚其中(担心他跌倒)。

他曾经是这手术室里的医生,如今却成了躺在床上,任医疗人员摆布的病人。他只能听见医生们轻声讨论他的病情——“颈椎第四、五节受损”、“瘫痪风险高”、“手术后能不能恢复还不确定”。这些话语,对医生而言,已经不再是冰冷的医学术语,而是实实在在的梦魇开始……

他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手术,疼痛已经成为的日常,恢复的过程比他想像的更漫长、更残酷。他努力尝试动一动手指,却一丝反应都没有;他一直忍着,咬牙进行复健,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再受自己控制了……

随之而来的是恐惧、忧郁、焦虑、失望……这些情绪像幽灵般紧紧缠绕着他,在无数的日子。他开始责问自己:“如果我无法再拿起手术刀,那我还算是医生吗?如果我只能坐在轮椅上,那我还能拥有什么?”

痛苦中的挣扎——我还能做些什么?

用生命,“完成使命”的人

我是在他做复健时遇上他的。他是我的病人,因为他容易卡痰、容易喘,只听见他说:“康复的过程,并不像医学教科书里描述的那么简单。我曾经以为,努力就会有回报,但现实却不容我选择。我无法再奔跑,无法再骑单车,无法再站在手术台前……我的世界,仿佛被无情地缩小,只剩下病房和轮椅。”

“我还能做什么?我还有什么价值?”

答案,似乎很残酷,但某天,我的一个病人,也是他的老病人,点醒了他。老病人坐在他的复健病房旁,看着他,眼神充满敬意:“医生,能再看到您,真的太好了。”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即使他不能再执刀,但他仍然可以“当医生”——在大家眼中,他仍然是专业医生!

他还能诊断病情、给予治疗建议、他仍可以陪伴病人,走过病残的恐惧与绝望。或许,他失去了之前行动的自由,他告诉我:“黄医生,我不会失去知识、经验和对病人的关怀,我一定会像黄医生一样,怜悯我们的病人……”

我看见他的眼神,那真是充满希望的眼神。我知道,我又救了一个人的生命,相信他能持续以他的专业,救未来更多病人的生命,我称之为:医者仁心传承使命!

几个月后,我看到他回到了医院,但不再是站立着迎接病人,而是坐在轮椅上,推着自己进入诊间。

病人看到他时,表情常常从惊讶转为敬佩。而他以自身的残障,鼓励病人学会接受生病之后不完整的自己。也许上天的安排和意外,夺走了他过去熟悉的生活,却也让他重新学会如何慢慢“活着”。对我来说,他不再只是那个能拿手术刀的医生,而是一个真正理解病人痛苦、学会与无常共处的医者。这个就是我常常说的“用生命,完成使命”的人,这个就是值得尊敬的人生!

真正的医生,不只是治愈病痛,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别人病苦的生命。

你也可能感興趣...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