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可能不去懷念的馬來西亞?”作家龍應臺於6月9日、10日在吉隆坡演講,與大馬讀者相互傾聽。
ADVERTISEMENT
文:歐銀釧(本報駐臺灣特派員)
“怎麼可能不去懷念的馬來西亞……。”近日,作家龍應臺連續在臉書寫道。
龍應臺以《野火集》、《目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等作品,在華人圈擁有盛名,出版散文、文化評論、紀實文學等作品近40種。2012年-2014年為臺灣首任文化部長。2015年為香港大學“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2017年為照顧母親移居臺灣屏東潮州鎮,開始鄉居,行走於鳳梨田、香蕉園、大山大海之間,與果農、漁民、獵人、原住民為伍。2021年與母親移居臺東都蘭山中,開始在太平洋畔生活。
2020年龍應臺出版首部長篇小說《大武山下》,展現生命和土地的相互因緣見證。2022年出版首部圖文創作《走路──獨處的實踐》,收錄18幅親手電腦繪圖,40則自然思索,呈現她年屆70的生活觀察。
龍應臺多次來馬來西亞演講,她對馬來西亞有著深厚的感情。就在她即將到吉隆坡演講前,5月16日,臺北的時報出版公司出版《龍應臺演講集》,分為上、下兩冊,包括《沙漠玫瑰,怎麼開花》和《因為殘酷,所以傾聽》。內容包括有關人文素養、文學價值、公民教育與未來世代等議題。
演講,是燈光下濟濟一堂“真誠惻怛”的相互傾聽
對於出版演講集,龍應臺表示:“我其實害怕演講,因為每一次的演講,為了不辜負那親身來聽講的人,都要花很多、很多的時間準備。而且,通常一個題目只講一次,不重複。如果時間就是金錢的話,那麼演講比文章可能成本更高,不敢多做。”
“而且,任何前臺的燈光亮起,都有臺後的孤僻症發作。在擔任公務員的高壓時期,有一次演講,大廳已經千人坐滿,部長坐車開到後臺入口處停下來,推開車門就要直接上臺了,我跟司機說,等一下,讓我先哭一分鐘。”
寫作40年來,龍應臺第一次出演講集。“花了好大功夫重新閱讀,一一檢視,捨棄了百分之八十,留下的文字進入這兩集,是我覺得,在時光的兇狠淘洗之後,意義非但不減少,反而更‘驚悚’的幾篇。”
龍應臺說:演講,其實就是燈光下濟濟一堂“真誠惻怛”的相互傾聽。
2016年,她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接受主持人方念華訪問時,曾經提到第一次的大馬演講行。“早年,我第一次去馬來西亞演講,接觸到當地華人的時候,你跟他雙眼對雙眼,知道他的歷史過程是怎麼樣的,他們在大山大海大河的生活,大叢林裡的生活,給了他什麼樣的元氣,充沛的能量,可以寫出你完全寫不出來的小說。所以,給我的震撼非常大。”
龍應臺於2017年搬離臺北,到屏東大武山腳鄉居,陪伴母親。“2017年8月1日,在傾盆大雨下,我帶著兩隻小貓與愛書,一路開車南下屏東潮州,展開了我的鄉村生活。”2020年7月21日出版《大武山下》,她在扉頁寫下:“獻給滋養我的土地,獻給在土地上彎腰流汗的人。”
時報出版表示,龍應臺以孩童似無止境的好奇、田野調查者追根究柢的執著,輔以文學家時而空靈婉轉、時而深沉大氣的文字,刻畫出大武山的世界。
每一個人,都有他生命的輕和重、痛和快
《大武山下》書裡,龍應臺以一名自覺身心“脫臼”的不知名作家為主要角色展開敘事,回到闊別50年的鄉間,與一名生命停格在14歲的失蹤少女相遇。時報出版表示,這段光影交織的魔幻旅程,讓生命和土地、植物、動物、歷史,相互因緣見證。一樁塵封的謀殺案,把遺憾和思念、擁抱和舍下,層層打開,像打開一條密密摺疊、藏著香氣的手帕。
