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天下事

发布: 2:42pm 30/05/2023

线上教学

太空站

桂海潮

线上教学

太空站

桂海潮

桂海潮太空出差 盼在太空站开展线上教学

天下事 桂海潮太空出差 盼在太空站开展线上教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及博导桂海潮出征太空,是北航今年最硬核的招生广告。(图:互联网)

(北京30日讯)神舟十六太空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及博导周二出征太空,开始了“太空之旅”。澎湃新闻报道,据北航老师介绍,集训时,桂海潮也会挤出时间与学生交流,有机会的话,希望他在空间站开展指导。

桂海潮此次出征,创下多项纪录。由于载荷专家并不要求飞行员背景,这意味著桂海潮将成为中国首名非飞行员出身的航天员进入太空。此外,桂海潮是中国航天员中首次有85后出征,还是中国首个进入太空的载荷专家,当然也是首次有教授、博士生导师出征太空。

ADVERTISEME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信公众号周二发文介绍,北航人,送北航航天员出征!当天上午,两校区亲朋师友在屏幕前一起见证了这场创造历史的发射。

1986年11月出生的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2009年7月和2014年7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获学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地球空间科学与工程系、加拿大瑞尔森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9月入选北航“卓越百人”青年人才引进计划,进入北航宇航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在社媒评论区,不少网民称赞道,桂海潮出征太空,是北航今年最硬核的招生广告。还有网民提到,“祝贺北航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航空航天人才!”“北航学子参与设计、研制、制造的设备把北航教授送上了太空,从仰望星空跨越到遨游星空。”

“一串串名字,一代代接力,将‘空天报国’情怀写在浩瀚宇宙。”北航方面列举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是北航1981级本科生;副总设计师吴志强、张万欣分别是北航1996级、1997级本科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三任总设计师、现任总指挥荆木春是北航1980级本科生、1984级硕士生、2004级博士生;中国犬空站系统总设计师、天和核心舱责任总设计师杨宏院士是北航2013级博士生;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是北航1981级本科生……

北航方面表示,现在,每年北航超500名毕业生进入航天系统工作,相信有更多年轻人接力投身航天,涌现出越来越多“桂海潮”,这份名单会越来越闪亮。

天下事 桂海潮太空出差 盼在太空站开展线上教学
桂海潮准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的公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2:53pm 22/02/2025
中国太空站试验管道机械人 仿生设计“游走”复杂系统
中国太空站试验管道机械人。(“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

(北京22日综合电)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周五披露,中国太空站成功完成了太空站管道检测机械人在轨试验,验证管道检测机械人的管道环境适应能力和“变刚度运动”的安全性,为未来配合太空站完成管道检测提供技术基础。

该款管道机械人借鉴了棘皮动物(如海星、海胆、海参等)的管足器官“静止时收缩于体内,运动时向外延伸”的运动机理,以“自主伸张、受力收缩、无电变柔”的仿生变刚度设计思路,设计了主、被动结合的腿部剪叉伸缩机构。

被动机构使机械人腿部可根据管径快速调整长度,以适应管径变化;主动机构实时控制机械人脚部与管壁的压力,保证机械人脚部与管壁可靠接触,使机械人具有足够前进动力。

机械人采用两头两尾前后对称的模块化结构,具有23个自由度,配备位置、力等多种类型感应器。机械人的“智慧大脑”利用全身感应器信息计算管道机械人的姿态、位置,并给出运动策略,在保障管道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全身各关节位置、速度、力的输出,使机械人平稳地在太空站管道内运动。

试验时,太空站在太空站内搭建了包含不同直径的直管、弯管、锥管的模拟管道,在模拟管道内开展了机械人运动能力试验、收缩状态下管道机械人拉出试验,和机械人状态微调后拉出试验。

过程中,机械人平稳可靠地通过多种直径的直管、弯管、锥管,验证了适应多种复杂管道的机械人自主运动技术;断电后,机械人可轻松地从复杂管道内拉出,验证了机械人被动柔顺机构的安全性。

本次试验,证明了机械人在太空站管道复杂环境下的自主适应运动能力和安全性,为未来在太空站管道的实际应用积累宝贵经验。

中国太空站试验的管道机械人,借鉴了棘皮动物的运动机理设计。(“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