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白慧琪 攝影:黃玲玲
(吉隆坡5日訊)“40年前《野火集》寫不要用愛國為藉口,我們要團結、聽話,40年之後我還要繼續喊?讓別人去喊吧,我不想說了。”臺灣知名作家龍應臺坦言,來到目前的人生階段,已經越來越不想也不願說教了。
龍應臺時隔5年再度來馬,此次帶來首部長篇小說《大武山下》和圖文創作《走路:獨處的實踐》,兩本作品都更貼近生活、土地。對於風格大不同,龍應臺回應,並不認為一個作者應該要為社會而寫,而是為自己而寫。即便知道讀者對她有期待,“現在世界這麼糟,新的野火啊?讓現在33歲的人寫吧。”
龍應臺當年寫《野火集》時就是33歲。她說那是在那個生命階段和生活環境裡最想說且不能不說的,寫出來後,恰好影響了社會。她強調,寫作來自自己真實的心理,從未為了要影響社會而書寫,或者因為讀者需要什麼就去寫什麼。
ADVERTISEMENT
寫出平淡要達到一個境界
2017年龍應臺離開臺北南下屏東大武山下的潮州小鎮和母親一起生活,2021年又移居臺東都蘭。離開城市回到鄉下生活,與在地人的交流邂逅,以及對於土地、動物、植物的關係,都寫在作品中。這樣的生活描述看似平淡,龍應臺以蘇東坡的話說,故作平淡不是很真正的平淡,而真的能夠寫出平淡是已經到了一個境界,那才是真的平淡。
龍應臺特別點出,《大武山下》就像在為南方小鎮立傳,但那並不是她的目的,而是書寫過程中的附加意義。她相信,吉隆坡和臺北一樣,同樣面對城鄉差距,許多資源、權力、政策抉擇都集中在城市。
她也是在鄉下出生成長,再離開到外頭闖蕩,“我心裡實在是覺得,任何一個城市裡頭的人可能應該常常回頭去看自己的村落,去記住自己村落裡頭的人的面貌。”因此在書寫這兩部作品,記錄鄉下看起來平淡的故事同時,也想給他們更多尊嚴。
現代人應遠離光害追星斗
再談書中寫透過走路去實踐獨處,龍應臺強調,即便身體單獨處在一處卻手握手機,其實也是上網忙得不得了,跟全世界在一起。她所謂的獨處是一個跟自己的心在一起的態度,無論是在群眾或深山裡都能實踐。
詢及年輕新世代確實出生在網絡時代,該如何體會放下手機體會獨處?龍應臺鼓勵父母應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加以指導。她比喻,現代人要遠離光害去尋找滿天星斗,這是一種“失去”,其實星空從未消失。“就如同說你24小時都活在網上嗎?你還是要過斷網的生活吧。”
龍應臺此次來馬,共有兩場讀者見面會,分別是6月9日(星期五)晚上7時30分在誠品生活吉隆坡 ,以及6月10日(星期六)下午3時,在第17屆海外華文書市,吉隆坡城中城會展中心3樓宴會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