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現代世界的普世價值,是理性化的政治制度,但更關乎現實中的政治實踐。雖然“民主是個好東西”,但理念民主和現實民主總是存在差距,東南亞國家也不例外。
ADVERTISEMENT
民主衰退如今是一種全球趨勢,甚至影響到世界上一些最具韌性的民主典範,然而東南亞國家所面臨的“民主困境”尤為明顯。根據自由之家所發佈的《2023年全球自由度報告》,全球民主連續第17年陷入衰退。東南亞是世界上最多元的地區之一,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蔓延開後,陸續走上民主轉型的道路,但在過去十多年,這些國家所經歷的諸多民主衰退甚至民主崩潰,使我們必須對東南亞民主進行系統觀察和分析。
陸地東南亞國家的民主狀況長期不容樂觀。且不說一黨專制的越南、寮國和柬埔寨,即使民主實踐最為悠久的泰國,如今也是名存實亡。自1932年憲政革命以來,泰國開始建立民主政治架構,在過去90年間舉行了28次大選,但也發生了25次政變,其中21次為軍事政變。2006年和2014年,兩次成功的軍事政變導致軍方接管民選政府,徹底結束了泰國基於選舉競爭和政黨政治的“正常民主”時代,重新迴歸傳統的以泰皇和軍隊為核心的“泰式民主”。2023年5月14日泰國將再度舉行大選,傳統精英團體與新興政治勢力的角逐博弈異常激烈,本輪泰國大選結果和後續政治發展尤其值得關注。
緬甸作為陸地東南亞的另一個民主轉型國家,目前來看基本以失敗告終。2010年緬甸結束了軍政府統治,轉而嘗試開展議會民主制。隨後吳登盛政府的自由化與民主化改革,使得昂山舒吉領導的全國民主同盟(民盟)在2015年大選中贏得壓倒性勝利,軍方接受選舉結果,並平穩完成權力交接,堪稱緬甸民主化進程的巔峰。然而,軍方和民盟之間的深層矛盾並未得到解決。一方面,軍方希望通過主動轉型來鞏固自己的控制力;另一方面,民盟則希望在逐步深化的民主化進程中消除軍方的影響力。這最終導致了2020年大選後軍方與民盟之間關係的進一步緊張。2021年2月1日,緬甸發生軍事政變,軍方接管民選政府,緬甸重新進入軍政府時代,而緬甸內部衝突則日益加劇。於緬甸而言,和平與發展尚得不到保證,更遑論民主了。
把目光從陸地東南亞轉移到海洋東南亞,我們發現,雖然海島國家民主化進程有諸多進展,卻也各自存在不容忽視的缺陷。暫不論仍然實行君主制的汶萊和長期一黨專政的新加坡,印尼作為東南亞的民主典範,在過去十年民主衰退嚴重。儘管印尼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至今為止東南亞唯一實現從民主轉型邁向民主鞏固的國家,但由於國內社會和政治極化日益嚴重,印尼政治精英不斷轉向保守,民主不斷遭受威脅與侵蝕。例如,去年年底印尼議會通過了一項刑法修正案,侮辱總統或表達與國家意識形態相悖的觀點都將入刑。這些措施引起國際輿論的批評和關注,認為它們與1998年以來印尼的自由化與民主化改革背道而馳。實際上,在過去十年,印尼的公民權利、民主規範和獨立機構不斷遭受攻擊,新刑法只不過是這些民主衰退的制度化措施之一。
與泰國類似,菲律賓的民主實踐歷史較為悠久,但長期以來名存實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菲律賓政治中民主的正式制度遠遠不如地方政治家族所形成的非正式關係來得重要。安德森是世界著名的政治學家、東南亞研究專家,他用“地方巨頭民主制”來描繪菲律賓政治可謂精確。菲律賓地方政治家族形成不同的恩庇侍從網絡,彼此之間相互競爭,一方面使得菲律賓的選舉制度受到嚴重的削弱,選舉中舞弊、欺詐和暴力盛行,另一方面使得菲律賓的政黨衰弱而碎片化,成為地方政治家族的工具,下層民眾的利益訴求亦無法通過政黨傳遞到政治體系中。因此,雖然菲律賓有“亞洲民主櫥窗”之譽,但究其本質恐怕不過是“櫥窗裝飾”罷了。
馬來西亞雖然長期以來也是一黨獨大的威權國家,但2018年大選可謂馬來西亞民主政治的分水嶺,實現了自獨立以來聯邦政府的首次政黨輪替。雖然在2020-2021年間馬來西亞兩度換相,但去年11月大選順利舉行,最終安華就任首相,安華所領導的希望聯盟堅持多元民主和廉政肅貪的治國方針,似乎使得當下馬來西亞成為東南亞民主的“燈塔”。當然,馬來西亞後續能否經由民主轉型邁向民主鞏固,還需持續觀察。
總而言之,民主是現代世界的普世價值,是理性化的政治制度,但更關乎現實中的政治實踐。雖然“民主是個好東西”,但理念民主和現實民主總是存在差距,東南亞國家也不例外。自2006年至今,全球範圍內民主持續衰退,東南亞所面臨的“民主困境”可謂“一葉知秋”。探尋東南亞甚至全球民主衰退的深層原因,嘗試扭轉民主不斷衰退的局面,並建設一個更加自由和包容的世界,需要我們持續觀察和思考。
(《鷺島南望》是廈門大學馬來西亞研究所和南洋研究院的研究團隊就馬來西亞及東南亞相關國際問題共同撰寫的評論文章專欄。本文是系列評論的第三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