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全国综合

发布: 12:37pm 17/05/2023

刁曼岛

潜水

海葵

刁曼岛

潜水

海葵

为美没穿全身潜水衣被海葵蛰伤 女子:好像被火烧 很痛苦!

为美没穿全身潜水衣被海葵蛰伤·女子:好像被火烧 很痛苦!
事主被海葵蛰伤后,大腿出现大面积红肿的伤口。(图取自事主脸书)

(八打灵再也17日讯)一名拥有执照的女子日前到渡假潜水时,为了美观没有穿上“包全身”的潜水衣潜水,结果大腿不慎被毒性相当强的蛰伤,伤口红肿灼热,让她痛不欲生。

“这是我人生最难熬,最痛苦的36小时遭遇,呼吁大家潜水真的要穿包完全身的潜水衣,不要造成你后悔一辈子的伤痕,现在真的很担心这疤痕能不能痊愈。”

ADVERTISEMENT

事主丽娜昨日在脸书帖文,分享自己潜水时因没有穿上“包全身”的潜水衣而不慎被海葵蛰伤的经历。

为美没穿全身潜水衣被海葵蛰伤·女子:好像被火烧 很痛苦!
事主表示,她已第一时间前往当地医院就医,但是没有医生值班,只拿药吃和涂。(图取自事主脸书)

她说,当时她在海里潜水,当她正要穿过一个比较暗的洞口时,没想到狭窄的洞口底部有海葵,就这样不小心被海葵蛰伤。

“就在进去那刻,没发现到狭窄又暗的洞穴底部有海葵,突然一阵疼痛感上来,意外就这样发生了。”

事后,她已马上到刁曼岛的医院就医,但可惜当时没有医生,只能拿药吃和把药物涂在伤口上,之后再马上赶回吉隆坡治疗。

“发生了意外,马上要终止潜水了!我现在就好像被火烧的感觉,很痛苦!”

为美没穿全身潜水衣被海葵蛰伤·女子:好像被火烧 很痛苦!
事主说,现在她最害怕的就是每一次洗澡,要重新服药的那一刻,真的很煎熬。(图取自事主脸书)

根据事主上传的受伤照片,可见她的两条大腿被海葵蛰伤后留下大面积红肿的灼伤伤痕,伤势看起来相当严重。

事主对于自己没有穿上包完全身的潜水衣潜水感到很懊悔,并指如果自己谨慎些,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我此刻的心情真的很复杂,真的很后悔为什么我为了要美,没穿包完全身的潜水衣,其实我再谨慎多一点,就不会发生这一切。”

她希望借由分享自己这段经历,提醒其他潜水员在潜水时,务必要穿上包完全身的潜水衣。

“不要为了一时的美观,像我这样毁了自己,后悔一辈子,现在还把自己搞得那么痛苦。”

事主说,现在她最害怕的就是每一次洗澡,要重新服药的那一刻,真的很煎熬。

为美没穿全身潜水衣被海葵蛰伤·女子:好像被火烧 很痛苦!
事主感到伤口犹如被火烧,很痛苦。(图取自事主脸书)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2:00pm 03/03/2025
从害怕大海到热爱深潜 伊帕用镜头掀开海底神秘面纱

19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水上摩托意外,让伊帕(Ipah Uid Lynn)坠入海里,从此被深蓝大海吓破胆,一碰海水的窒息感如影随形,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

本以为这辈子不再入海,结果在丈夫的鼓励下,她战胜恐惧,重新潜入海洋。没想到,这一潜找回了自己掉落的勇气,在大海里破茧重生,最后竟成为一名水下摄影师。

原本怕海,现在以海为家。如今的她潜入更深的海域,尤其那些曼妙多姿的海底生物让她心驰神往,用镜头捕捉它们的艳丽身影和百态,勾勒一幅又一幅的海底景象。

报道:本刊 林德成
摄影:本报 苏思旗
照片:受访者提供

“意外之后,我唯一记得的是醒来时躺在医院,肝脏被撕成两半,肺部和胃被刺穿,肋骨断裂……”伊帕轻啜一口咖啡,语气云淡风轻地说着这件往事,并笑言幸好年轻,康复得快。

事实上,重生之路远非轻松。她用了很长时间养伤,更用了11年才克服对大海的恐惧与颤抖。在成为水下摄影师之前,伊帕原是一名马航空服员。她说,上了飞机就要时刻遵守飞安的安全协议。意味着,一旦发生航空事故,穿着卡巴雅也要跳海逃生,不容得她愿不愿意。

后来结婚生子,她的丈夫和孩子都热爱水上活动,尤其是患自闭症的孩子,对大海情有独钟。为了保护孩子不溺水,她必须成为他的守护者,硬着头皮重回大海。

她感激地说,丈夫阿都拉曼(Abdul Rahman Jamaludin)是支撑她走出阴影的“脊梁”。“他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人。他会跟我说,无论你做什么,我们都慢慢来,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

