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農民經歷了最嚴重的“菜災”,蔬菜價格一瀉如注,跌破成本價,農民唯有丟菜止損,引起公眾的熱議。雖然連假結束後,這幾天蔬菜價格稍微回彈,但是“菜災”陰影並未完全退去。
特別報導:專案小組
ADVERTISEMENT
蔬菜過剩.毀菜原因
- 開齋節加上特別公假多日連假,業者不能開業,造成蔬菜銷售渠道中斷,菜賣不出;
- 連續3天假日,蔬菜不會停止成長和成熟,再不收割就老了;
- 農民為止損提早收割,為下一季的栽種做準備;
- 現代人更講求生活品質,要求休息,不想做生意;
- 3月尾齋戒月期間,菜銷量大減,小型雜貨店也因為開齋節休業,蔬菜滯銷比平時增加約20%;
- 農曆新年之後經歷柔州大水災,菜農看好蔬菜好價大量栽種;
- 天氣放晴,蔬果大唱豐收,產量增加20%以上,結果供過於求,過剩接近50%;
- 蔬菜濫市,小販小商無利可圖按兵不動,巴剎和夜市場則休市數日。
上個月,農民經歷了最嚴重的“菜災”,蔬菜價格一瀉如注,跌破成本價,農民唯有丟菜止損,引起公眾的熱議。雖然連假結束後,這幾天蔬菜價格稍微回彈,但是“菜災”陰影並未完全退去。
不少農民為減少損失,提早將正在採收的蔬菜連根拔起,寄望下一輪的播種取得好價錢。但是有菜農提醒,若農民不減產,而且大家同時候播種,又在缺乏種植資訊之下同一時間種植同種類農作物,不排除今年端午節,將會發生另一波的“菜災”。
農民:六七月或又供過於求
農民憂心地說,“如果農民一窩蜂拔菜,再一窩蜂下種,加上端午節期間,很多人以粽子為主食,對蔬菜的需求減少,不排除今年六七月,蔬菜再次供過於求。”
最近網上廣傳的毀菜照片和視頻讓人看了很心痛,對菜農而言,那是滿地的辛酸,蔬果價格一瀉如注,讓他們連成本都拿不回,毀菜還可以省下運輸費和人工費;然而公眾心裡也有無數疑問:好好的蔬菜為何丟棄,難道不能便宜賣給公眾,或者轉送慈善機構?
還有,為什麼低廉蔬菜很難到達消費人的手裡,而雜飯檔或餐館的時蔬價格,也不會因為菜價降價而下調?
有什麼方案,可以阻止下一場的菜災?
毀菜是止損最直接方法
菜農“毀菜”的背後,也有避不開的耕種規律,當瓜菜成熟後,不採就會老,菜農又要清空菜園,進行下一季的栽種,收割的蔬果售不出去,又沒有地方囤積。農民除了以低於市價出售,也會捐贈慈善機構,但是人工費用和運輸費也是一大筆開銷。
所以毀菜,是止損的最直接方法。
林仕偉:本次瀉價50%最嚴重
馬來西亞菜農總會會長林仕偉接受專案小組專訪時表示,“菜價跌剩了幾毛錢,而且乏人問津,才會扔掉的。”
以往也曾出現蔬菜濫市的現象,但沒有今次瀉價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50%這麼嚴重。
他說,在開齋節及佳節特假期間,由於蔬菜供過於求,菜價普遍下挫了50%或60%。
他透露,菜心原本每公斤3或4令吉,下跌至1令吉,甚至1令吉都沒人要;黃瓜原本每公斤3或4令吉,跌價後每公斤40或50仙;平時每公斤7或8令吉、高峰時期曾賣到17或18令吉一公斤的長豆,如今跌至2到3令吉。
“今年經歷柔佛大水災後,菜農以為會迎來好菜價的時機,於是大家積極栽種。結果天氣好,收成也好,卻迎來開齋節假期和特假的多天連假,導致蔬菜嚴重過剩。”
籲仿臺收購穩定價格
林仕偉呼籲政府當局考慮仿效臺灣的做法,菜價不理想時,由政府向菜農收購,以穩定價格;如果未來再遇上菜價大跌的行情,大馬政府應該介入救市。
