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
发布: 3:35pm 07/06/2023

大牌档

胡须佬

河粉

粿条汤

粿条

粿条演化史

炒大板

干捞

干粿

海鲜粿条

鬍鬚佬 | 粿條演化史

粿條的前世今生,見證經濟和人文的進化。不變的是,她永遠是忠實的伴侶,早、午、晚三餐常伴;午後或深夜,隨傳隨到。

123

ADVERTISEMENT

上月原本談著粿條,後來給其他課題扯亂,有始無終。這期說回粿條。

明代潮州府觀神曲的《秋八月觀神之八》中有這句:“箸頭尖,箸尾搖,箸頭尖尖挾針菜,箸尾搖搖挾粿條”。可見粿條歷史悠久,本是民間祭祀品。

“粿”取音“果”,米漿蒸熟後製成。有人把粿條等同,其實不然。河粉雖屬大米世家,但添加薯粉或生粉。粿條血統純正,河粉混血。基因一“改良”,河粉外觀相對透明悅目,但入口不比粿條順滑。和人一樣,粿不可貌相。

河粉源自廣州沙河鎮,位處天河區。還有另一近親誕生於沙河鎮附近的陳村,就叫陳村粉。這粉可墊在蒸魚或排骨下,飽吸湯汁,是典型的寄生食材。還有一位仁兄叫豬腸粉,也是親戚。

粿條煮法分3大類:幹、炒、泡;泡就是煮湯。去和粿條湯老闆說要一碗泡粿條,看反應如何。

河粉當然也可炒、撈、湯,但如果是炒,粿條板面大,會更全面貼收油水和湯汁。北馬的潮州炒粿條,乾脆就叫

幹撈在潮汕叫幹粿:燙熟後,澆沙茶醬、花生醬、魚露撈拌,加牛肉片、生菜、芹菜粒;跟豬雜湯。牛魔王配豬八戒,一溼一干,一濃一雅,唐僧沒眼看。傳到南洋,幹撈用濃黑醬油拌豬油,加幾匙油粕,配什麼都好吃。

個人最愛,還是粿條湯。唯多年來的變遷,粿條湯已進化為不同面貌。

小時吃的,除魚丸外,還有肉碎、肉片、內臟、生菜絲、芹菜粒,也可加料蝦仁、蠔仔等海鮮。魚丸分原味和炸的,後者最難忘,應該是小孩偏愛油炸重味吧。

幾乎每家都好吃,配料變化之分而已。現今一代傳一代,接班人開始“思想獨立”,以批發貨色代替家傳手打魚丸。老父罵完再罵,最後投降,專心喝酒唱K,任下一代自由發揮。原本風格不一的粿條湯,味道開始越來越像。最可愛的是富裕的鄰國,全島魚丸大小、顏色、味道都幾乎一樣,會不會是幕後有家國營魚丸局獨家供應?

粿條湯跨世紀的演變,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經濟條件和飲食習慣的演進。

生活改善,出現了專攻有錢佬的海鮮粿條。主角由淳樸的魚丸,進階貴价海產:蘇眉、老鼠班、龍躉、七星班、鬥鯧。要“節儉”一點,還有白鯧、紅斑、龍虎班、順風、馬友等家常魚。要耍土豪,鮑魚不可少,由貴价的車輪牌到親民的智利鮑魚,豐儉由人。嫌單調,可加大明蝦、虎蝦、生蠔,各種貝蚌類。大家其實是來吃海鮮,粿條孤獨的被冷落一角。

粿條的前世今生,見證經濟和人文的進化。不變的是,她永遠是忠實的伴侶,早、午、晚三餐常伴;午後或深夜,隨傳隨到。

一場惡醉醒來後的粿條湯,和那一線逼人烈光,提醒你尚在人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