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與香港都受過英國統治,兩地也都產生了茶與咖啡中西合併的飲品文化。有趣的是,兩地對茶與咖啡有孰重孰輕的差異——香港更強調“茶”,稱提供這類飲品的店家叫做“茶餐廳”,港式奶茶更被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馬來西亞則偏重咖啡,因此稱提供這類飲品的店家做“Kopitiam”(咖啡店)……
阿培從廚房端出一杯熱飲,要我嚐嚐。他專營雲吞麵、燒臘等餐點,然而他對海南咖啡的研究跟執著,更讓我印象深刻。
ADVERTISEMENT
這杯熱飲想必有過人之處,於是我便急切切地喝了一口,脫口而出:“這是摻(Cham)吧?”他回答,“是。”我正納悶他究竟想表達什麼時,他問了:“摻跟鴛鴦有什麼不同?”讓當場眾人都沉默了。
“摻”是海南咖啡的品項之一,內容是茶加咖啡加煉奶;“鴛鴦”則是香港的飲品選項之一,是茶加咖啡加淡奶加砂糖。兩者在結構上是很相近的,基本上都是茶加咖啡加奶。
然而嚴格來說,兩者又不同。如果把“摻”的規格(茶加咖啡加煉奶)放到香港飲品的框架裡,那就叫“鴦走”。香港原本奶茶規格是紅茶加淡奶加糖,但糖有時沒能迅速完全溶解,因此第一口跟最後一口的甜味不均勻,而煉奶兼具甜味與奶味的特色,對講究效率的人來說,就成了更受歡迎的選項,稱為“茶走”。同理可證,加煉奶不加糖的咖啡就叫“啡走”、加煉奶不加糖的好立克就叫“立克走”。
換言之,如果把“鴛鴦”的規格(茶加咖啡加淡奶加糖)放到海南咖啡的框架裡,那就叫“摻C”,雖然摻C指的是咖啡加茶加淡奶,不過店家通常會加一點白糖,使本體更滑口。
馬來西亞與香港都受過英國統治,兩地也在其影響下,產生了茶與咖啡中西合併的飲品文化。然而有趣的是,兩地對茶與咖啡有孰重孰輕的差異——香港更強調“茶”,稱提供這類飲品的店家叫做“茶餐廳”,港式奶茶更被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咖啡沒有,鴛鴦可以說是在奶茶的基礎上加入咖啡的表現;馬來西亞則偏重咖啡,因此稱提供這類飲品的店家叫做“Kopitiam”(咖啡店)。
摻與鴛鴦看出雙方飲品文化的差異
關於摻與鴛鴦不同的關鍵,阿培與一位香港茶水攤師傅交流後,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撇開奶跟糖不說,就是咖啡與茶的比例不同。”陳明記燒臘的阿培(馬來西亞人)認定“茶六啡四”是摻;而得哥魚蛋粉的馬興國(香港人)認定“茶四啡六”是鴛鴦,他們兩人都盲測得出來,哪杯是鴛鴦、哪杯是摻,什麼才是家鄉味。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這我肯定猜不出來,那並非我的飲食習慣。問題來了,既然我猜不出來,為什麼我能斷言那杯是摻呢?我想是沖泡者的身分影響了我的判斷——若是馬來西亞人衝的,就認定是摻,若是香港人衝的,就認定是鴛鴦,若是第三方的人衝的話呢?那就要看馬來西亞還是香港在飲品文化上更強勢、更具影響力。
話說回來,一杯摻或鴛鴦,各家比例不一也各有配方,牽涉的細節還很多,包括:衝煮的濃淡度、萃取的水溫、使用的茶品牌或咖啡粉的產地與顆粒粗細等,這些不是這次想討論的角度。
我想的是,對一位海南咖啡沖泡師來說,過去重點在衝出好喝飲料,現在為什麼開始關心起摻跟鴛鴦的差異?
香港人與馬來西亞人因為歷史等因素,都能說廣東話也都受過英國統治,2020年後,因為政治因素,有較多的香港人開始移民到馬來西亞,並有一些香港餐飲品牌進軍此地,例如在吉隆坡展店的金記冰室,港式飲品與當地的海南咖啡產生碰撞,摻與鴛鴦的差異只是一個起端,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交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