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剋制對相悖認知的反應,有人說是素養,有人說這是大度。共同點都是人的修養,不急著下定論,而是聽完整個陳述,然後思考其合理性。
經常聽說,三觀不合的人,當不了朋友,成不了知己,很難走在一起,註定分道揚鑣。
ADVERTISEMENT
何為三觀?三觀一般上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世界觀指的是人對這個大千世界的認知,源於人在各自的小千世界裡獲取的獨特經驗。
基於人類的群居性,人群的互動一方面提高生存率,另一方面同化群體對世界的認知。所以,與群體來往頻密的人,基本上有著共同的世界觀。
打個比方,在一個偏遠的郊外社區裡,老祖宗們傳承下來的祭祖儀式以及宗教習俗,默默影響了下一代不否定鬼神的存在。在另一個繁華的城市裡,對適應了群裡生活的人們來說,經濟就是驅動世界運轉的核。消費與呼吸,同等重要。
人對世界的認知,接著影響了人對人生的看法。人生觀主要圍繞在人為何存在於世的感性探討。這包括:人生的意義、人活著的目的、人應有的信念。
所以,在一個鬼神存在的世界裡,人們敬畏鬼神,相信因果報應,所以積極向善。而在一個經濟為大的世界裡,人群信仰功利和享樂。
不過,人生觀沒有世界觀同化群體的特質。不同的經歷與殊途的性格,導致望著同個世界的人們看到不同的細節。所以,有人誠心念佛,有人投入義工;有人網購剁手,有人成了吃貨。
人對人生的看法,影響人對人事物的主觀評價。什麼對誰來說很重要,什麼比什麼更重要,講的就是人們的價值觀。
所以,相信因果報應的人,會覺得日常生活中的善舉很重要,也值得付出金錢與時間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崇尚享樂主義的人,同樣是付出金錢與時間,但花在自己身上才比較重要。
三觀不合,不足以形成彼此間的隔膜。拉開彼此距離的原因,是心理上的排斥感。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汀格所提出的認知失調,很適合解釋這麼個心理反應。這理論說,人們能夠通過確認現象的一致性來達到平靜與和諧的心境。反之,人對現象的認知與目睹或聽聞不一致時,就會產生心理上的波動,進而影響情緒。
打個比方,我們都知道,位於赤道的國家不會下雪。若有人非常認真的告訴你,他在位於赤道的國家看到自然降雪,你的情緒必然產生波動。但若有人說赤道的國家不會下雪,與你一致的認知則使你的情緒維持安定。
同樣的道理,有人跟虔誠信仰的朋友說這世上沒有神,或跟立志吃遍天下美食的朋友說食慾也是一種罪,這差不多是要準備鬧翻臉。
有些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無法認同對方的想法。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雖然不認同,其實也沒必要去否定。生離死別已經足夠痛苦,為何還要在短暫的生命裡增加額外的心理負擔?
能剋制對相悖認知的反應,有人說是素養,有人說這是大度。共同點都是人的修養,不急著下定論,而是聽完整個陳述,然後思考其合理性。
能平心面對不合的三觀,有人說這是豁達,有人說這是睿智。不管是豁達還是睿智,共同點都是人對認知的開放性,足以接納與自己不同的看法及追求。
很多時候,換個角度,就能看到另一面的事物。若有一天,兩個三觀不合的人碰在一起,若雙方都能接納對方的觀點,又懂得迴避對方的底線,就能為彼此增加多一個見識,打開多道視野,看到本無緣的風景。
就比如,甲讓乙瞭解神學對真善美的解釋,乙帶甲去品嚐不同的美食。在這麼個社會下,才是真正的國泰民安。
當然,面對三觀不正的人,我們最好是避而遠之。因為不正,本質上已在挑撥社會的耐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