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9日訊)在通脹壓力、高利率和經濟衰退恐懼籠罩之下,電子產品需求疲軟加劇,全球半導體4月銷量按年下跌21.6%,陷入9個月的下行週期,分析員維持半導體領域的“中和”看法,預計半導體銷量短期將維持疲軟,而未來一年的潛在回彈將是重新評估該領域的催化劑。
4月全球半導體銷量
跌21.6%
達證券指出,全球半導體4月銷量按月微揚0.3%,至400億美元(約1845億令吉),為連續兩個月銷錄得改善。今年首4個月,半導體銷量按年下跌21.2%,至1573億美元(約7255億令吉),主要因通脹高升及終端市場需求疲軟。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更將全球半導體2023年銷售預測從5566億美元(約2兆5671億令吉)降至5151億美元(約2兆3757億令吉),2024年銷量預測會回彈至5760億美元(約2兆6563億令吉),創半導體領域新高水平。
ADVERTISEMENT
按地理位置劃分,今年4月銷量在中國(挫31.4%)、亞太區(挫23.9%)和美國(挫20.5%)等主要市場拖累下,維持雙位數跌幅,下挫21.6%。與3月相比,4月銷量微揚0.3%,增長趨勢主要受中國(按月增2.9%)和日本(按月揚0.9%)帶動。
儘管面臨宏觀經濟逆風及半導體領域進入下行週期,但全球半導體設備訂單按年增9%,至268億美元(約1236億令吉),首季成長的樂觀形勢,也與半導體協會全年銷量走跌的預測截然相反。儘管如此,強勁的投資也表明,半導體領域良好的前景將支持人工智能、汽車和高性能計算等領域的長期增長及重大技術的改善。該協會預測,全球半導體領域2023和2024年產能預計分別增長4.8%和7.2%。
半導體銷量預計短期內將維持疲軟,根據歷史趨勢表明,半導體領域的下行週期已過半,該領域過往經歷類似跌幅的下行週期分別在2001至2002年及2008至2009年,分別持續了16個月和13個月的下行週期。
銷量下半年有望回彈
達證券指表示將關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可能會出現的潛在回彈,相信這會重新評估該領域的催化劑。
整體而言,達證券維持半導體領域的“中立”,推薦馬太平洋(MPI,3867,主板科技組),目標價為29令吉70仙,因其以汽車為主的策略,尋求利用全球邁向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的趨勢的利好催化,帶動其收益前景,重申“買入”評級。
分析員也維持益納利美昌(INARI,0166,主板科技組)“持有”評級,目標價為2令吉65仙;友力森(UNISEM,5005,主板科技組)和ELSOFT科研(ELSOFT,0090,主板科技組)評級則維持“賣出”,目標價分別為2令吉40仙和55仙。
隔夜納指高漲1%,帶動國內多隻科技股上揚,其中馬太平洋週五盤中一度上升26仙,至27令吉18仙,閉市則報平盤26令吉92仙。益納利美昌起5仙,至2令吉49仙;友力森起3仙,至3令吉;ELSOFT科研報平盤54.5仙。
佔美晶片進口21%
馬比重最大
《彭博社》報道,最新數據顯示,美國4月晶片進口額較3月減少16%,為去年7月來最低,但亞洲仍包辦其中的85%。美國在亞洲的第一大晶片進口來源是大馬。
美國1至4月的晶片進口額比去年同期成長逾10%,至210億美元,亞洲國家持續受益於美國將晶片製造外包到成本較低的亞洲地區。
美國普查局的數據顯示,雖然大馬4月佔美國晶片進口額的比重為21%,但逐漸被亞洲其他競爭對手蠶食,佔有率已低於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左右;大馬4月輸出到美國的晶片金額月比銳減20%,到9億6690萬美元,首4個月總額也年減30%。
美國4月從臺灣輸入的晶片金額月減8.6%,至6億9840萬美元,佔比為14.4%,排名第二;臺灣1至4月輸美晶片金額年增3.5%,到29億美元。
美國4月晶片進口的第三大來源是越南,佔比是10.9%,泰國以9.7%的佔比位居第四。韓國排第五,佔比為6.9%。
印度的成長相當可觀,也反映美國與亞洲晶片貿易的供應鏈轉移。美國4月有3.2%晶片進口額來自印度,讓印度排名第九,1至4月金額卻比去年同期跳增36倍,飆到6億4500萬美元,相當於中國同期輸美晶片金額的三分之二。
《彭博社》列出的美國前10大晶片進口來源中,柬埔寨是唯一單月成長的國家,4月增加了5.6%;1到4月對美晶片出口額為6億8220萬美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