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7日馬新社訊)半導體業者預測,在新興技術和全球數字化轉型帶來的需求,以及中國等主要經濟體重新開放的推動下,半導體業將長期取得增長。
ADVERTISEMENT
另一項利好消息是,大馬近期通過與中國簽訂19份商務備忘錄,獲得來自中國總額1700億令吉的投資承諾。
大馬半導體工業協會(MSIA)主席拿督斯里王壽苔指出,大馬有必要繼續加強電器與電子(E&E)生態系統,並抓住美國中國地緣政治矛盾帶來的機遇。
他告訴馬新社,尤其是我國需要在晶圓製造設施和前沿技術方面吸引外國直接投資。
同時,半導體業檢測設備供應商TT願景(TTVHB,0272,創業板科技組)首席執行員阮共賢預測,隨著中國國門重開有助於提振商業信心,中國國內製造商的投資將進入上升週期。
“更多的商務旅行意味著與客戶的更多互動。因此,將會有更多的業務和項目交付將加快步伐。”
MIDF研究2023年次季展望報告指出,中國製造業活動的復甦,以及3月採購經理指數的上升表明中國經濟實力強勁。
該報告指出:“中國是半導體的主要消費國,中國經濟活動的恢復預計將增加對電子設備和組件的需求。”
此外,王壽苔說,大馬應善用外國人才的專業知識來支持我國電器與電子業的發展。
他說,這一策略已被許多其他國家採用,包括美國、新加坡、英國和澳洲。
“大馬半導體業將需要大量人才,而半導體公司正在從員工人數方面進行重組和調整公司規模。
“科技人才不僅僅是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該行業還需要會計師和供應鏈專家等戰略和支援人才。”
科技專才需求仍然很高
MIDF研究報告顯示,儘管最近大規模的科技裁員嚇壞勞工和投資者,但科技人才的需求仍然很高。
該報告指出,2022年全年科技公司的月裁員率徘徊在勞動力的1%左右,即約140萬人,這甚至低於冠病疫情爆發前的數字。
“雖然我們可能不會看到整體招聘人數增加,但就業數據可能會繼續增加,並且某些行業將在數字化的支持下出現超額增長,數字化將繼續滲透到科技和消費品以外的工業領域。
“因此,我們認為科技領域的裁員應該被視為該行業的小幅調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8日讯)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指出,若东盟成功提高半导体产业价值链,市场规模有望在2032年突破520亿美元(2兆334亿令吉)。
他今日在主题为“通过催化生态系统以推动创造型国家”的论坛上致开幕词时说,东盟2023年的半导体市场总值已超过310亿美元。
他表示,若要实现增长,东盟就必须超越产量导向,迈向“价值导向”。
“这意味我们必须往价值链上游发展,即进军前端设计、晶圆制造及智慧财产权(IP)开发。”
他认为,东盟应该成为创新诞生的起点。
阿米尔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单靠自身实力达到理想的高度。
他举例,台湾的崛起不仅靠人才,而美国的领先也不只是靠资本,真正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协调和有支援的生态系统。
他指出,东盟的强项是分工合作、互补发展;如果能有良好的协调,东盟将能转型为一个整合灵活的半导体强权。
不过,阿米尔韩查坦承,东盟所面对的阻力是地缘政治紧张升温和贸易保护主义所驱动的全球供应链重组。
他说,美国近日宣布的新关税措施,包括向马来西亚征收24%的高额关税并非单一事件,而是全球贸易政策转向内缩的整体趋势之一。
此外,阿米尔韩查说,自2012年以来,东盟已培育出超过10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过340亿美元。
“尽管如此,东盟的创业生态系统仍面临融资管道不均、市场破碎及缺乏规模化支持等挑战。”
他认为,东盟必须提供基础设施、开放市场和网络的机会,让创业公司茁壮成长。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