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發佈: 6:00pm 22/05/2023

貸款

OPR

房貸

理財

維修費

車貸

黃子倫

壓力測試

黃子倫 | 你對自己的貸款進行壓力測試了嗎?

說完,我們說說。買車的非常容易被人忽略,因為很多人在買車時(尤其是買第一輛車),就容易低估未來的交通相關費用。舉例來說,他們沒有計算汽車的常規用(加上現在很多車行都有給好幾年的維修優惠,導致很多人壓根兒忽略了這筆開銷的可怕之處)以及各種突發狀況的維修費(例如更換電池以及汽車輪胎)。

最近因為有朋友想要買房子,原本是看中了一間較為小巧的示範單位,大概等三四年就可以交房。沒想到,房地產經紀說發展商很快就會開放該發展計劃的第二棟大樓,然後會接納訂單,其中有較為寬敞的單位。朋友看了平面圖就對這單位一見鍾情,非買不可,哪怕每個月的供款會吃力不少。

ADVERTISEMENT

朋友開始到處詢問意見,希望有人會阻止這“瘋狂”的決策。我也如實給出意見,勸說朋友千萬要量力而為。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量力而為?

這回事,要求我們分清楚什麼是“必要”和“需要”,可是很多時候並不容易分辨清楚。我就拿買車和買房這兩件事來闡述,因為這是許多人投入大筆資金的事宜。而絕大部分人都會是買車或買房,這是常態,也不可恥,反正貸款並不困難。但也因為貸款很容易,使得很多人對自己承受貸款壓力有錯誤判斷。

自從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後,人們意識到銀行倒閉所造成的破壞是可以重創一個國家的經濟的。故此,監管單位加強了對銀行的監管需求,也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名為“壓力測試”(stress test)。

Businessman hand stop dominoes continuous toppled or risk with c

在這個測試模型裡,監管單位會要求各家銀行對自己的貸款人做模擬的壓力測試,例如,經濟衰退、失業率翻倍、大批B40群體無法償還信用卡貸款等等(美聯儲也是有對銀行做壓力測試,不過,有諸多原因導致他們無法提早預判矽谷銀行的倒閉)。每家銀行需要彙報壓力測試的結果,不及格者會被要求想辦法改善,避免危機的發生。

既然銀行都需要被壓力測試,那麼,我們向銀行貸款也應該有壓力測試的思維。

最為常見的謬誤就是很多人以為只要每個月的供款不超過淨收入的30%就安全了。但,很多人忘記房貸利率是會上調的。假設原先的房貸利率為3.50%,貸款期限為30年,那麼每上調0.25%,供款金額就會上升3.0%左右。其他假設條件維持不變,20年房貸的供款金額就會每0.25%上升而增加2.2%左右。10年房貸則是1.2%左右。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9:00pm 24/04/2025
第一天 | 银行看的是还钱能力,不是赚钱能力

“买房不是我们怎么看自己有没有能力供,而是银行怎么看我们有没有能力供。”当我们懂得银行的游戏规则,懂得如何“包装”自己,那么贷款这件事就不再遥不可及。

最近,天哥的弟弟说要买房子了,这件事原本让我挺欣慰,毕竟他之前跌跌撞撞欠下一屁股债务,后来慢慢打拼,现在终于存到一笔头期钱,也开始认真的规划人生。

但现实却很快给了他当头棒喝:银行不批贷款!

他跑过来问天哥,怎么会这样呢?不是有存了一笔头期钱了吗?他5000多块工钱,要供一个2千多接近3千的房产,应该也供得起啊?为什么不要借给他?