一路“狂飙”,蜕变成专业潜水教练

一开始,惧水的她先到浮罗交怡尝试“体验潜水”。然而一下水,她便顿感不安,双脚悬空无处着力,慌乱中还戴反了护目镜。“我的心脏一直怦、怦、怦,真的跳得很快,我非常害怕。”

所幸当时的潜水教练察觉异样,立即上前安抚。伊帕说,自己很紧张,一直死咬着呼吸调节器呼吸,不敢松懈。直到下潜至12公尺,模糊的视野突然变成一片绝美海景。她不知不觉松开了教练的手,内心变得异常平静,呼吸也随之顺畅。

自那一刻起,伊帕彻底打破对海洋的恐惧了,踏入开放水域潜水,甚至报名参加进阶课程和挑战夜潜。完成课程后,她再次突破自我,报读救援潜水和潜水长课程(Divemaster Course),立志迈向专业潜水教练的道路。

这是在马尔代夫拍摄的作品,当时约凌晨4时50分,伊帕听到船员大喊有鲸鲨,赶紧全副武装跳下海拍摄。有趣的是,通常鲸鲨是单独行事,那天它背后却跟着一大群鱼,恰好形成一幅很有生命力的美景。鱼群身上分别有绿色、蓝色、粉色几种颜色,这是因为鱼群的鳞片就好象CD光碟会反射光线,当有灯光照射时,在特定角度就会折射出不同的颜色。
获得“傻瓜相机女王”美誉

不久后,伊帕辞去工作,全心投入潜水领域。“你能想像吗?一个曾经害怕水的女孩,竟然开了自己的潜水中心。我和丈夫经营潜水中心大约有10年,等孩子慢慢长大了,才将中心出售。”
早前她就有接触到摄影,但仅是浅尝辄止。直到潜水中心关闭后,她才潜心专研水下摄影。然而,水下摄影是一个冷门且专业的领域,当时大马没有相关课程,必须到海外进修。可是,数千令吉的学费,加上养育6个孩子的压力,让她望而却步,转向依靠雅虎和谷歌自学摄影知识。

许多人认为,网络学习难以掌握专业技能,但她不信邪。起初,她用着一架佳能G10,每次拍出来的画面偏蓝。她唯有不断尝试,恶补知识,直至熟练相机的各种设置和配搭,才找到最好的拍摄设置,成功捕捉海底斑斓世界。自此,她便开始不停地拍摄和参加比赛。

“当时我在摄影界其实是个‘小白’。大家都在说升级设备,而我却说,‘不,你应该充分利用手头的设备。’我告诉很多人,重要的不是相机,而是相机后面的人。”

2015年之后,大家开始称她为“傻瓜相机女王”,因为她凭借一台普通的相机在各种摄影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奖无数,还颠覆了许多人对摄影器材的固有认知。

伊帕精通各种水下摄影,像是在沉船、洞穴,或者广角和创意微距拍摄,往往能捕捉到有趣的画面。其实,你若仔细看,她的作品还带有一丝超现实主义色彩。
已故好友赠予专业摄影器材

当然,随着技术越来越娴熟,伊帕也渐渐从傻瓜相机过渡到单反相机。而这个转变,源自她的一位已故好友——法拉(Feira Fernandez)。

虽然用着傻瓜相机,设备简单,但她依然不曾放弃拍摄,继续乐在其中,享受探索海底世界的光影与色彩。她和法拉则情同姐妹,总爱一起潜水,亦是摄影路上最重要的同行者。然而,命运无情,法拉在一次渡轮旅游中,在睡梦中悄然离世。

“我真的很难过,那个时候很长时间都不拍照,也不做任何事情,只是沉默。”

直到某天,法拉的丈夫与孩子邀请她到家中,郑重地将一个盒子交到她手里。打开盒子后,发现里面是一整套法拉生前使用的水下摄影装备——相机、镜头、防水壳、水下闪灯,所有设备一应俱全。

法拉的孩子轻声道,伊帕阿姨,你是妈妈最好的朋友,妈妈希望,如果可以的话,当你下水拍摄时,带着这些装备,这样她也能通过你的镜头看到水下的世界。

“那一刻,我崩溃了,哭得不成样子。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我并不富裕,能得到一套价值七八万块的摄影装备,真的是难以想像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最好的朋友,她一直相信我,她也一直知道我会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

生死一线间的逃生记

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每次潜水前,伊帕都会独自待在船边,反复确认装备和任务清单。然而,意外仍难以避免。

