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參與公益活動,不僅僅是冷冰冰的課業要求,簡歷成就或課外活動,更是關乎人性的體現。
前天我參加了校內由學生舉辦的雜誌書發佈會。這新書是學生團隊在去年大馬海星基金會的幸福計劃中,從來自馬來西亞三十多所大學共八十多組的參賽團中脫穎而出,並榮獲冠軍的計劃成果。
ADVERTISEMENT
這雜誌名為《實裡達的祝福》,內容主要收錄了分佈在新柔長堤兩側,共9個部落的原住民文化。團隊成員主要來自設計系與新聞傳播系的學生,用了超過一年的時間去記錄了他們的生活點滴,並通過文字與照片來保留他們的海人文化。
對我來說,這計劃很有意義。柔佛州坐落於這塊大陸的最南端。與一海之隔的新加坡相較,柔佛州還有很多很多未被髮掘的歷史古蹟,還有鮮為人知的人文故事。就以實裡達部落為例,若非學生團隊的計劃,我根本不知道新山就住著一群海人。
據我所知,實裡達部落在這群大學生到來之前,已獲得了好些協助,包括依斯干達公主城國會議員劉鎮東在實裡達部落裡推動的公益英文課,以及《自然教室》的創辦人黃云云老師所創辦的海人童繪班。不過,在記錄文化以及提高社會對這群少數民族的瞭解上,這群學生團隊盡了很特殊的一份力。
這本雜誌的一些內容相當有趣。在其中一頁的口傳故事裡,寫到關於二戰期間的故事。當時的華人家庭為了躲避日軍,而把孩子送到實裡達部落的船屋裡避難。
而另一頁的口傳故事就更有趣了。根據當地村長之子的描述,山尼拉烏他瑪在700年前初抵新加坡時,就是這群海人的老祖宗告訴他,這裡是Singa Pulau。
當然,口述歷史的內容需要多方面求證。但至少這一份文字記錄,也為之後的歷史學家提供多一分參考。
在我讀過的一篇文獻裡,有記載著關於社會公益文化的模式。那模式主要注重於三方和協力。第一方是大學生,有著充沛的活力以及更自由的時間。他們主要就是公益活動的人力資源。第二方是企業以及善心人士,負責提供經濟支援或運作公益基金。最後一方是專業人士,在他們有限的時間裡,為年輕人們提供相關的知識技術指導。
這模式主要的吸引力來自模式的可持續性。各方的弱點能被彌補,從而專注發揮自己的強項,在投身公益時也有更少的顧慮。大學生在畢業後,時間與精力更多消耗在事業上。對於公益的投入便轉為經濟支援或專業指導。就這樣,公益意識能夠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大學生參與公益活動,不僅僅是冷冰冰的課業要求、簡歷成就或課外活動,更是關乎人性的體現。無論是通過志願者活動、技術支持、教育支持還是社會創業,大學生都能夠為改善社會、促進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也希望大馬海星基金會的幸福計劃能夠長久地舉辦下去,各界人士能鼎力支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