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3日綜合電)新加坡《聯合早報》社評指出,G7廣島峰會從倡議打擊“經濟脅迫”到建立“可靠的供應鏈”,加上已成形的戰略圍堵,中國已意識到形勢的嚴峻。中國與西方世界的對立格局,在峰會後進一步確立。
這篇社評還說,隨著G7廣島峰會結束,“後冷戰和平紅利”至此耗盡,全球進入“新地緣政治時期”。峰會新倡議所構想的未來圖景,更多地朝向“減少中國參與度”轉變。
ADVERTISEMENT
這篇以“中西對立格局進一步確立”為題、在週一(22日)發表的社評指出,七國集團(G7)廣島峰會採納合力打擊“經濟脅迫”的新倡議,誓言要挫敗“把貿易和供應鏈武器化”的企圖,雖然沒有正式點名,但是劍指中國的意圖明顯。
同時,從峰會邀請志同道合的國家和組織與會,特別是同樣針對中國的“四方安全對話”場邊峰會,探討建立“可靠的供應鏈”,在經貿上孤立中國的用意昭然若揭。
評論指出,從北京對今場峰會的強烈反應觀察,中國與西方世界的對立格局在峰會後進一步確立,後冷戰和平紅利至此耗盡,世界進入“新地緣政治時期。”
這篇評論提到,這場“西方世界大團聚”,“應對中國”始終是核心主題。不論是在經貿上藉“經濟脅迫”的指控孤立中國,還是有意另組排除中國的供應鏈,並在俄烏戰爭上繼續施壓中國,由美國導演的這場“地緣政治大戲”,在進入軍事部署後的第二幕。
在此之前,美國以阻嚇中國單方面改變兩岸現狀為由,幕後撮合日本與韓國這兩大盟友捐棄前嫌,構築“三位一體軍事合作體系”;並說服菲律賓開放更多軍事基地供美軍進駐;鼓勵澳洲介入南海甚至臺海事務;引導歐洲盟友包括北約關注臺灣安全。象徵對中國的軍事部署“基本完畢。”
加上G7峰會場邊的“四方安全對話”峰會更具體同意,建立旨在“減少依賴中國的可靠供應鏈”,並防止關鍵技術被轉用在軍事領域。再說美國已說服盟友對中國聯合實施尖端半導體出口限制,並順勢突出臺灣在尖端晶片生產的重要作用,強化介入維持臺海和平現狀的必要性和正當性。這也說明,中國的“統一大業”及外交處境,眼下面臨自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評論指出,這個發展使得中國“以市場換技術”的發展戰略大體走到盡頭,在“去風險”和“打擊經濟脅迫”的大旗下,各種技術和經濟脫鉤可能會加速,中國要提升產業鏈價值端的努力,勢必遭遇更大的阻力。
另一方面,臺灣課題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累積動能,不但日本、韓國都公開對臺海和平表態,連歐盟甚至北約也開始介入。中國同一時間在西安首次召開中亞五國峰會,不無對沖廣島峰會巨大外交壓力的目的。中國外交部堅決反對廣島峰會聲明,反映北京意識到形勢的嚴峻。
評論指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親自出席會晤多國領導人,讓峰會除了協調西方國家的對俄立場,更藉此增加對中國施壓。中國必須在烏克蘭大反攻爆發前,檢討並平衡與俄羅斯及西方的關係,以免戰場形勢一旦有變,自身將陷入嚴重的國際孤立。
評論最後指出,廣島峰會顯示,中西對立的格局在進一步確立。在這新一輪“戰略大變局”的時代,全球供應鏈必然發生重大調整,在“國家安全為上”的未來,參與其中的各國都必須做出相當的調適,以緩和與日俱增的“選邊站”壓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