龍應臺指出:“書中所有的人物都是虛構的,唯一真實的是人物的精神,所以不必對號入座。只是下回走進任何一個鄉間小鎮,你知道,馬路上走著的、市場裡蹲著的、田裡頭跪著的,斗笠和包頭布蒙著的,皮膚黑到你分不出眉目的,每一個人,都有他生命的輕和重、痛和快,情感負荷的低迴和動盪。”
談到為何要寫小說?龍應臺表示,任何一位認真的創作者,在她這個年齡跟人生階段,就像認真的登山者一樣,不會去在乎鞋子好不好看,不會去思考別人怎麼看自己,而是自問有沒有超過前面登過的山,有沒有走得更遠,有沒有發現新的風景。要跟自己的過去比。寫小說是希望永遠發現新風景。
2020年8月22日她在屏東演藝廳舉辦的“與龍應檯面對面”新書讀者見面會,座無虛席。龍應臺說,這就是一本屏東之書,除了希望臺灣人對屏東不應只知道墾丁,對“屏東”只是個模糊概念,過門而不入外,也希望在大武山下長大的屏東孩子更深入認識自己的土地。
在高雄的見面會,龍應臺指出:“因為準備這場,我才發現說其實我從出生到前面20年,徹徹底底地就是一個高雄人。我小時候成長的貧窮跟困頓,現在回頭去想,反而是因為貧窮跟困頓,所以讓我可以離泥土非常近,然後變成我後來非常重要的營養。”
2020年7月20日,龍應臺在臉書寫道:《大武山下》,讀者來信說,小說裡有近乎200種植物。他們還在閱讀、爬梳、計算。“植物是真正的原住民、生命的母親,仍舊沉默地在我們身旁,只是我們欠她每日的深情凝望。”7月24日,她接續在臉書寫道:“人生中的一個早晨,從樹的念頭開始,不錯的。”透過植物,她和讀者分享心靈的思索。
龍應臺,一個從紐約到蘇黎世、從香港到臺北到吉隆坡,全世界走遍了的人,在臉書上,在新書裡,和讀者分享烏龜、白鵝、公雞、家貓、梔子花、白鶴芋、閉花八粉蘭……
世界各地的讀者從她的臉書,感受到作家在鄉間土地的生活。
中華文化教育裡,從未教你如何獨處
出版《大武山下》時,龍應臺的塗鴉筆記,即令讀者驚豔不已。接續,去年2月出版首部圖文創作《走路──獨處的實踐》,提出30個實踐獨處的方式,並附有18幅以平板電腦繪製的插畫。
龍應臺說:“走路,就不會是觥籌交錯的時候。走路,就不會是把心分給他人的時候。走路,就不會是掛在網上、陷入其中的時候。只要走路,就一定是我的身體和我的‘自己’單獨有約。走路是獨處的實踐。”
“我最喜歡的走路是在整片田野之中,沒有任何阻礙的,田野上一下子是油菜花田,或是一下子是紅豆田、或是撞到一片西瓜田,然後是森林。森林中有各種植物,像是天然博物館……”
走路的時候,龍應臺“以文學的眼睛看見山的磅礴、雲的飄渺,看見荷葉上紅蜻蜓的翅膀透明、草地裡金龜子的驚紅駭綠、貓兒躍上窗口眼睛圓睜的閃電一瞬,我著迷地拍下,回家就畫。”
龍應臺表示,自己是完全不會畫畫的人。她收到友人贈送的iPad Pro開始自學繪畫軟體,“清晨3點不知為何然醒來時,抓起床頭的平板就開始畫,畫到雞叫了,天亮了,兩眼發直了,手臂抬不起來了,才不得不放下。”
她說:“在我們中華文化教育裡頭,最缺的是教你如何獨處。獨處對一個人身心的修養,對於眼光的培育、對於心胸的開闊、對於自省的能力,其實都與獨處有關,所以在現在這個網絡滲透到所有生活最細的末端的時候,獨處變成需要高度自覺的挑戰。要問自己,你有沒有誠實的、深度的、真實的獨處?這是現代人滿重要的課題。”
她建議讀者:“走一條沒走過的路/去菜市場,跟10個人說話/去墳場走走/在路邊一棵樹下,坐著/找到沒有光的地方/瞭解一種作物/走進一方田/跟著水聲走/瞭解一個動物/瞭解一株樹/踏入一片空曠田野/認識一個從前不認識的人/去一個沒去過的村/跟一條溪流,往上游走,往下游走/問一個以前沒想過的問題/親手寫封信,走到郵局寄出/發現一件驚奇的事/進入一片森林/窗口有一隻貓,凝視/斷網,坐在黑暗裡,看……”
跟著自己最內在的生命韻律走自己的路