那次在马尔代夫,她在海底专注于构图,想要丈夫与一艘六七十年历史的沉船合影。不过,为了寻找更完美的角度,她继续下潜到30米深处,到沉船的一扇门,拍摄一张剪影风格的照片。

当她下潜至26公尺深时,潜水服突然有气泡不断涌出,才赫然发现氧气筒的管子破裂。她一查,压力表的指针一直跳动,氧气筒只剩下70bar,远低于200bar的正常储量。唯一的救援是身处17公尺深的潜水教练。

她深吸一口气,迅速向教练游去,并紧急比划求救信号。教练一看到她,瞬间明白状况,马上掏出备用呼吸管等候,让她死里逃生。当他们俩回到船上,教练的氧气筒还剩60bar,而她的早已泄漏殆尽。

伊帕说,水下摄影需要精通多种技术,例如身体浮力、熟悉设备、掌握光线和构图等等。一旦掌握了这些技术,就能专注于创意,捕捉海洋生物的故事。
深海惊魂!困在深海龙卷风

还有一次,她与丈夫遇到了“洗衣机流”。

在印尼某一个潜水点,伊帕与丈夫为了拍摄4公尺长的曼塔鱼,冒险进入水流极为湍急的区域。他们用潜水钩固定在石头上,以防被冲走。

无奈海底急流如狂风怒吼,两人仿佛风筝般在水中剧烈晃动。本以为会安全度过时,岂料石头竟被冲走,伊帕的潜水钩也随之脱落。她连忙抓住丈夫,然而他的岩石也无法支撑太久。

两人便在漩涡中心摇曳挣扎,与死神博弈,祈求这一切赶快度过。幸运的是,强流平息,他们最终稳住身形,成功挣脱险境。她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接着说,该海域深达60公尺,如果当时再深潜一些,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成大马海岛“代言人”

伊帕曾为捕捉珍稀海洋生物,不惜专程飞往各地“追鱼”。有一次,安汶岛的潜水朋友告知,消失6年的罕见安汶蛙鱼(Ambon Frogfish)突然现身。当时她和丈夫都在槟城。随即立刻买了机票回吉隆坡,隔天直接飞到那里拍摄。

“我们在那里待了36个小时,就是为了去追这只蛙鱼。这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蛙鱼。”

相比频繁前往同一潜水点,她会更喜欢在大马海域和海岛拍摄,例如她想拍摄广角美景,会去Pulau Tenggol,如果要拍微距,会去Pulau Selakan,可以看到很多稀奇有趣的生物。

“我称它为迷你马尔代夫。因为水非常绿宝石般的蓝色。你去那里就感觉,哇,我不觉得我在自己国家。”现在她致力推广这片秘境,邀请国际潜水员与摄影师前来探索。

伊帕曾在全球各地拍过微距,但当她去了Pulau Selakan,简直慑人心魄,因为她之前一直在寻找的稀有海洋生物,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当伊帕想拍摄广角美景,会去Pulau Tenggol探索。

近年,伊帕也通过摄影去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例如她曾拍摄水下红树林,希望能唤起大众重视红树林的重要,因为它是鱼类的繁殖地,一旦被污染或消失,会导致很多鱼类消失。

近年,伊帕也通过摄影去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这是在登嘉楼所拍摄的水下红树林,希望能唤起大众重视红树林的重要,因为它是鱼类的繁殖地,一旦被污染或消失,会导致很多鱼类消失。
首位亚洲“女性五十噚摄影奖”得主

伊帕多次受邀担任国际赛事评委,包括联合国“世界海洋日”、ADEX亚洲潜水展和Ocean Art海洋艺术水下摄影大赛。

她补充,过去好多年,水下摄影长期一直由男性主导,女性摄影师可说凤毛麟角。通常这些少数的女摄影师都是业内顶尖的海洋生物学家或科学家。她们是抱着研究目的去拍摄。

但,伊帕并没有这样的专业背景,却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受海洋生物学家青睐,需要借助她的能力,要求她研究某个生物,捕捉这个生物在海底的行为,然后他们依据这些观察来撰写论文。

2024年10月,伊帕获得了宝珀Blancpain和《海洋学》杂志所颁发的 “女性五十噚摄影奖”,而她也是该奖项的首位亚洲获奖者。

“我觉得无比荣幸能够成为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亚洲人。希望这能激励更多女性,尤其是亚洲女性,投身到水下摄影领域,并致力保护海洋。这个奖项的意义不只是在于我所拍摄的照片,更在于提升人们对海洋保护的意识。我们都是海洋的守护者,而能够向世界展示海洋之美,是我的荣幸。”

更多【】:
走过中年破败,林生祥:如果可以,不唱悲伤故事
台湾作家李桐豪/社恐也能当记者
法咪咪 x 余政达/一个躯壳下的两个有趣灵魂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