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品评卓逸

|
发布: 7:20am 04/06/2023

倪可敏

杨巧双

游乐场

吴奕品医生

品评卓逸

共融式游戏场

倪可敏

杨巧双

游乐场

吴奕品医生

品评卓逸

共融式游戏场

吳奕品醫生.孩子需要好玩的遊樂場

吴奕品医生

我始終相信,任何的孩子,都有到遊樂場玩的需求。精心為孩子打造的遊樂場,能給予不同的環境感覺刺激,且促進大腦發展。我想,玩夠了的孩子,在各方面的發展會更加穩定,也更能靜下心來好好學習。請還給孩子們一個真正好玩的遊樂場。

ADVERTISEMENT

“玩樂”是孩童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各種研究皆顯示,“玩樂”對於促進孩童各方面發展,如情緒、社交、認知、體能及語言都有重大影響。對於我們父母輩年代的孩童而言,“玩樂”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那個年代的環境較為簡單,還未過度發展,街道交通也不繁忙。那時,所謂的“甘榜小孩”,會一起玩泥沙、玩溪水、爬樹之類的活動,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遊樂設施。隨著時代的進步,城市化發展逐漸將孩子們可隨意隨性玩樂的土地與空間給侵蝕了,便衍生遊樂場與遊樂設施的概念。

我喜歡帶孩子到遊樂場或公園去,畢竟在都市長大的孩子,缺少足夠且安全的活動空間,遊樂場和公園便成了他們消耗體力、盡情玩樂的場所。遊樂場其實是兒童發展的重要環境。孩子們在遊樂場有機會與其他孩子們接觸,建立人際互動、溝通、相互認識、瞭解彼此之間的相同與差異,學會尊重與包容。允許孩子在遊樂場自由奔跑跳躍,透過遊樂設施,也能刺激孩子各種感官與認知能力的發展。

我曾因孩子們玩膩了自己社區的遊樂場,而在每個週末帶著孩子們兜兜轉轉,到不同的遊樂場,希望嘗試各種不同的遊樂設施。只是這些年我所觀察到的是,社區裡遊樂場的使用者並不多,好多時候也只有我們一家四口在場內活動。似乎現代的孩子,不是在學校上課,便是因為升學競爭而惡性補習,不然就是在安親班裡活動。總之就是面對著四面牆,身心得不到適當發展,體力與情緒得不到宣洩的出口。許多新建的遊樂設施,更是有往室內遷移的趨勢。

另一個我所觀察到的現象,就是社區裡的遊樂場,幾乎都是由千篇一律的模組遊具所搭建而成。遊樂場的空間小,地面是由軟墊為基地,遊樂設施都是塑料質,像是樂高積木般的拼湊起來,以滑梯、蹺蹺板和鞦韆為主,非常標準,卻了無新意。或許設計師與社區發展商只以遊樂場的安全性、清潔性與保養方面為主要考量,卻忽略了遊樂場的目的與使用者的真正所需。

一成不變的遊樂設施,少了沙池、繩網組、平衡木等等,無法給予孩子們豐富的感官體驗。建造遊樂場,彷彿成了公式化,只顧及發展商大集團經濟上與政府機關的考量,完全忽視了促進孩子成長的重要關鍵。孩子們的需求以及照顧者如家長的想法,卻缺席了。結果所設立的遊樂設施無人問津,孩子們也覺得枯燥乏味,繼而失去了遊樂場的本質。

我們即便帶著孩子到國外自由行,也會安排時間帶孩子們到當地的遊樂場,讓他們盡情玩樂,也抓緊機會觀察在地遊樂場與我國的差異。月前臺灣自由行,有機會帶孩子到士林區的美崙公園共融式遊戲場。所謂的“共融式遊戲場”,強調遊戲場的設計,必須包容不同人的狀況與需求,不論其能力或身心狀況,皆應有平等參與遊戲場的機會。他們的目標是打造“Play for All”(所有人都可參與)的遊戲場,這包括了兒童,智能障礙的兒童,肢體障礙的兒童,社交困難或情緒障礙的兒童等等。

美崙公園共融式遊戲場的遊樂設施的確與我國的遊樂場有所不同。他們的設施是特別考量了特殊兒童與身心障礙者的身心發展需要而量身定製。遊戲場內包括了具有一定程度挑戰性及攀爬功能的滑梯組,可提供孩子們鑽爬翻躲的繩網組,可刺激肢體平衡性與感受離心力的旋轉盤,訓練協調與平衡能力的無重力擺蕩繩,促進感覺統合與提高肢體協調的彈跳床,協助發揮創意與認知能力的沙池等等。遊戲場擠滿孩子與家長,使用度極高,卻也保持井然有序。孩子們盡情遊戲的當兒,家長們也都在一旁陪伴與協助,而不是自顧自的坐在一旁刷手機。這樣的畫面多美?我是由衷的羨慕臺灣的小孩,能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

在查詢了一些關於“共融式遊戲場”的資料後,我發現臺灣的一些小學,如三興國小、景美國小老松國小和芝山國小等等,都設有“共融式遊戲場”,而且校內的這些遊樂設施都非常有趣也極具吸引力。孩子們在學校一整天的學習,也能適時玩樂,寓教於樂,何樂而不為?

地方政府發展部長要推行“路平燈亮水溝通,廁所幹淨民安好”的政策,青年體育部長楊巧雙也積極提升基礎運動設施,但似乎沒有人特別關注孩子們所需要的遊樂設施。殊不知,這看起來似乎不怎麼起眼的遊樂場,卻有可能影響著下一代的身心靈發展。

在臺灣,打造“共融式遊戲場”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包括了兒童發展專家、心理師、智能治療師、遊戲治療師等等。我認為,我們也同樣需要相關領域的專家,按照孩子們的需求,打造一個多元且友善的遊樂文化。臺灣在幾年前出現了“遊戲場改革運動”的浪潮,為的就是給孩子一個更完整健全的遊樂空間。我想,馬來西亞也有必要針對遊樂設施展開改革運動。

我始終相信,任何的孩子,都有到遊樂場玩的需求。精心為孩子打造的遊樂場,能給予不同的環境感覺刺激,且促進大腦發展。我想,玩夠了的孩子,在各方面的發展會更加穩定,也更能靜下心來好好學習。請還給孩子們一個真正好玩的遊樂場。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