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跑步是相對簡單的運動方式,既無人數限制,也不需特別的鍛鍊器材。培養了跑步習慣後,不少人會慢慢愛上長跑及參加各種長跑活動(如:馬拉松),享受自由奔跑的樂趣。長跑要有好的表現,除了要有堅定的意志和不斷磨練,適當的飲食對提升整體的運動表現也很重要。
ADVERTISEMENT
雖然很多怕胖的人會對澱粉及糖分避而遠之,但長跑要有好的表現卻偏偏不能缺少碳水化合物,它是整個運動過程中主要的能量來源。要完成馬拉松賽事,除了意志力和不斷的訓練,還需要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應付體力消耗。
我們攝取澱粉及糖分後,血中葡萄糖的濃度會隨之上升,而人體會將多餘的葡萄糖轉化成肝糖(glycogen),作為一種儲存能量的形式,儲存於肝臟及肌肉之中,就如同人體的蓄電池,成人體內的肝糖儲存量一般約600克。當血糖濃度下降,身體就會將肝糖迅速分解成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及維持體內血糖穩定。
但若體內肝糖的儲量過低,長跑時很快就會被耗盡;此時,身體會轉為使用脂肪作為主要能量來源。相較於肝糖,脂肪分解需要較多的氧氣,所以脂肪並非一個有效率的能量來源,何況長跑時肌肉細胞也需要更多的氧氣,在這種情況下身體還要將氧氣挪去分解脂肪,可想而知,不但運動表現下降,肌肉也容易疲勞。對長時間的耐力運動來說,體內肝糖的儲存量愈多愈好,而且更是長跑耐力表現的關鍵。
運動員宜適量補充鐵質
運動是為了增進健康,但有報導指出長跑等運動反而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尤其是女性、素食者或腸胃道出血的患者要特別注意。有研究發現運動員在跑完馬拉松後,血中的鐵調節激素(hepcidin)會有增加的趨勢,因而導致腸道吸收鐵的能力降低。由於鐵質是製造紅血球中血紅素的重要元素,而紅血球又負責氧氣的運輸,因此缺鐵會造成紅血球的數目減少及攜氧能力的降低,影響肌肉的氧氣供應及運動表現。
另外,跑步時腳底反覆著所承受的衝擊力,會導致腳底的紅血球破裂及溶血,不過,也有臨床研究認為這個影響其實非常輕微,甚至可以忽略。
高強度運動的過程雖然會導致鐵質流失,然而身體卻沒有先天的機制來彌補這種重要礦物質的損失,所以增強鐵的補充及攝取充足營養,就成為長時間運動後應注意的重點。建議多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例如:紅肉、牡蠣等動物性食物,又或是深綠色蔬菜、紫菜等植物性食物,但由於植物性來源的鐵質其生物利用率相對較低,建議可適量攝取維他命C來提高鐵的吸收率。
問:鍛鍊跑步時,飲食上應注意什麼?
鍛鍊跑步時,除了避免吃飽後立刻運動,減少食物在胃裡晃動所造成的不適感,也不宜空腹運動,因為空腹運動容易導致疲勞及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可能因低血糖而昏倒。建議應走中庸之道,在運動前1~2小時先小分量的攝取較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例如一個饅頭、一根香蕉或兩根燕麥棒等。
若需要進行90分鐘以上的耐力賽跑,在賽前就不妨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提高能源儲備。運動員可參考糖原負荷法(carbo-loading),在賽前一週逐步減少運動量,同時逐步增加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原則上要提升的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比例,而非單純增加攝取量,然後在比賽前3天開始,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達到每公斤體重9~10克左右,讓體內肝糖的儲存量達到最高點,能有利於提升長跑的表現。
更多【食在安心】文章: 周志輝/黑、白胡椒的差別 在於加工方法的不同 周志輝/中西醫學對“保肝” 解讀各有不同 觀點迥異 周志輝/芝士營養豐富 製造更是一門工藝 周志輝/涼茶有一定的藥理效用 不宜過度飲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