天哥问了他几个问题后,得出了结论。答案只有3个字:DSR。

对于像天哥弟弟那样,没啥接触银行资讯的普罗大众来说,都不会知道DSR是什么,所以这里和大家讲解什么是 DSR,以及它如何决定我们能不能借到钱。

DSR,全名是 Debt Service Ratio(中文:债务偿还比率),简单来说,就是银行会看我们每个月的收入中,有多少比例已经用来偿还贷款了。

以天哥弟弟为例子,他每月工资RM 5,700,现有月供RM 2,200(车贷+信用卡个人贷),如果房贷真的批准后,假设供款只是RM 2,600左右,那么总月供将接近 RM 4,800。

这代表什么?DSR超过84%!虽然还是供得起,但很容易因为一些特殊花费,而导致还不起贷款。

所以大多数银行在审批贷款时,DSR通常限制在60-65%左右。即使有些银行愿意放宽至70%甚至85%,也通常只针对高收入群体(比如月入RM 10,000-20,000以上的人),而像天哥弟弟这种“月入中等、债务偏高”的组合,几乎注定会被拒。

头期款存到了,贷款却批不下

这个状况其实很心酸。因为这除了是天哥弟弟的情况,也是很多现代年轻人的现状,很多年轻人存了几年,终于有了点头期,却在银行DSR这一关卡住了。

毕竟银行不是慈善机构,他们也是做生意的,如果每个人都来借钱然后还不起,那么银行不就很多呆账而蒙亏?所以银行批贷款时,一般上不是看我们有没有钱买房,而是看我们有没有能力还钱。而DSR,就是他们衡量我们能力的最直接工具。

那么难道年轻人就不配买房吗?天哥有没有什么贴士提供给年轻人,以提高年轻人买房并成功借贷的机会?

其实银行放贷并没有太复杂,想提高贷款成功率的话,以下几点我们必须知道。

控制现有债务,尤其是“月供型负债”。比如车贷、个人贷款、信用卡分期,这些都会吃掉我们的DSR数据。在申请房贷前,最好提前清还这一类贷款,这样就能释放现金流。

例如弟弟的个人贷款还有4个月,每个月RM 1,500,那么他只要用RM 6,000把这部分还掉的话,就可以立刻释出RM 2-300k的房贷额度,所以这一类数额不高,但是每月都在供的,最好清掉它,以增加贷款额度。

然后不要低估信用卡影响力,信用卡虽没在用,但只要有额度,就会影响我们的贷款评估。虽然不同的银行算法不同,但是太多不同的信用卡对信贷评估并不太好。但是换个角度,如果信用卡每个月有在用,然后也是月月清,那么反而会方便银行跟进我们的消费习惯和还款能力,对借贷反而有加分。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提供更多资产证明,除了工资单,如果我们有定期存款、EPF结余、股票资产等,也可以提交,有助于银行评估你的整体财务能力,虽然这个不至于对DSR带来帮助,但是对于银行评分方面还是有帮助的,就好像玩“梭哈”一样,我们的筹码越多,我们的底气就更多一样,会让银行对我们的评分更有利。

当然,最后最后的绝招,就是联名贷款(Joint Loan),有人会找父母/伴侣联名贷款以“拉高收入”,降低DSR。但别忘了,对方的负债也会一并计算,如果对方也有贷款,效果可能相反,所以要真正算清楚,不然可能适得其反。

不过银行还有另一种评估方式,但是那个对于年轻人来说并不合适,这里也只是分享下,让大家增广见闻。银行还有一种叫做HNWIs贷款(全名:high-net-worth individuals;中文:高净值人士),这种DSR反而银行不太考量,他们考量的是借贷者的“身家”以确认还贷能力,但是这种贷款净身家需要最少300万马币,所以不是年轻人合适的借贷方式。

买房是一场“现金流的战争”

回到弟弟的故事,虽然贷款被拒绝了,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而是调整方向,他说暂时先不买房了,专注把多余的负债先还掉,计划在一年内“瘦身财务”,再重新申请。

因为他听明白我跟他说的重点,也就是“买房不是我们怎么看自己有没有能力供,而是银行怎么看我们有没有能力供。”当我们懂得银行的游戏规则,懂得如何“包装”自己,那么贷款这件事就不再遥不可及。毕竟,买房几乎是每一个华人的梦想,共勉之。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