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發佈: 3:54pm 17/05/2023

大牌檔

學生週報

李系德

印刷

陳年舊事

友聯

印刷學徒

友聯出版社

姚拓

學報

袖珍車

李系德 | 當印刷學徒 十人擠爆袖珍車

做補水挨更抵夜,最怕是精神疲累打瞌睡,所謂“吊頸都要唞嚇氣”,有個身材高大肥壯得像巨人一樣的印裔jaga,駕駛一輛與他的體形成反比的小小汽車,經常在午夜凌晨載我們一班工友出去附近的嘛嘛檔喝咖啡提神。我們整十個人擠進這巨無霸的超小型袖珍汽車內,比罐頭沙丁魚還要擠迫,大家擠到差點呼吸停頓,仍嘻嘻哈哈又笑又叫……

dav
一群學友到《學生週報》編輯部參觀,站立者右一右二是姚拓、悄凌,左一李有成,左三為作者。(作者提供照片)

我少年時期讀過並賣過《》,沒想到後來竟有機會印《學生週報》!

ADVERTISEMENT

創辦《學生週報》的友聯出版社,由一群50年代從中大陸國及香港來馬的文人主理,除了我熟悉的姚天平()和劉國堅(劉戈、白垚),還有黃崖、黎永振、陳思明、俞南琛、彭子敦、孫遠帆等。友聯廠房設在八打靈再也舊區217路,裡面包含出版教科書的馬來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馬來亞印務公司、馬來亞圖書公司貨倉、《》與《蕉風》編輯部。60年代末期我曾和一群週報學友會學友到《學報》編輯部參觀,獲姚拓、李有成及悄凌接待,那時對他們的編輯工作十分嚮往。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11:02am 17/04/2025
李系德/苦等周三 看黑白电视唐人戏

最受欢迎的本地中文剧,应是70年代中期的《四喜临门》(Empat Sekawan),每周由4名台柱各别用不同方言对白演绎一集单元喜剧。小时候已听过丽的呼声转播他们在马来亚电台录制的《方言谐剧》,经常被那些“杂巴冷”方言制造的“鸡同鸭讲”滑稽效果逗得哈哈笑……

中文电视剧《四喜临门》的海洋(前排左起)、黎明、黄河及韩瑛。(网络图片)

我国1963年才有电视节目广播,那时一般百姓入息有限,很少人买得起价格高昂的黑白电视机。我们这类无产阶层,连收音机也没有,只能每月缴付6块钱听丽的呼声换取廉价娱乐,平均每天才两毛钱,便宜过吃一碗三角钱的云吞面!我从来没有羡慕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并非“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因大马电视台绝大部分都是马来话和英语节目,对我这华小学生无甚吸引力,反而是丽的呼声动听的华粤语歌曲和精彩广播剧更合口味。

半山芭监狱后面的小斜坡上有一座政府公务员住的单层房屋,有时我们一群“斗王”(小孩)在傍晚时分会凑热闹似的围拢在那屋子的窗户外面,“分享”他们所看的电视节目,尤其是卡通片,像《Popeye the Sailor》和《Bugs Bunny》等。

华人观众很可怜,因为大马电视台的中文节目少之又少,望穿秋水,只能等到星期三晚上才能看到一部中文电影,都是陈年粤语残片。曾听到一些有电视机的街坊师奶对话说:“今晚拜三,有唐人戏做啦!”语气中略带“久旱逢甘雨”的兴奋,就像丐帮子弟喜获善心人施舍一些冷饭菜汁的感恩心态。印象中播映的“唐人戏”多数是张瑛主演的,相信那年代的友族观众对张瑛就像华人对P. Ramlee一样觉得“熟口熟面”。

到了60年代后期,大马电视台终于自行摄制华语电视剧了。第一部是将剧艺研究会早前在吉隆坡公演的巴金小说舞台剧《憩园》改编为连续剧,由原班人马参演。资深演员陈迹担演败光家业而变卖产业憩园的悲剧人物杨梦痴,《学生周报》学友吴金英反串演他儿子寒儿,《学生周报》社长姚拓编剧,总共19集,算是个好开端。

最受欢迎的本地中文剧,应是70年代中期的《四喜临门》(Empat Sekawan),每周由4名台柱各别用不同方言对白演绎一集单元喜剧。我虽没有什么机会观赏,但对他们四人绝不陌生,小时候已听过丽的呼声转播他们在马来亚电台录制的《方言谐剧》,经常被那些“杂巴冷”方言制造的“鸡同鸭讲”滑稽效果逗得哈哈笑。

韩瑛以娇滴滴声线说的粤语我当然最熟悉,黄河讲的高州话很接近广府话,只是将“冇”说成“mao”,例如形容一辆老爷车“上山mao力,落山mao逼呖(brake)”。我和客家人同屋住过,黎明说的客家话大致上也明白,像睡觉叫“睡目”、肮脏叫“啰嗦”、哭泣叫“giao joy”,乜嘢叫“乜街”等。最难懂的是海洋讲的福建话,尤其是他的口头禅“Ni ko mo wa ko”,听到我一头烟,原来是“你苦冇我苦”。常听到他高声大嚷:“Diu lah!”,好像粤语粗口,效果惊吓,其实只是:“对啦!”

不久海洋和黄河先后离世,两人的角色分别由陈迹和梁荣进替代,《Empat Sekawan》仍继续演下去。这趣剧反映出大马不同籍贯的人以各别方言沟通也能互相明白,贴切符合我们的国情,对白听来很亲切,老观众迄今难以忘怀,简直就当他们四人是老kawan!

相关文章:
李系德/老祖母丧礼 殃及无辜公鸡
阿蓟/身世离奇的Roti Khurasan
张丽珠/午后的椰花酒
牛忠/一镜到底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