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潮或许无法步步进逼,或许会后退一些,但它已形成一股扎实的社会力量,就好比红潮,不会是昙花一现,也不会是风停即息的涟漪。
ADVERTISEMENT
槟州第二副首席部长拉玛沙米日前列举8个因素,力证绿潮已逐渐消退,其中包括:人民已醒觉、安华效应、中国1千700亿投资、慕尤丁等国盟领袖被提控、希盟执政中央、安华政府良好施政、低收入阶层需要工作等因素。
在进一步谈绿潮前,先谈谈主要由华印裔选民凝聚的“红潮”,也就是希盟的坚定支持力量。红潮消退,或华裔选民回流国阵的说法,在马六甲2021年州选和柔佛2022年州选时,普遍受到议论。但是,即使当时希盟面对不利的局势和较低的投票率,依然在马六甲拿下5席,3个惜败的议席多数票少于700张;及在柔佛斩下13席(包括MUDA的1席)。
绿潮逐渐消散或更加汹涌,各方有不同的解读。我提供3个视角,分享绿潮跟红潮趋向类似,即使面对许多不利的因素,仍然能有相当的支持力量。
一,国盟的竞选机制趋向成熟,逐渐摸透选举的操作模式。从一开始的调兵遣将,筛选议题,到线上制造声浪,线下吸引人潮,国盟领袖拥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经验,驾驭这些任务。就连之前在网上被嘲笑的土团党浮罗交怡区国会议员苏海米都有吸睛的现场演讲能力,更遑论许多国盟在社交平台活跃的各级领袖。
线下,有简单的讲台,有功力的演讲者,及陶醉享受的观众;线上,有组织性的进攻,有策略性的操作,有攀高的流量。国盟的主干伊党透过几届大选的磨练和洗礼,逐渐抓到选举胜利的方程式。伊党近4届选举成绩相当耀眼,伊党分别拿下23、21、18及43个国席。值得一提的是,伊党在2018年第14届大选,选择不结盟,单凭一己之力就拿下18个国席。
摸透选举操作,不是什么奇技淫巧,相反的,是任何一个成熟政党必备的条件。行动党是另一个掌握选举操作的政党。国盟的选举操作趋向成熟,或许不一定能一再推高绿潮,但至少能抓紧牢固的支持力量。
二,近期一些希盟对垒“非希盟”的议题交锋,如果从脸书或IG的互动和赞数来看,粗略的估算,希盟似乎领先。但战场如果转至Tiktok的互动和赞数,撇开任何投放广告或雇佣网军的可能性,国盟或一些倾向国盟的国阵领袖,则抛离希盟领袖。
网络是当今选战最大的战场,而Tiktok是我国四大社交平台中拥有最多年轻使用者的社媒。如果国盟充分掌握Tiktok话语权,一再抛离对手,国盟正占据相当有利的位置。
三,巫统能为希盟贡献多少马来选票,是个未知数。但也正因为是未知数,任何政党都可能染指这些腾出的空间。
巫统票源中那些“拒绝希盟”的支持者,应该会轻易过档国盟。巫统和伊党是重叠性高的政党,巫统原先支持者在巫统基因突变后,退而求其次的选项,也可能是国盟。因此,国盟的进步空间其实比后退空间来得大。这情况,就类似于行动党当年在经过几届大选后,完全吃下马华和民政腾出的板块。而去年12月巴东色海选举,国盟大胜的成绩也正好说明这现象。
绿潮或许无法步步进逼,或许会后退一些,但它已形成一股扎实的社会力量,就好比红潮,不会是昙花一现,也不会是风停即息的涟漪。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