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打工族向往公假,但前线医务人员就不一样了,他们仍需照常上班。
ADVERTISEMENT
卫生部长在国会披露,2013至2022年间,有近两万名公务员离职,其中大部分是医务人员。离职的主要原因包括了到私人领域任职、移民及开设诊所。当然,这是官方的说法。
早前,《经济学人》访问了世界各国的学生,询问他们医务人员短缺的原因。
综合学生的意见,大部分都提及了薪资不足与医疗资源短缺,工作量不胜负荷等,与国内医生的诉求相符。
由于人口老化与其他系统性因素,位列世界龙头地位的美、英、法、意、德、加、日(G7集团)都面临严重的医生短缺。
以色列的研究也指出,该国因为医生劳动力老化与医生培训不足导致医生出现短缺。
以色列学者提出了几项建议,包括鼓励在国外任职的专科医生回国服务,招聘退休医生,将医生的部分职能转移给医生助理,提高医生津贴,协助医生配偶在医院附近获得就业机会,以及优先录取偏远地区的学生就读医学院,以缩小城市及乡区的医生数量差距。
其实, 这些建议有其参考价值,但必定涉及政府的财务支出。在政府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要短时间把全部医务人员转正,提升薪资福利,犹如期盼铁树开花。
首相安华承诺,将在未来3年吸纳1万2000名合约医生,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政府对此事的关切。
政府也正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国库收入,例如在访华期间达成投资协议引入外资,以及调整国内税收制度,增加富人纳税率与奢侈品税,“劫富济贫”。
可是,投资需要长时间的投入才能获取回报,而富人与奢侈品税更是杯水车薪,无法在短期内见到成效。
此外,政府打算通过电子烟税务增加税收,并将一半的收入分配给卫生部。但政府是否有推算到电子烟造成的健康祸害会增加医疗负担,到头来可能得不偿失?
政府应该考虑其他永续性方案,解决卫生部长期面对的财政短缺。其中,可以参考新加坡与台湾的健保制度,将民众月收入的一小部分充当保费,补贴医疗费用,而剩余的资金可以用在行政开销,补贴医务人员与提升卫生设备。
其实,这项建议早在纳吉时期就已经提出。政府也许因为政治考量,怕引发民怨,法案迟迟未在国会提呈。
在昌明大马的理念下,团结政府更应该拿出勇气,一劳永逸地解决迫在眉睫的医生短缺问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