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7日訊)由馬來西亞全國校長職工會主催、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協會主辦的2023年行政人員《弟子規》德行教育研習營,吸引不同宗教背景的學員參與。
根據主辦方發佈的文告,本屆與會者來自華小、獨中、國中、私立學校和幼兒園,而且宗教背景各異,有的是佛教或道教徒,有的則是基督教和天主教徒等。
ADVERTISEMENT
李金樺:《弟子規》非佛教教材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協會主席李金樺指出,《弟子規》不是佛教教材,這也是一開始推展這本書時會出現的誤區。
“其實這本書一開始時的總敘裡,便闡明它源自《論語》的《學而篇》,而全經1080個字裡沒有一個‘佛’字。”
他在交流會上指出,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公元前551至479年),佛教尚未傳入中國,直至漢明帝時期才引入,即公元后67年代(永平10年),兩者相差逾540年。
“《弟子規》教材可歸納為下列4點:一,它是德行教育的教材;二,它是儒家文化的根;三,它是中華傳統的重要部分;四,它是華校推展中華文化學習,責無旁貸者。”
疫後首場實體課 學員來自馬汶菲印
2023年行政人員《弟子規》德行教育研習營一連4天(4月21至24日)在棕櫚園高爾夫俱樂部舉行。主講者來自國內外知名人士,學員來自大馬、汶萊、菲律賓和印尼,與會者多數是現任校長、副校長和主任等。
這是自2019年冠病疫情肆虐、全國實施行動管制令後,迎來的第一場《弟子規》實體課。
李金樺回顧說,自大馬校長職工會與中國廬江文化教育中心簽署協議書,並於2007年開展首屆培訓營以來,這16年間已免費派出100多萬本《弟子規》,每年大約會送出8萬本到全國1300多所華小以及部分獨中和國中、夜學班或幼兒園。
“然而隨著歲月流失,新一批行政人員湧現,有的對《弟子規》感到陌生,有的不甚瞭解為何華校要推行《弟子規》,因此我們需為華校教師找回應有的使命感。”
他說,現在派送給學校的《弟子規》是以華巫英三語編寫,而且參考國內外數個版本,既方便不諳華文家長共學,又可作為語文輔導的教材。
他也歡迎大眾出席12月18至20日舉行的“教師《弟子規》德行教育學習營”及在21日舉行的東南亞《德行教育》促進會,瞭解馬印汶菲新等國各自推行《弟子規》的情況。
與會者包括馬來西亞全國校長職工會總會長蔡淑禎、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協會副主席莊淑珠、秘書黃子冰、副秘書韓慧瑛和理事韋玉文等;主講人包括成德、趙曉龍、樊一心和張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