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2:30pm 06/06/2023

投资

债券

瑞士

信托基金

黄子伦

八卦

AHAM

瑞银集团

瑞信AT1

科普

黃子倫 | 投資圈的八卦與科普

換言之,信恆公司的這兩隻基金被搞得價格暴跌並停止交易,也是拜監管方所賜。如今,全世界的瑞信銀行AT1債券投資者都決定起訴他們。這場官司會花多長時間,投資者最後能夠拿回多少本錢,至今仍是個謎。

上星期寫了怎麼選信託基金,今天就來聊聊不久前的新聞。有許多投資新聞在外人看起來極其不合理,但當中緣由的邏輯並不含糊,只是我們很少到處找人談及此事,這圈子也很封閉,於是容易產生不實信息。

ADVERTISEMENT

不久前有一則新聞說信恆資產管理公司( Asset Management)旗下兩隻信託基金投資在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的一級資本債券(AT1)。當瑞信面臨破產危機時,瑞士監管方直接介入,要求瑞銀集團(UBS Group)直接買下瑞信以渡過難關。為了在短時間內完成這筆買賣,瑞士監管方勒令把瑞信的這筆債券給註銷掉(相當於一筆勾銷),導致讓債券的投資者血本無歸。信恆公司也被迫把這兩隻基金停止交易。

ubs
圖:歐新社
有違分散風險的投資策略?

這起新聞在投資圈是引起不小風波,因為這兩隻基金把85%的資金買入一個資產,那就是瑞信AT1債券。這完全是違反了我們常說的“不要全部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分散風險的策略。

不過,有一點要指出的是,我們常說的信託基金通知有另一個名稱,那就是“零售基金”(Retail Fund)。這類基金的發行需要遵循大馬證券監督委員會(Securities Commission Malaysia)所頒佈的信託基金指南(Guidelines On Unit Trust Funds),該指南里有提到一隻股票在信託基金裡的比例不能超過10%。

批發基金風險屬性比一般零售基金高得多

然而,信恆公司的兩隻基金並非此類基金,而是“批發基金”(Wholesale Fund),故無需遵守一般零售基金的發行指南。也正因如此,這類基金的基金經理是能夠把基金的20%都投在一隻股票上。這麼做的話,基金的風險屬性就會比一般零售基金高出許多,證券監委會也規定投資公司只能把這類產品賣給高淨資產人士(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因為這些投資者有更高的收入和財產,所以能夠承擔更高的投資風險。在推銷批發基金的文件裡,會有這類聲明的選項。

題外話:怎麼區分是零售基金還是批發基金呢?前者的最低認購額通常為1,000令吉,而後者的最低認購額通常會是10,000令吉起跳。

回到正題。即便批發基金的基金經理能夠把大量資金押在一隻股票上,也鮮少會出現孤注一擲的做法,因為風險真的太大了。就連巴菲特也不會這麼做。

為何會把大部分資金押在瑞信銀行的AT1債券?

那麼,為何信恆資產公司這兩隻基金的基金經理會這麼把大部分的資金都押在了瑞信銀行的AT1債券呢?

唯一合理的解釋,那就是這兩隻基金並非由投資公司單方面獻議的,應該是先有一群客戶想要買入瑞信銀行的AT1債券,發現能力不行才開始迸發的念頭。由於債券的最低認購額極高,並不是一般人都能夠買得到。本地股王雀巢公司,一手股票還不到1.5萬令吉(股價為130令吉左右,一手為100股)。而瑞信銀行的AT1債券,最低認購額為20萬美元。加上買入債券後的管理並不容易,從債券的存放,到債券利息款項的支付等,都是有很多工序要完成。

因此,以一個人的名義和財力來買入AT1債券並不符合規模效益。但是,如果是一群人就行得通。但,他們需要一家公司作為中介,由公司發行一隻批發基金,向有興趣的投資者收集資金,然後買入瑞信銀行的AT1債券。這家公司就是信恆資產管理。

對信恆公司來說,這種投資產品可說是可遇不可求,不但可以賺取管理費用,而且顧客對投資的風險是有清晰認知的,讓其銷售人員省去不少管理期待值的工作,何樂不為?

然而,這事情壞就壞在,這些高風險的批發基金開放給其他客戶群體。原先的顧客算是“自己送上門” ,對風險是充分知情的。但是後來才加入投資的顧客就很不同了,他們的風險期待值是完全不在同一個水平。如果,瑞信一直都相安無事,自然皆大歡喜。畢竟,很多人對瑞士的銀行有很高的信心(總是被刻畫成保密功夫做得極好的神秘組織)。

真正的瑞信銀行已千瘡百孔

很可惜,真正的瑞信銀行並非如此,而是千瘡百孔。大家可以自行上網搜索,真的是壞事和倒黴事一摞摞。

而這一次瑞信銀行的危機,壞就壞在它發生在美國的矽谷銀行之後,而且還遇到瑞士監管方的霸道處理方式。

200343562_m_normal_none

首先,就是瑞信銀行的中東大股東。當被問及會否繼續給疲弱的瑞信銀行投入更多資金來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該股東的主席堅決說他們不會再投資在瑞信銀行身上。結果呢,此番言論被解讀為“連大股東都對瑞信銀行的未來沒有信心” 。而事實上,這中東大股東真正不會再投資瑞信銀行是因為他們對瑞信銀行的投資比例已經到了內部的投資上限,卻因為差勁的公開言論而被解讀為對瑞信銀行沒有信心,導致股價暴跌。最後,這主席也被要求離職了。

其次,當瑞士監管方要求瑞銀買入瑞信時,他們是採取了相當激進的手法,那就是——先註銷掉瑞信的AT1債券。從金融常理和權益框架上來說,因為債券屬於負債的一部分,所以當公司破產或者清盤時,債券持有者是能夠瓜分(例如變賣)這家公司的資產來抵債;而股票則屬於公司權益部分(股權),所以在瓜分的優先順序上是排在末位。另一方面,當公司重整財務時,被犧牲的第一順序也是股權擁有者(也就是股票投資者),然後才到債券。

AT1債券持有者被犧牲

AT1債券是債券和股票的混合體,在瓜分和犧牲的順位裡是介於股權和債券之間。因此,如果瑞士監管方要瑞信銀行重整財務,第一個被犧牲的理應是股權投資者,而不是AT1債券投資者。但那些股權投資者的背景實在太硬了,所以只能犧牲夾在中間的AT1債券持有者。

換言之,信恆公司的這兩隻基金被搞得價格暴跌並停止交易,也是拜瑞士監管方所賜。如今,全世界的瑞信銀行AT1債券投資者都決定起訴他們。這場官司會花多長時間,投資者最後能夠拿回多少本錢,至今仍是個謎。

169505062_m_normal_none

當然,最無辜就是那些不知道這些基金的來龍去脈,卻把大部分的身家都押上的人們。當中自然少不了各種糾紛。

以上就是我認為鮮為人知的投資圈裡的,希望大家可以從中學到些什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