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日綜合電)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中國當局近年重點強調“糧食安全”,以確保14億人口的飯碗大事。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叢亮表示,當前糧食應急加工能力每天可達到164萬噸,能滿足全國人民2天的需要,但糧食應急保障體系仍存在薄弱環節。
人均糧食佔有量高於國際公認
國務院週四舉辦“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記者會,叢亮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累計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中國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九連豐,總產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口糧自給率在100%以上,穀物自給率在95%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大概480公斤,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ADVERTISEMENT
在糧食流通方面,叢亮介紹,中國持續加大糧食倉儲物流現代化建設,全國標準糧食倉房完好倉容近7億噸,倉儲條件總體達到世界較先進水平,糧食物流網絡更加健全。糧食儲備體系進一步完善,政府糧食儲備數量足、質量好,有效發揮了守底線、穩預期、保安全的關鍵作用。應急供應體系比較完善,完全有能力應對各類重大自然災害和公共突發事件。
有記者提問,中國將如何構建與大國相符的糧食應急體系?叢亮表示,中國當前糧食應急保障體系仍存在薄弱階段,有體系不夠完備、資源佈局不夠平衡,企業資源未能充分有效利用等問題。
叢亮指,應急條件下的糧食保障直接關係群眾生活和社會穩定。中國基本建立了涵蓋儲運、加工、配送、供應等全鏈條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到2022年底,全國共有糧食應急加工企業6584家、應急儲運企業4846家、應急配送中心3542家、應急供應網點56495個。
從三方面政策加強
叢亮說,冠病疫情對糧食安全的現實考驗,給全社會上了一堂深刻的“警示課”,凸顯了糧食應急保障能力建設的重要性。未來將持續透過三方面政策,以構建“數量充足、結構優化、佈局廣、管理精、調運快”的國家糧食應急保障體系。
一是健全糧食應急體系。儘快完成《國家糧食應急預案》修訂,指導地方完善省、市、縣三級糧食應急預案體系。管好用好糧食應急保障企業資源,充分調動企業應急保供的積極性。
二是補齊糧食應急保障能力短板。堅持“一縣一策”,充實網點數量、優化網點佈局,推動網點全面覆蓋,補齊縣級糧食應急保障能力短板。持續提升大中城市糧食應急保障能力,加強糧食加工能力區域協作,並聚焦特殊地區糧食應急保障弱項。
三是抓好重點任務落實。將指導各地科學構建省、市、縣三級糧食應急保障中心,加快實施區域糧食應急保障中心建設,並優化整合國家與地方糧食應急保障資源,促糧食應急保障工作合力。
指糧安確是“國之大者”
叢亮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頭等大事,故糧食安全確是“國之大者”。叢亮並稱,當前中國糧食生產穩定、糧食價格平穩,且倉儲物流網絡逐漸完善,“我們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把14多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把糧食安全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指出,政府儲備糧規模結構佈局持續優化,36個大中城市主城區和市場易波動地區成品糧油儲備已經達到15天以上;各類糧食企業庫存處於較高水平,部分企業商品庫存較前些年明顯增加,再加上農戶手中存糧,全社會儲糧層次更加豐富,保障更加有力。
叢亮強調,要深入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完善糧食儲備購銷領域監管體制機制。創新強化執法監管,加快監管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堅決守住管好“天下糧倉”。落實《糧食節約行動方案》,最大限度減少損失浪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