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26日法新電)日本太空初創公司ispace週三表示,該公司成為日本第一家登陸月球公司的努力以失敗告終,但矢言將繼續開展新的任務。
無人駕駛的“白兔-R”M1登月艙原定在夜間降落在月球表面,但在著陸約25分鐘後,該公司仍無法建立聯繫。
ADVERTISEMENT
通訊中斷6個多小時後,東京ispace公司表示,“白兔-R”M1登月艙“很可能”在著陸時撞上了月球。
該公司表示,其工程師正在努力查明著陸失敗的原因。
ispace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袴田武史說:“雖然我們登月宣告失敗,但我們相信已完全完成了這項任務的意義,獲得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
他補充:“重要的是將這些知識和學習反饋給2號任務及其他任務。”
他指出,該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另兩次登陸月球表面的嘗試,這次挫折不會改變這一點。
儘管如此,對於去年12月透過SpaceX“獵鷹9號”火箭發射著陸器的ispace來說,今次的墜毀將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結局。
這艘太空船攜帶了來自幾個國家的有效載荷,包括阿聯酋的月球車。
ispace的著陸器高2公尺,重340公斤,於上月進入月球軌道。
其降落和著陸是完全自動化的,登月艙應在著陸後立即重建通信。
到目前為止,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成功地將航天器送上了月球表面,而且都是通過政府資助的項目。
2019年4月,以色列企業SpaceIL的著陸器墜毀在月球表面。
2016年,印度的航天器也試圖在月球上著陸,但也墜毀了。
美國的Astrobotic和“直覺機器公司”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嘗試登陸月球。
Astrobotic在一條推文中說:“我們祝賀ispace團隊在今天的著陸嘗試中完成了許多里程碑。”
“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認識到,今天不是逃避探索月球邊界的日子,而是一個從逆境中吸取教訓、勇往直前的機會。”
本月早些時候,ispace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在“白兔-R”登陸失敗之前,ispace就已在計劃下一次任務了。
這艘著陸器的名字取自日本民間傳說中“居住在月球上的白兔”,於12月11日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
該著陸器攜帶了幾個月球車,其中包括一個棒球大小的圓形機器人,由日本航天局和玩具製造商多美聯合開發。該公司也是變形金剛玩具的創造者。
它還攜帶了由阿聯酋開發的10公斤、一個椅子大小的“拉希德”探測器,以及來自加拿大航空航天公司的實驗成像系統。
這家只有200名員工的公司表示,其“目標是通過向月球提供高頻、低成本的運輸服務,將人類生活範圍擴展到太空,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袴田武史形容此次任務為“釋放月球的潛力,並將其轉變為一個強大而充滿活力的經濟體系奠定了基礎”。
ispace希望到了2040年,每個月都有1000人移民月球,並讓客流量達到每年1萬人。
該公司也計劃在明年展開第二次任務,包括登陸月球和部署自己的月球車。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华盛顿7日综合电)美国“直觉机器”公司的月球着陆器“雅典娜”成功在月球着陆。任务团队说,其着陆时姿态失常,导致发电能力受限,可能影响预期任务。
新华社引述美国航天局的介绍说,美国东部时间周四(6日)12时30分许(大马时间7日1时30分许),“雅典娜”在月球南极附近区域着陆。
“直觉机器”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尔特穆斯说,任务团队认为“雅典娜”着陆时姿态不对,但目前还没有掌握足够数据来确切判断其着陆姿态。任务团队正在下载着陆器传回的照片,还将从绕月轨道上运行的美航天局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获取图像,以更好地了解“雅典娜”的状态。
阿尔特穆斯说:“我们认为它在月球表面的姿态不正确。”并补充说,由于发电和通信不理想,可能会限制任务的完成。
此次任务的客户将有效载荷搭载在“雅典娜”着陆器上,他们正在等待有关有效载荷是否能按计划执行任务的最新消息。阿尔特穆斯说,全面评估“雅典娜”状态后,公司将与美航天局科学技术团队商讨优先执行哪些任务目标。
“雅典娜”着陆器携带美航天局多种科技设备仪器,包括钻探设备和质谱仪、激光反向反射器阵列等。按照任务计划,这些仪器将用于测量月球土壤中可能存在的资源,测试通信技术等。着陆器将在月球表面测试通信系统,并部署可在月面跳跃的无人机。
“雅典娜”于2月26日搭乘美国 SpaceX“猎鹰9”火箭升空。去年该公司的首个月球著陆器“奥德修斯”在降落月面时侧翻,导致任务提前终结。
美国“直觉机器”公司是美航天局“月球商业运载服务计划”下月球着陆器承包商之一。该计划旨在向月面运送科学实验设备和货物,为“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奠定基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