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戲院看了張藝謀導演的《滿江紅》。電影拍得如何?自有許多影評人會去談論,對我而言,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全軍複誦〈滿江紅〉的情節。
電影中無論是雷佳音飾演的秦檜替身、小女孩桃丫頭,還是集體複誦的軍人,他們口中念出來的〈滿江紅〉字字鏗鏘有力,悲憤填膺,這就是宋詞的特殊魅力。
ADVERTISEMENT
宋詞比宋詩更具代表
還記得以前上語文課時,老師說過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分別是不同朝代最具代表的文體,體現不同時代的文學成就和特色。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不過,宋朝詩的數量實際上比唐詩多,也比宋詞多。那為什麼後世會認為宋詞更能代表宋朝呢?那就得從什麼是宋詞說起。
宋詞與唐詩在當時最大的區別,就是唐詩是可以用來誦讀,但宋詞卻是用來吟唱的。宋詞實際上是一種音樂文學,而且是先有曲,再有詞。
在中國歷史上,周公制禮作樂後,朝廷中就有一種音樂,叫做雅樂。這類雅樂必須按照嚴格的規定,在不同的禮儀活動使用不同的音樂,塑造莊嚴肅穆的氛圍,用來教育和束縛貴族的行為舉止。因此,雅樂與禮制在當時被視為教化民心的工具,是掌權者維護統治的一種手段,而禮崩樂壞則被孔子等儒家視為亂世的徵兆。1978年在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編鐘,就是先秦時期雅樂的演奏樂器之一。
但這類雅樂只是在朝廷官方場合中使用,所以傳到唐朝就日漸衰落了。反而是來自於民間的市井歌曲,更深入民心,被大家傳唱。再加上南北朝以後,大量來自西域的音樂傳入中原,非常盛行。比如曲項琵琶就是在這時候從西域的龜茲國傳入中原,在唐朝備受推崇。白居易的〈琵琶行〉和元稹的〈琵琶歌〉,就是以此為主題。所以在唐宋時期,民間歌曲與外來音樂融為一體,誕生了許多人們喜愛的曲調。為了方便記憶和吟唱,就有人開始在曲調上創作歌詞,類似於我們許多現代人也喜歡把一些喜愛的歌曲進行二次創作,重新填詞。這就是宋詞的由來。
南唐後主李煜藉詞抒情言志
那為什麼詞能夠代表宋朝呢?其實從中唐開始,就有文人開始創作這一類詞,但是基本上都是青樓喝酒時的遊戲之作,只是玩玩,並沒有投入真實情感。為什麼不用詞來表達情感呢?主要是因為當時社會主流的是詩及駢文,詞大多是士大夫模擬女子口吻來表達愛情及風花雪月的業餘創作。
直到南唐後主李煜的出現,詞的創作才開始走上另一條道路。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自南唐被宋朝消滅後,這位丟失江山的前帝王只能通過詞來表達他內心最真實、最痛苦的情感。從李煜開始,這些原本用來遊戲娛樂的市井之詞,搖身一變成為宋朝士大夫抒情言志的宣洩之處。
宋朝奉行“重文輕武”治國政策,重視文治,文人的地位高,待遇優渥,特別是官員大多是文化水平極高的士大夫,家境相對優越。他們日常的娛樂方式大多是在歌臺舞榭淺斟低唱,創作相對自由且可用來吟唱的詞自然變成當時的流行文學,而平常不能說、不敢說的也可通過寫詞來發洩。比如晏幾道的〈鷓鴣天〉雖然主要描寫對象是重逢的歌妓,但背後要表達的實際上是自己家道中落與仕途浮沉帶來的沉重打擊。
以蘇軾、辛棄疾等人為代表的豪放派詞人,更是將朝廷不公、國家存亡等大事融入創作,反映民間社會現實生活。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的“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還有篇首提及的“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滿江紅〉),都充分體現他們憂國憂民卻又無力迴天的無奈。
通俗娛樂兼具受大眾歡迎
由於詞的曲調脫胎於民間歌曲,詞的遣詞用字精妙之餘,也相對較通俗,比較具有娛樂性,所以詞在宋朝比詩更受普羅大眾的喜愛,成為當時社會文化娛樂消費的一種主要方式。比起只服務於士大夫的詩,深受不同階級歡迎的詞反而更具特色。
這種無需過分嚴肅、可長可短的文學類型,滿足了當時宋朝人用來表達內心感受的強烈需求,也特別符合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宋朝文人也熱衷於通過詞細微地描繪宋朝的真實生活,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
宋詞,就是表達了宋朝人理想與現實並重的意境。更重要的是,我們後世人可以通過這些流芳百世的佳作,進一步認識與瞭解一千年前古人社會的精神內涵。
相關文章: 林家豪/消失的節日 林家豪/這才是《清明上河圖》 林家豪/中國第一女戰神 林家豪/眾裡尋他千百度 林家豪/衣冠禽獸 林家豪/破解古埃及之謎 林家豪/沉睡三千年的法老 林家豪/法老的詛咒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