他說,如今公共假期結束了,業者也紛紛恢復營業,菜價回彈了約20%,市道已經逐步回升了。
由批發商依市場產量定價
林仕偉說,菜價向來是由批發商(或中間人)敲定;替蔬菜定價一般經過以下的程序,也考量數項因素。例如會以峇株巴轄市場、士拉央批發市場和新加坡市場的行情,作為考量。
批發商從菜園收割的蔬菜運送到批發市場集合後,批發商就知曉哪一種蔬菜瓜類產量比較多,哪些比較少,就可以敲定哪些菜該起價,哪一些該跌價,全部中央化處理。
然而,農民不知道同一時期,其他菜農會種植什麼蔬菜,只能依靠本身的判斷來決定,有時候大家看到某些菜類的價格高,就會不約而同地種植同一種菜,當蔬果收成運到批發公市集合時,才會知道開出“紅盤”,還是因為產量太多而瀉價。
盼政府機構助掌握種植資訊
所以菜農希望找出一套方案一勞永逸解決問題。他們期待政府除了擬定長期計劃,政府機構應該收集大數據和農民分享,讓農民掌握其他農民的種植資訊,避免一窩蜂種同一種蔬果。
馬來西亞菜農總會顧問陳蘇潮表示,當局應做好監管和輔助角色,及時祭出應對措施。
他向政府提出三個方案──“限制同類外國蔬菜的進口量,通過農業機構向農民購買蔬菜,併為農民提供援助津貼。”
陳泓縑:長期方案之一
地緣農作 可解產量過剩
報道:顏福順
農業及糧食安全部副部長陳泓縑表示,近期FAMA彭亨分局向金馬侖菜農收購多種蔬菜包括番茄,銷售到北馬和南馬一帶,收購數額多達24公噸。
他表示,蔬菜價格向來由市場供與求決定,一旦發生如菜價過低,菜農丟菜事件,農糧部就會指示聯邦農業銷售局介入市場,以高於市場價格向菜農收購,藉此減少菜農的損失。
他對本報表示,落實地緣農作物系統,是解決糧食種植、規劃和產量過剩問題的長期方案之一。
鼓勵使用平臺查詢數據
他鼓勵農民使用農糧部在2022年開發的地緣農作物(GeoTanaman)系統及地緣土壤(GeoTanih)系統,讓政府掌握精確數據,在必要時以更有效快捷的方式介入,協調農作物產量過剩或是其他供應問題。
他指這是一個免費的操作平臺,農民、批發商、農業產品供應商等利益相關者只需要登入網站 https://geotanaman.doa.gov.my/site ,就能輸入和查詢農作品的最新數據。這可以協助農民及批發商,按需求與供應進行糧食農作物生產規劃。
“GeoTanaman 系統除了協助農民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農作物種植規劃,也可以透過電商貿易平臺,直接與批發商進行交易,以減少產量過剩問題。”
“農場直銷”蔬果便宜30%
一些國家或地區會舉辦大型蔬菜促銷活動,鼓勵人民多吃當季或盛產蔬果,陳泓縑說,農糧部向來都有通過聯邦農業銷售局(FAMA)舉行“農場直銷活動”,以縮短農作物分銷到市場的程序,直接由農場出售蔬菜水果給消費人。
他指出,這類活動的蔬果價格比市場便宜約30%,參與活動的農民可享有大約5至10%的利潤保障,是雙贏政策。
他說,自從昌明政府上臺後,農糧部也馬拉松式展開昌明農業銷售(Jualan Agro Madani、JAM)活動。
“截至今年4月30日,全國各地已經舉辦431場這類活動。我們也鼓勵更多農⺠加入合約農場計劃(Program Ladang Kontrak),以享有農糧部各個機構給予的市場保障和支持。”
農民可以瀏覽https://www.fama.gov.my/pengenalan-lk。
相關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