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5日訊)受訪專家認為,我國應該更專注於減少產生塑料以及對現有的塑料進行再利用,而非再循環。
隆布去年塑料垃圾21萬公噸
固體廢料管理機構(SWCorp)的數據顯示,吉隆坡和布城在去年產生的垃圾總量為79萬6795公噸,其中塑料垃圾佔21萬966公噸。
ADVERTISEMENT
該機構指出,塑料的再循環率為18%,而所有廢料的再循環率為33.16%。
聯邦直轄區固體廢料管理機構主任烏米卡頓接受馬新社訪問時指出,她在走訪布城第3區的齋戒月集市時,提醒附近的消費者和商家減少使用塑料袋,但她感到很失望,因為只有少數人攜帶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
她說,當詢問這些人士將如何處理塑料製品時,一些人表示他們會嘗試再循環。
她指出,儘管這是值得稱讚,但這些塑料袋和包裝中的大部分都被運往垃圾填埋場,這是循環經濟戰略本應避免的。
“循環經濟應該儘可能長時間地保持材料、產品和服務的流通,從而減少生態系統中的垃圾量。”
烏米卡頓指出,塑料廢物被循環並轉化為樹脂,樹脂被出售並用於轉化為其他塑料產品,再循環是一個價值數10億美元的產業。
再循環率低 目標2025年增至40%
“相反的,聯邦直轄區固體廢料管理機構的數據反映出許多專家的研究發現,儘管再循環產業可能價值數10億美元,依然出現循環不足的情況。”
她說,政府設定的目標是在2025年將再循環率提高到40%。
她指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並減少浪費,該機構需要一些執法權來對付小規模汙染者和非法丟垃圾的人士,而不僅僅是對大罪犯採取行動。
建議推押金退款系統鼓勵回收
她進一步說,為了提高再循環率,建議效仿德國和其他國家,這些國家在超市設有回收中心和可回收物品的押金退款系統。
此外,馬來西亞人民之友的研究員瑪葛斯瓦里指出,雖然再循環在綠色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但人們過分強調再循環,而不夠重視再利用和減少浪費。
此外,聯合國預計塑料產量每年約為3億6300萬公噸,並預計到2040年將翻一番。
根據固體廢料管理機構的數據顯示,每名馬來西亞人每天產生1.17公斤的城市固體廢物,其中包括塑料、食品、紙張和玻璃。這種垃圾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再循環。
“2021年,在吉隆坡和布城有10萬1949公噸塑料,或居民產生的77萬2349公噸垃圾總量當中的13%最終被填埋。只有152.87公噸塑料被循環,塑料再循環率為16%。”
報告說,在2022年,塑料的再循環率有所提高,但塑料和一般垃圾的數量增加更多。
非所有塑料垃圾可再循環
另一方面,雙威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以及大馬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審查報告指出,馬來西亞人每年產生約1400萬噸垃圾,其中塑料、紙張、玻璃、金屬和四角紙盒(tetra pack)等乾式可再循環垃圾佔43.7%。
報告說,不是所有的塑料垃圾都可以再循環,塑料再循環行業對回收塑料製品有嚴格的要求。
“清潔和堅硬的塑料,如瓶子、牛奶盒和黃油容器可以再循環。還有一些物品,如咖啡杯和浴簾不能再循環,這一點鮮為人知。
“如何將這些物品送去再循環也很重要。例如,如果有人在將塑料放入回收箱之前沒有清潔塑料,食物垃圾可能會汙染垃圾箱中的其他物品。”
回收再循環未必符成本效益
馬來西亞塑料回收商協會秘書長拿督約翰指出,分類和清潔塑料材料的成本並非總是值得的。
“當你把(髒塑料)送到再循環商那裡時,他們必須想辦法清洗它。用熱水洗或什麼的,而且成本會增加。塑料也不能無休止地再循環。”
但約翰表示,即使所有塑料都可以或已經被循環,數量也不足以讓從事再循環產業的公司免於虧損。
“這是一個人口問題。馬來西亞半島的每個居民每天必須喝完(兩瓶)1.5公升的汽水,然後把瓶子交給工廠,然後他們才能達到回收1000噸塑料瓶的目標。
“因此,從事再循環產業的公司表示,他們需要進口塑料垃圾才能實現收支平衡併為循環經濟做出貢獻,而環保主義者和環保機構對此並不滿意。”
海洋塑料汙染禍首 馬排第三
另一方面,2023年2月17日的視覺圖表顯示,馬來西亞是造成海洋塑料汙染的第三大國家,排放量為7萬3098公噸,僅次於菲律賓的35萬6371公噸和印度的12萬6513公噸。
馬來西亞零垃圾協會聯合創辦人許淑怡指出,確實鼓勵人們減少再循環。
“為什麼?因為再循環需要大量能源,而且在全球範圍內,再循環率為9%。我們始終相信防止產生廢物勝於治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