2022年8月21日,龍應臺尋找一起“走路”的一個人。她在臉書寫道:“我有20條想走的路,打算從2022深秋葉落開始行走,2023暮春花開完成。每一條路,只找一個人,一次行旅。有些要穿過叢林,但如何穿越還不知道。有些要溯過溪水,溪水漲落要研究季節。有些要露宿荒野、星空覆蓋。有些只是悠悠慢慢、行到水窮、坐看雲起,無需終點。我其實一點也不勇敢,既恐懼毒蛇盤路,又擔心野豬夜擾,更害怕螞蝗上身,需要一個熱愛大自然又比我勇敢的同行者,最好是男性吧?也想試試是否找得到可以在穹蒼荒靜中相對不語又知性深刻、天真好奇的走路的人。寫長一點的私訊吧,讓我想跟隨你去深度走路。就這樣。”
“做一件超過的事”是龍應臺60歲時期許自己的功課,“每年至少要做一件可能超過自己能力或耐力或心力的事。”
“60歲那年去擔任文化部長,負重任勞,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65歲再攀北大武山,是那一年的立志。70歲,電繪配文章,也是在磨感覺、練膽量、和我恐懼蛇卻要求自己去深深注視蛇、害怕海卻去海里浮潛、劃海上立槳一樣,都是在沉思自己的極限。”
還記得今年2月6日,龍應臺帶著許多植物在臺北國際書展舉辦:從“野火”到“野生”寫作 龍應臺讀者見面會。
很多讀者問龍應臺為什麼不繼續寫《野火集》續集?龍應臺表示:“我不是為這個社會生存、為讀者生活、為市場寫作。”身為作家,“只能跟著自己最內在的生命韻律走我自己的路。”
在亂世中看到透過網絡和謊言的新型態壓迫
龍應臺表示,她在亂世中看到新型態的壓迫,透過網絡和謊言壓迫人們,“《野火集》所反叛的東西、最根本的結構,一直存在。”但她深信,新一代的作者會用新的語言和新的方式去面對。
33歲寫《野火集》的她直言:“‘野火’之前,我本來就是‘野生’,現在只是回到原來的路途。”23歲前,她是在野生環境成長的臺灣小孩。
2017年以前,她走遍世界,在紐約、蘇黎世、法蘭克福住過、生活過。她說:“千山萬水之後,50年後,突然回到5萬人不到的屏東小鎮,感覺有如一條暫時切斷的電線重新焊接。去之前以為需要適應的時間,但是,我回到鄉下,電流的銜接幾乎頓時就發生了。奇怪,中間50年是南柯一夢?好像從未離開過站在泥土上的感覺。”
2021年,她與母親移居臺東都蘭,搬去一個野生的村落。今年2月她在演講中闡述自己筆記上對動植物的思索,介紹她養的雞“布朗尼”,分享和雞小姐的合照,也播放她室外的眼鏡蛇影片。
在臺東,龍應臺的床在窗邊,“因為我可以看到大海。窗外是陽臺,一個深夜眼鏡蛇出現在陽臺。某日在書架,在蘇東坡上下集中間出現一條百步蛇的時候,我要思考我和它的關係是什麼?人與地球的關係是什麼?”龍應臺透露正在書寫一本關於人類與野生物種相處的作品,希望今年能夠出版,“回到原來的路途,生命的挑戰更巨大。”
這一次龍應臺來吉隆坡,讀者們將會感受到站在泥土上的她,親切、幽默,看見她帶著“自己”走路,無論是熱鬧的城市或是山中野路,都有她獨特的“靜觀、靜思”。看見她的心靈與生活風景,如同她提出的四十則自然思索:“它會拓展你內在的知與覺。”
龍應臺說:“心在那裡,路就在那裡。”這一次她抵達吉隆坡,大馬的風聲、植物,人群……,相信是她另一種難忘的思索。
■ 龍應臺: “路邊有一棵樹” 讀者見面會
2023年6月9日(星期五),晚上7時30分至9時30分
誠品生活吉隆坡(eslite spectrum Kuala Lumpur)
eslite FORUM
備註:需在eslite MY app上報名,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 龍應臺: “從村落看出去” 讀者見面會
2023年6月10日(星期六),下午3時至5時
吉隆坡城中城會展中心(KL Convention Centre)
3樓宴會廳(Banquet Hall)
第17屆海外華文書市
備註:入門票RM20,
即日起至6月10日可到第十七屆海外華文書市主舞臺旁購買。
相關稿件: 卡路 / 冷場中的裸魂是什麼觸感? 【讀家說書】德純 / 重回馬來亞半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