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的素质会影响新闻媒体的内容,但媒体应谨记,新闻也须发挥教育功能。其实网民的媒体素养也有赖于媒体的培养,问题是在利益的诱惑下,还有多少家媒体机构愿意花费心力教育受众?
ADVERTISEMENT
台湾“天生歌姬”A Lin早前来马来西亚开演唱会,却有新闻媒体把她的服装与身体当焦点,在标题打上“密实封南半球”的字眼,A Lin若看到的话会有何感想呢?
标题的其中一个功能是吸引受众的眼球,但刻意性化女性是一种歧视的行为。更何况,A Lin是靠歌艺取胜,而非性感身材或裸露服装,所以在标题加入影射胸部的字眼是在侮辱其专业,也凸显媒体为了追求流量,不惜将媒体伦理抛诸脑后,即使降低报格也在所不惜。
相比起国阵一党独大的时代,目前媒体享有更自由的新闻环境,其中是执政党并没有限制媒体报道反对党的新闻,但媒体也须自律,坚守客观报道事实的原则,也不应以膻色腥的内容来吸引读者。
无国界记者组织于5月3日发布“2023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马来西亚的排名突飞猛进,从去年的第113位升至第73位,因素之一是2021年政权的更迭。
这对媒体人而言是振奋人心的消息,但自由并不意味着有闻必报,反之内心要有一把尺衡量新闻刊登与否的标准。
最近《当今大马》因“民主行动党内部推动罢免曹观友,重新任命林冠英为槟州首席部长”的报道而引起争议,结果《当》撤下报道并致歉,理由是报道有误。
该报道采用匿名信息源,由于《当》没有做出详细解释,所以读者并无法了解实际情况,也无从判断相关信息源的可信度。
无论如何,媒体在引用匿名消息源时务必谨慎为上,若有关消息源所处位置并不能保证其确实知道相关事件,或者没有其他可以说明事件可信度的指标,那最好的选择是放弃报道,否则闹出风波势必打击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导致媒体生态产生巨大变化,在人人都可以当记者的情势下,各社交平台充斥五花八门的消息,就连家婆叫媳妇洗内裤、老公出轨、妇女被理发师剪错发型等个人事件都被网民广传,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当事人甚至成为被讨伐的对象。
其实多数网民并不了解真相,所做的评论多属情感宣泄,但他们却相信自己看到的是事件的全貌,并在群体起哄下形成网络审判,加剧人们对某件事的主观偏见。
在信息泛滥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应扮演导航人的角色,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引导读者厘清事情的本质,以期读者理性分析事情及做出明智判断。
遗憾的是,有些新闻媒体在流量为王的局势里迷失方向,比如在未经采访与追查下,将社交平台上流传的事件进行报道,跟内容农场抄袭新闻的做法如出一辙,罔顾媒体的专业精神。
有些新闻媒体的报道则迎合受众的八卦心态,其中是将网红欠债或家务事当作“连续剧”来报道,并不理会这是否跟公众利益有关,长久下去必将流失追求素质报道的读者。
无可否认,新闻媒体也需依靠流量来吸引广告商,所以难免会利用社交平台的话题来蹭热度,但也不能因此而典当媒体伦理,而是必须以公众利益作为报道的切入点。
如果新闻媒体如社交平台般只顾炒热课题,那读者何须阅读新闻媒体的报道,社交平台上的八卦话题不是更精彩吗?
虽然网民的素质会影响新闻媒体的内容,但媒体应谨记,新闻也须发挥教育功能。其实网民的媒体素养也有赖于媒体的培养,问题是在利益的诱惑下,还有多少家媒体机构愿意花费心力教育受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