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8日訊)自1967年建立外交關係以來,馬來西亞和俄羅斯之間的聯繫,一般都是官方形式上的往來,鮮少有民間或私人企業的對接,以致我國人民沒有管道瞭解這個國家,普遍都對俄羅斯感到相當陌生。
對此,俄羅斯駐馬大使館希望兩國民間和私人企業之間,能夠在經貿、科技、農業、教育和文化方面展開更多交流和合作,並放眼兩國未來達成40億或50億美元的貿易額。
ADVERTISEMENT
俄羅斯駐馬大使館臨時代辦克浪斯說,俄馬雙邊貿易額在2022年提高至32億美元(約147億令吉),只要在各領域探索更多發展潛能,未來數額或可達到40億或50億美元(約184億至230億令吉)。
“俄羅斯不同地區有很多公司和單位,他們希望跟馬來西亞落實一些具體的項目,比如說經濟和科技方面,我們會希望合資企業來馬,在遵守歐亞經濟聯盟(EEU)規定下展開合作。”
俄烏衝突不影響與馬關係
對於目前正在發生的烏克蘭危機,他相信不會對俄馬之間的來往造成影響。
“若說有經貿的影響,肯定不會是俄羅斯和大馬之間,而是西方單獨的制裁,只要雙方展開直接合作就不是問題。”
克浪斯在俄駐馬大使館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就俄羅斯和馬來西亞之間的經貿、教育和文化往來,發表對當前和未來合作的展望,以及分享擔任外交官和學習華語的經歷。
放眼長遠合作
他強調,兩國的合作並非僅限於當前,而是放眼未來。
“這些合作,不是說要開始就可以開始,萬事還需花上一段時間。比如說,一些項目無法即刻落實,但是卻可以在未來、明年或後年實行。
“現在先建立一個基礎,然後在基礎上我們再探討雙邊合作。今天的東西,我們可以從未來的角度來看。”
盼在馬推動學俄語
除了經貿上的合作,克浪斯亦希望俄馬之間在教育、語言、文化和藝術上有更多往來。
他認為,若馬來西亞有更多懂得俄語的人,對兩國的雙邊關係都會有好處。
冀儘快互承認文憑
據他觀察,大馬很少人會說俄語,因此希望能夠在大馬推動俄語,而每年接受獎學金到俄羅斯升學的大馬人民,回國後能夠成為俄語老師。
“在俄羅斯學馬來文的人也少,不過還是比在大馬學俄語的人多,考慮到這個問題,我們歡迎大馬學校前來跟我們溝通,看能不能設立俄語課程。”
他也希望雙方政府能夠儘快簽定互相承認文憑或專業經驗的協定,讓學生回國後能夠更加方便,無需特別確認他們有相關資格。
樂意舉行文化演出
文化藝術交流合作方面,克浪斯指出,俄羅斯有國際水平的芭蕾舞表演團和鋼琴家,只要有適當的安排,他們將樂意前來我國進行文化演出。
“我也希望雙方博物館能夠展開密切的合作,瞭解彼此的文化。”
尋求旅遊公司合作
另外,克浪斯呼籲對俄羅斯旅遊有興趣的旅遊公司,能夠前來使館討論兩國旅遊相關事宜。
無直飛航班衝擊旅遊
“俄馬旅遊方面面對的問題是,沒有任何航空公司提供吉隆坡和莫斯科之間的直飛航班。如果有直接航線,肯定有更多俄羅斯人可以來馬來西亞,反之亦然。
“我們還有找旅遊公司談合作,向這些公司介紹我們的旅遊市場,目前尚未找到感興趣的旅遊公司。”
俄有2千萬伊斯蘭人口
他說,俄羅斯有約2000萬伊斯蘭人口,其中在韃靼斯坦共和國有很大的穆斯林人口,當地舉辦的Kazan Forum國際經濟高峰論壇,每年都會邀請伊斯蘭國家代表前來參加,包括來自馬來西亞的代表團。
“他們重視與伊斯蘭國家的關係,但在論壇上他們並非談論宗教,而是經濟、貿易、教育和科技。”
他也指出,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農產品供應商之一,因此歡迎大馬公司在這一方面與俄羅斯合作。
克浪斯:從北京到大馬
懂華語 受益終身
若說中國是克浪斯的“第二故鄉”,那馬來西亞就是他的“第三家園”。
新聞系出身的克浪斯,在就讀莫斯科國立大學時期,就與漢語結下不解之緣。
大馬如“第三家園”
能聽、說、讀和寫華語的他,曾在中國待了18年左右,而離開中國後,馬來西亞是他第二個工作落腳的地方。
讓他有點意想不到的是,自己在大學時期學習的漢語,竟然能在大馬派上用場。
“我很高興這裡大部分華人都聽得懂華語,我去買東西的時候,遇到華人都會用華語溝通。”
至今仍高興能選修漢語
對克浪斯而言,能夠在大學選擇和學習到漢語,是他至今都感到高興的事情。
“原本學校是沒有亞洲國家的語言,只有西方的,不過我入讀時就有學習日語、漢語還有印度語的機會。
“你要我問當時為什麼選擇漢語吧,其實我也不太記得了。那時候學校有很好的老師,我到現在還是非常高興能夠選擇漢語。”
克浪斯全程以一口自謙不太流利的華語,接受《星洲日報》的專訪。
或嘗試在華媒發佈文章
“我沒有那麼好的漢語水平,只是曾在中國大學培訓一年,發音跟北京比較靠近,加上在中國待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有機會講和讀懂漢字。”
