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日彭博電)中國一些決策變幻難測,讓一些資金短缺的地方城市急需引進的外資躊躇不前。
地方官員未事先知會逕行打電話給外國企業家,並在海外舉行路演;在多年疫情方面的支出和樓市低迷下,試圖為空虛的財政添柴加薪。商務部將2023年定為“投資中國年”,地方政府因而面臨來自中央政府的壓力,得設法吸引外資。
ADVERTISEMENT
但他們這些努力在海外商界未受到熱烈回應。儘管已經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也已宣佈了一些交易,許多潛在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長仍持保留態度,政策意外轉向也令其心生警惕。
中國最近針對諮詢行業的執法行動,進一步削弱投資中國的意願,全球投資者和跨國公司依賴這些諮詢公司以瞭解中國。此前,從技術到房地產等行業突然收緊了一系列監管措施,導致外資撤離中國金融市場。
加中貿易協會董事總經理弗雷澤(Noah Fraser)說,這些城市和省份在吸引投資方面肯定面臨很大壓力,這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中央級別的政策與之背道而馳;他並補充說,該協會聽到的新投資越來越少。投資者信心可能處於歷史最低點。
根據當地政府聲明和官方媒體報導,過去幾個月,中國數十個省、市派代表前往新加坡、日本、法國、德國以及中東舉辦投資路演。單單上海今年至少安排100場海外訪問,以招商引資;廣東希望未來5年至少吸引人民幣2兆元(約2880億美元)的外國投資。
但一位駐澳門的旅遊公司高管表示,由於對外國諮詢公司的執法行動等疑慮,企業對增加在中國的投資暫時持觀望態度。由於此事敏感,該高管要求不具名。這位高管最近與吉林的官員會面,尋求人參和鹿茸貿易的合作伙伴,他也見了江蘇省推廣大閘蟹出口的官員。儘管舉行會談,但這位人士未打算立即進軍中國內地。
隨著企業利潤下降且經濟受到防疫封控的打擊,去年下半年對華直接投資大幅下降。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股票失去興趣,MSCI中國指數從2021年的峰值下跌約50%。在截至2月的13個月中,有12個月境外機構減持中國債券,3月份略為增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