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民众反对升息的心态不难理解。升息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牵涉整体经济短期和中长期利益的取舍,还是交由一个独立且专业的国行来做决策吧。
ADVERTISEMENT
国家银行在上周三宣布将隔夜政策利率(OPR)调高0.25%至3%。此举被媒体标签为“意外”,因为早前《彭博社》访问19位经济学家,有多达16位预测国行会维持利率不变。关于升息的各种利和弊,无论是在媒体或网络都可以轻易找到相关讨论,但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则取决于对各种利和弊的量化分析(意即,估算每一个利和弊的量,然后加总利的总量和弊的总量,看何者为大)。由于每个人的各种情况有所不同,升息的各种利弊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出现有些人整体来说受惠,有些人整体来说吃亏的情况。
提到升息的影响,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的是每个月所要还的房贷会有所增加。然而这个“弊”到底有多大呢?星洲百格制作了一个有趣的视频,分析了几个例子。以一个30年期,27万的贷款来说,当贷款利率从4.5%升到4.75%时,每月房贷供款会增加40令吉。相同条件,一个45万的贷款,每月房贷供款会增加67令吉。这些每月增加的房贷供款从数额上来看并不是很多,但乘以12,1年下来也至少增加大约500令吉。在很多人生活捉襟见肘时,不难理解民众对升息会怨声载道。
除了房贷这最明显的例子,升息其它的弊包括新车贷和浮动利率的车贷(虽然我国大部分车贷是固定利率,升息前已签署的固定利率车贷不会受到升息的影响)以及其它个人贷款的每月供款会有所增加。然而,由于车贷和其它个人贷款的数额比房贷少很多,因此即使贷款利率上升0.25%,每月供款的增加也会比房贷供款的增加少很多。
另外,升息也会让我国经济相对放缓,因为贷款利息的增加会让企业相对减少投资。这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大部分受薪员工来说,影响主要体现在加薪幅度和花红会相对减少。对新进职场的新鲜人,影响则是找工作的难度会有所增加。对于企业老板和自雇人士则取决于他们的生意对景气循环的敏感度。不过,由于我国经济去年取得亮眼的成长,今年第一季的经济成长也相当稳健,升息只会让我国经济稍微降温,不会让我国经济陷入衰退。
谈过升息的“弊”的量化例子,接下来我们看看“利”的量化例子。国行表示升息的目的在于抑制通胀。今年3月,我国的通胀率为3.4%。国行预测我国2023年的整体通胀率将介于2.8%至3.8%。假设随着5月的升息,我国今年底的通胀率下降到2.8%, 那么相比3月的数据,通胀率将下降0.6%。0.6%的通胀率下降实际会牵涉多大的金额?以1个每月除了房贷以外,总开销6千令吉的家庭来说,0.6%的通胀率下降,会换算成每月节省36令吉。相对于房贷供款的增加,其它开支的减少并不足以弥补房贷供款的增加。当然很多人会认为他们所经历的通胀率比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高很多,但这部分的原因在于个人的消费比重和统计局所采用的平均国人消费比重有所不同,部分的原因在于个人在估计本身所经历的通胀率时会犯下一些常见的认知偏差。由于每个人的消费形态差异性很大,也没有一个直接明了的方式可以计算出升息减低通胀率可以为不同的个人省下多少开销,除非我们直接使用官方所公布的通胀率。
总的来说,民众对升息的弊感受比较深,因为民众可以直接明了的看见自身每月贷款供款的增加,但升息的利,无论是减低通胀还是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为国行储存弹药,为下次的衰退提供降息的空间,对大部分民众而言都是他们难以量化衡量的。因此大部分民众反对升息的心态不难理解。升息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牵涉整体经济短期和中长期利益的取舍,还是交由一个独立且专业的国行来做决策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