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7:39pm 19/05/2023

建筑

草稿筑迹

黄美尹

趣味人生

建筑

草稿筑迹

黄美尹

趣味人生

草稿築跡|當停車場,不再只是停車場

都市理論家Kevin Lynch在《城市的意象》中指出,任何城市都存在一個公眾的意象,藉由都市5大元素,形成對特定城市獨有的影像,分別為通道(Path)、區域(Districts)、邊界(Edge)、節點(Node)、標識物(Landmark)。第一點提到的 “通道”,提到的就是車道、運輸動線、河道、軌道等任何驅行的路徑,藉由通道觀察城市,連結對周遭環境的印象。

文:黃美尹(草稿策劃編輯,目前在臺灣從事建築設計工作)

ADVERTISEMENT

v1
被吉隆坡市中心各種高樓大廈環繞的開放式空地,在未開發前作為停車場,也是常有的現象,也是城市的緩衝空間。

它是大馬國民的日常通道

眾所周知,馬來西亞是個以車為尊的國家。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是我們穿越本地大街小巷的印象。因為駕駛汽車、乘搭汽車是我們接觸各個城市的代步方式,除了道路擁擠、交通阻塞,尋找車位、停放車子到取車離開的——停車場,也是我們最熟悉的生活日常。

我國的停車場普遍設置地點和使用經驗,應該和大家此刻腦裡想像的無異。比較嶄新的如機械停車,只要站在閘門旁,對著機器輸入資訊,等待車子送出即可;有的是佈滿石粒和野草的空地,即使不畫上格線,也能用默契和技術停在相對的位置上;也有半開放的地上停車塔,雖僅有大約1米2的矮牆,但風景總被建築物立面的格柵、廣告板遮住視線;也有配滿各種機電設備,燈火通亮卻不太通風的地下室。在停車場圍繞尋覓車位的時間較長、走到梯廳通達目的地、回程緊張快速地取車,再車行通過閘門離開,就是一般人對“駐留停車場會做的事”的既定印象。

v6
我國典型公私有停車場配設機電設備及停車格,天花布滿機電管線,以停車效能為主。
v2
明確的指標系統及色彩系統,也是停車場具備的美學。

它是寸土寸金的附屬機能

停車場的配置設定都以機能及效益為主;在寸土寸金的空間內,能塞入多少汽車格,是建築系學生在大學、實習時期就會開始接觸的基本“作業”。畢竟是車行國家,我國建築法規針對停車、車道、坡道等都有一套極其嚴謹的標準。建築師在設計停車場時,不僅要符合法規地容納更多停車位,還要考量機電需求配置設備空間、停車取車及逃生動線,甚至須考量指標系統的表達及美感。

由於停車場有著上述如此理性的規劃需求,許多業主與建築師都視之為“形隨機能”的附屬空間,合理地塞好、塞滿停車格和車道而已。但若加上一些設計巧思,就會讓整個停車到取車的使用經驗與眾不同。

普遍認知的停車場,通往上下層都有特定坡度的坡道,連接到當層的車道和停車格,80年代建成的Menara Tabung Haji則另有獨特的設定。其基座具有6至7層停車場,受限於圓形的平面設計理念,每層停車場就是一個螺旋狀的緩坡道,而這旋轉而上的雙向坡道兩旁,配置了汽車停車格,高效能地解決坡道、車道及停車所需的空間。

v5
Menara Tabung Haji具有伊斯蘭元素的圓形平面配置,創造了獨特的“螺旋狀”停車系統。
v3
PJTC地下停車場利用高低差設有多個“下沉式”植栽,讓綠意和自然採光照進地下室。(圖:取自DESIGNMANNERS官網)
v4
八打靈貿易中心地下室停車場的細部圖說,說明其天井與景觀植栽高低差關係,創造出地下公園的詩意。(圖:取自Seksan Design官網)

它是串聯建築景觀及都市紋理的空間

位於雪隆區的八打靈貿易中心(PJ Trade Center)具有綠意盎然的景觀設計,在地下停車場打開了許多天井,利用高低差設置局部“下沉式”植栽空間,讓自然採光透過稠密的綠葉灑進地下室。也與地面層的景觀設計元素巧妙配合,讓群眾無論是在地面的景觀步道上步行,或在地下室行車及取車,都能感受到縷縷的詩意。

在都市尺度上,停車場佔地不小,與公園、綠地等開放空間相比,車行排出的烏煙瘴氣和此起彼落的鳴笛聲,皆無法與都市紋理譜成妙曲,屬“影響市容”的空間。建築師黃聲遠在臺灣宜蘭礁溪國小的停車場則打破了這個限制,利用寬廣的走廊、坡道、下沉式景觀串聯地面層的學校操場至地下室,除了創造安全方便的接送體驗,也與周邊社區的巷弄、道路巧妙地連接起來。

宜兰礁溪国小停车场的坡道串联了地上层的草场及学校的走廊,打造安全方便的停车取车及接送空间。
宜蘭礁溪國小停車場的坡道,串聯了地上層的草場及學校的走廊,打造安全方便的停車取車及接送空間。
v7
通往宜蘭礁溪國小停車場的走道有自然採光和通風,猶如自然的步道。

隨著建築、交通科技的發展與演變,停車場空間的潛能也逐漸跳脫原有的設計框架。近年有不少國際競圖開始探討停車場空間的未來可能,尤其在車輛有增無減的都市尺度上,既須滿足群眾對安全、方便、舒適的停車需求,也期盼用設計方式連接周邊的都市涵構,不再侷限於既定印象中冷酷無情的立體機械箱,它也可以是節點,甚至串聯地標——讓停車場,不再只是停車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