他曾經嘗試寫博客,不過“沒有那麼成功”:“漢語不是我的母語,有時會寫錯字,讓我覺得不好意思。”
不過,他不排除使館日後會嘗試在本地華文媒體發佈一些文章,就如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歐陽玉靖和俄羅斯駐馬來西亞大使奈伊爾拉特波夫2021聯名發文,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週年一般。
曾派駐香港見證97迴歸
根據克浪斯的履歷,他在1994年到外交部工作,負責處理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1995至1998年期間曾到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和駐香港總領事館工作,並有機會見證香港1997年迴歸。
“關於中文名字的由來,是因我第一次去北京的時候,需要註冊名字的譯音,‘克浪斯’就是那時候定下來的。
“在中國,我有很多機會用漢語跟當地人交流。這對我來說有很大好處,無論是看報紙,還是跟單位和機構見面,用漢語都會更方便。”
另外,克浪斯曾擔任俄新社中文網總編輯和俄新社北京分社社長,推動俄新社跟中國媒體合作和執行聯合項目。
他指出,俄新社和中國媒體的合作取得成功,對此希望能夠與大馬媒體同樣建立互助互利的關係。
親身體驗大馬文化融合
在克浪斯的職業生涯中,有大半時間都是在中國度過,馬來西亞是克浪斯第一次在中國以外的地方任職。
“感謝領導派我到大馬工作,讓我有很好的機會去了解一個新的國家。除了吉隆坡,我至今只去過馬六甲和檳城,希望有時間的話能夠到訪不同的地方,如沙巴、砂拉越和浮羅交怡。”
職涯大半時間在中國
目前為止,他已在這裡工作2年,對大馬的印象是多元種族、語言和民俗的環境,而不同籍貫的華人保留優良的中華傳統文化。
“我看到不同文化、語言和傳統融合在一起,加上不同的工作方式,非常有意思。”
他坦言,在大馬用英語的機會要比華語來得多,因此自己的華語水平沒有以前那麼好,並打趣說自己只能聽懂華語,廣東話的話就無能為力了。
閱讀華文報首選《星洲》
訪談中,克浪斯多次謙虛表示自己的華語水平大不如前,但他曾在中國生活接近20年,閱讀和書寫華文都不在話下,而《星洲日報》是他閱讀馬來西亞華文報章的首選。
“我每天的任務就是看報紙、媒體報告和新聞分析,因此都會看很多報章,也會用手機軟件閱讀,包括看星洲日報的消息。”
歡迎媒體參與培訓計劃
他說,在俄羅斯學習漢語一般都是用簡體字,因此他很能適應馬來西亞的中文環境,也看得懂大部分的華文報章。
“看報紙肯定沒問題。我覺得大馬華文報章的標題是繁體字,內容是簡體字,是很有意思的特點。非常遺憾,我沒有機會看完大馬所有的中文報紙,有看的話,一般都是看星洲日報。”
他也歡迎本地媒體參與由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臺發起的一項媒體培訓計劃SputnikPro,並相信這項計劃能讓本地記者受益。
大馬炒粿條一吃難忘
“炒粿條!我最喜歡炒粿條。”
詢及最愛的大馬美食,克浪斯毫不猶豫地選擇炒粿條。這道融合中國傳統和大馬特色的食物,讓他一吃難忘。
“若要說喜愛的大馬美食,我會選擇椰漿飯和炒粿條,但最喜歡的還是把中國和大馬文化融合到一起的炒粿條。”
推薦俄3美食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他也向我國人民推薦3道俄羅斯著名的美食,分別為羅宋湯(Borscht)、肉餡餅(Pirozhki)和俄羅斯餃子(Pelmeni)。
“美食文化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我們至少吃三次,每次吃的時候都會花上一兩個小時,可說對我們生活非常重要。
“我覺得俄羅斯最有名的美食就是Borscht俄羅斯紅湯,這個你在大馬這裡基本可以找到,但做菜方式跟我們有點不一樣;Pirozhki就是甜的,可以配Borscht吃;跟中國餃子有點不一樣,Pelmeni裡面大部分都是肉。”
對於大馬難以找到俄羅斯餐館一事,克浪斯感到相當遺憾。對此,他希望對俄菜有興趣的大馬機構或單位,能夠與俄方合作開設餐館。
“美食是文化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希望大馬人民能夠更加了解俄羅斯菜。原本吉隆坡有2家俄餐廳,可惜都因冠病疫情關閉了,如今僅一些獨聯體國家餐廳可以找到俄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