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中文原創電視劇《患者》由狂人夫妻檔郭福華與陳鈺瑩共同製作,陳鈺瑩首度擔任編導。該劇講述準新娘方思沛(陳子穎飾)遭愛滋病患者劉源升(葉良財飾)報復式性侵,成為愛滋病帶原者後的生活經歷。10集內容以思沛染病為起點、與未婚夫(莊可比飾)的婚姻考驗、自身與家人遭遇歧視、而後萌生的報復心態,層層推進故事。
ADVERTISEMENT
《患者》沒有渲染思沛的無助與自憐,而是刻意以一種冷靜旁觀的姿態審視“患者”二字的隱喻,揭開電視劇主題。從陳鈺瑩編劇的創作歷程而言,《患者》完成了她創作風格的轉型。該劇承襲其慣有的溫情敘事之餘,還採取“偽紀錄片”(Mock-documentary,亦稱mockumentary)的風格包裝,嘗試突破電視劇觀眾對純劇情的期待,加入採訪片段輔助角色的塑造。
“戲中戲”結構的嵌入
《患者》是以紀錄片為構思的電視劇。它通過《太陽照不到的地方》紀錄片主持人(莊文傑飾)訪問思沛與父母為手段,讓思沛等人回顧過去,間中切換至相關故事情景來勾勒情節。這種創作手法橫跨思沛與親屬“正經歷思沛染病”與“思沛成功應對愛滋病”的時空思維,展現兩種時態下角色的轉折。在此,紀錄片手法不僅凸顯影視創作者對影視形式的追求,同時也發揮了影視的敘事功能。
偽紀錄片的優勢是以多重視角拼湊角色概貌,“戲中戲”結構強調了角色心態的轉變,加速人物的立體感。以方思沛為例,她受訪時平淡述說患病歷程的口吻,與獲知自己染病的崩潰,可比喻為正負兩面的心態崩裂。後者的主觀情感雖能引發觀眾同情,然而前者讓觀眾能從多重視角解讀角色的內心。抽離情緒後思沛留下的省思,揭開了“患者”的第一層面紗。
聲畫語言與基調的追求
《患者》如同電影,著重聲畫語言的呈現,突破一般電視劇重情節、輕畫面的刻板印象。它以藍色和冷靜為主旋律,營造壓抑的氛圍。其中,劇裡頻密地穿插思沛穿婚紗溺水的鏡頭,以此具象化思沛的心態。畫面上白色婚紗纏著思沛的脖子,下墜的新娘如同魚缸飼養的金魚,獨自在水裡掙扎,漸漸與世界隔絕。
至於聲音方面,思沛一家除了受訪時“多話”地講述感受,他們經歷考驗時,卻選擇安靜地面對疾病與歧視的衝擊。通過簡潔的聲音,《患者》的留白給了觀眾反思的空間。
社會議題的思辨
“無知讓偏見發芽,歧視比病毒可怕。”從《患者》的宣傳標語可見,此劇極力探討疾病與歧視。大眾對愛滋病的不解,使愛滋病患輕易地被貼上“放蕩”的標籤,令人聞風喪膽,因恐懼而疏遠。當民眾將感染病毒的人稱為“患者”,並試圖排斥時,這類歧視何嘗不是另一種社會疾病?
相對於有形的愛滋病毒,歧視作為無形的疾病,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的生存課題。在這人人皆可成為鍵盤俠的年代,真正令患者畏懼的並非疾病本身,而是伴隨疾病而來的歧視。而今,網絡流言蜚語廣泛流傳,歧視已成為新時代的都市文明病。故此,《患者》以思沛及親屬遭受的網絡霸凌經歷,旁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對峙。
綜上所述,《患者》以方思沛為愛滋病患的個案,將其列入“疾病歧視”的紀錄片檔案系列。從紀錄片的角度而言,這記載了思沛勇敢面對疾病的肺腑之言;從劇情片的角度來看,它以底層敘事展現患者本身的自我救贖,頗具電影感。編劇陳鈺瑩試圖從中映射病態社會,也間接開拓了馬來西亞原創中文電視劇的維度。
更多文章: 黃愛玲/《有色眼鏡》(When They See Us)魚歧視足以殺人 王晉恆/《夏日大罷工》無處遁逃的人生困局 李錦燕/《黑暗榮耀》誰才是最終的贏家? 羅賢達/《我願意》伺弱而噬的邪教,你守得住嗎? 王晉恆/《舞伎家的料理人》緩慢時光裡的真情真味 謝智慧/《三悅有了新工作》 直面死亡,向死而生 李欣霓/《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詮釋柴米油鹽下的婚戀價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