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3年期間,偶然在微信上獲悉,某北京書友正在售賣一套3卷本的牛津版高伯雨《圖說聽雨樓隨筆》限量毛邊版,僅僅發售100套而已。
多年前,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曾在學者作家小思老師的推薦下,把香港潮州老才子、掌故大家高伯雨先生(1906~1992)生前所有的著作,編纂成一套10卷本的《聽雨樓隨筆》。這套鉅作是高伯雨一生中的集大成者,是他最為完整的全集。
ADVERTISEMENT
印象中,這一套含金量甚高的磚頭書,售價不菲,連素常喜歡閱讀文史掌故文章的偽光頭佬,雖然也有集藏高伯雨先生的絕版舊書,唯獨一直不捨得花大錢,入手這一套大書。
所謂:打鐵要趁熱,買書也是同樣的道理。懶懶嚇,心冷茶涼,買與不買,似乎就變成一種可有可無的事情了。
偽光頭佬雖然始終下不了手去買這一套書,可湊巧的是,已故知己好友遽然去世後,他的遺孀卻轉送了我一冊故友遺留下來的《聽雨樓隨筆》第捌卷留念。故人遺澤,一冊好書,令偽光頭愛不釋手。既然買不起昂貴的10卷《聽雨樓隨筆》,那就不妨買這一套精簡版的3卷“圖說版”唄。這套書可是從高伯雨幾部以“聽雨樓”為名的掌故隨筆文集為底本,精心編輯配上大量精美插圖,並以人物、風物,以及文史為內容,嘗試用一個新穎的閱讀視角,來重新品嚐體會高老先生筆下掌故的大著。
是故,偽光頭後來向北京的書友買下了3卷本的“圖說版”毛邊限量套書,結果花了一筆比10卷本更貴的書款。真系屙痢咭底啊,這個傢伙!
*聽雨文餘說掌故
已故香港潮籍掌故大家高伯雨先生,原名秉蔭,又名貞白,筆名計有林熙、高適、秦仲龢、溫大雅等等,齋號為聽雨樓、米齋、姜齋、適廬、寒翠堂等,而以“聽雨樓”最為著名。
出身潮汕名門的高伯雨,家底豐厚,衣食無憂。年輕時,曾師從“舊王孫”溥心畬先生學習書畫,亦曾跟隨名家學習篆刻、古琴,曾遊學大英帝國。早年居留在上海的時期,即已開始從事寫作,也曾編過報紙副刊,晚期還辦過《大華雜誌》。爾後好景不再,打從50年代起,他在好幾家報社、文史雜誌撰寫專欄,鬻文養家,據說他每天必須撰寫至少兩三千,最高四五千的文字,才能應付一家九口的龐大開支。由於他勤劬筆耕,產量驚人,在長達52年鬻文謀生的寫作生涯中,總共撰有千萬文字,著作、譯作等身。
5年前,偽光頭佬遠赴香港訪書,曾在北角“貓書店”淘得一冊牛津前老總道公編輯的高伯雨《聽雨樓隨筆》,由社會理論出版社出版。這是高伯雨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後一冊以“聽雨樓”為名的雜文隨筆文集。偽光頭旋即在香港書展的會場上乞得道公在書上題簽,初次見面的道公洋洋灑灑題了這麼一段長文:
“1991年,當時還在三聯書店工作,業餘註冊了這家出版社,是時小思老師說高伯雨年紀大了,想以最快速度出這本書,以了他多年未能印書的願望,這也成為我能一睹高先生風采的難得機緣。”
原來在這之前,高先生已經出版過3本以“聽雨樓”為名的書,而這一冊,即第四本“聽雨樓”文集,是想要把1971年至1991年在香港報刊上刊登過的文章結集成書,是不忍少作散失之意。可惜這個出版計劃卻不幸面臨了三度的“災難”,其中一次甚至遭遇過弄丟原稿的厄運,一波三折,搞到最後惟有高先生自己自費出版,才一了夙願。
翌年,高先生便謝世了。
相關文章: 光頭佬/島嶼風光! 光頭佬/捉住青春的尾巴 光頭佬/謫仙記 光頭佬/生如朝露 短片【剛好在這裡】許祥鍾:戀物癖 光頭佬/咁啱嘚咁巧,剛好在這裡! 彭健偉/開著餐車在曼谷趴趴走 林家豪/金人、白馬與佛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