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状语

|
发布: 7:00am 01/05/2023

戴子豪

成功

“婴儿潮”

状语

生活压力

戴子豪

成功

“婴儿潮”

状语

生活压力

戴子豪.不同年齡層對“成功”的定義

戴子豪

只要轉換心境,把“”的目標由長遠轉換成每天安穩開心過日子,那麼人生或會活得更快樂和自在,也能更理解年輕一代的想法。

“成功人士“的定義,因人而異。很多人都用財務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因此,能賺取更多錢都被廣泛定義為“成功”。

ADVERTISEMENT

同時,社會也對成功賦予“狹義”的定義:在本身所處的行業獲得認可,例如前大馬羽球一哥李宗偉、奧斯卡影后楊紫瓊、鞋王周仰傑等等。只是,狹義的成功定義,競爭太激烈,很多人可望不可即。倘若,財務成就等於廣義的“成功”,那麼,社會不同階層又有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成功”。

首先,一般民眾對財務成就的定義,多半是與“物質”相關。譬如開什麼車、住在什麼地方、穿戴什麼牌子的服飾、收入多少、旅遊等等。就連孩子讀什麼學校,也被納入評估。

出生於五六十年代的人士,被俗稱為“嬰兒潮一代”。這一代人的成長時期,能享受的“物質”不多。因此,普遍上,能擁有一輛馬賽地或者寶馬轎車、一間屋子、一塊勞力士錶、出國旅行,基本上就已經是“成功人士”了。一旦獲得這些物質上的成就,基本上就很滿足了。

而七八十年代的X世代,多半都受到嬰兒潮父母的影響,也將以上物質成就視為自己的夢想。七八十年代也是馬來西亞蓬勃發展的時期,因此X世代普遍上與父母相比,更容易獲得以上“標準”的財務成就。同時,這一代人也繼承了上一代人的刻苦耐勞精神,因此,生活相對比較穩定。

可是今天的社會,因科技的日新月異,更多新產品被推出市場,奢侈品也不再侷限於勞力士或者馬賽地。就連奢侈品品牌也是日新月異,包羅萬象。過往“擁有某物質”的成就感的門檻,每天都在提升。過往有一輛寶馬可能就是全鎮人最羨慕的一戶人家,但是如今拿法拉利、賓利、勞斯萊斯來比較,那只是中上階級的社會象徵而已。

而80後和90後,繼承了上兩代人對“成功”的定義,一味追逐物質需求來滿足自己在人們眼中的社會地位,以獲得本身認為的“尊重”。

但往往也是這一群人,因為過於追求“認可”和“尊重”,不惜打腫臉皮充胖子,購買超越本身經濟能力的名牌、豪車。也因如此,他們當中不少人陷入卡債危機,甚至面臨破產。

嬰兒潮、X及Y世代將“成功”設置為生活目標,自幼起被灌輸類似的觀念,就連念大學都以醫學、法律、會計、工程系為主,而忽視“冷門”科系,如音樂、藝術、歷史等等。很多人都因為要往“成功”目標前進而放棄了可能讓自己挨窮的夢想。

而00後新生代,對成功的定義與前幾代截然不同。對於多數新生代而言,“擁有”不再是成功的定義。很多有經濟能力的年輕就業者,不願意購置房產,因為不願被貸款所拘束。他們傾向於租房子,如果住得不舒服,就搬遷。

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沒必要擁車,因為公共交通工具和電召車已經能輕鬆代步。別再說手錶可作用社會地位象徵這一套,他們要的是可用來測量身體狀況、計算步伐的智能手錶。

以前幾代人的角度來觀看,新生代的生活沒保障、佛系、無憂無慮、不慎重看待未來等等。這些看法是因為我們用我們時代的“成功”定義套在他們的頭上。沒車沒屋沒奢侈品,如何談得上“成功”?

但是,這一代人的生活壓力或遠遠輕於前幾代。對他們而言,每天過得舒服自在,就是成功。即使就讀大學,也不追求那些所謂的“熱門科系”,而是選自己喜歡的科目,然後以此為就業目標。

帶有社會眼光的客觀“成功”和個人主義的主觀“成功”,區分了不同年齡層的人士。

當然,這篇文章是以馬來西亞華人為對象。放眼世界,很多我們認為“成功”的人士,已經融入了新生代的成功定義。特斯拉的馬斯克和臉書的紮根伯格都身穿黑色T恤;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也是戴幾百美元的西鐵城手錶,就連股神巴菲特也是開著4.5萬美元的凱迪拉克。

只要轉換心境,把“成功”的目標由長遠轉換成每天安穩開心過日子,那麼人生或會活得更快樂和自在,也能更理解年輕一代的想法。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