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華巫書法家,一位寫中文、一位寫爪夷文,首創二合一兩體書法,並肩攜手為促進多元種族和諧與團結,開辦一場馬來西亞獨有風格的跨種族書法展。
雖然中文與爪夷文是兩種不同的語文,但異中皆有同,二種文體的書法概念,皆以落筆、線條、平衡為基礎,亦如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胞,亦相同追求團結的理念,而親善則是團結的基石。
ADVERTISEMENT
毛筆寫爪夷文別具韻味
曾昭智和Cikgu Zalina都是馬六甲人,曾昭智醉心於中華書法,Cikgu Zalina則是一名私人學校的阿拉伯文老師,她自幼愛好揮寫爪夷文書法,數年前,她把這份愛好發展成為了教書以外的副業。
生活在馬來西亞多年,中文書法與爪夷文書法這兩條平行線終於有交匯的一天,二人初次合作,還真對不同文體的書法與書寫工具大開眼界,在真誠交流之中亦增進了對彼此文化的認識。
阿拉伯文老師有中文名印章
中文書法在完成後有蓋章落款,曾昭智於是給Cikgu Zalina譯了中文名叫扎麗娜,特別找來譚子健老師給她篆刻了一個印章,於是這名教阿拉伯文的老師,第一次有了中文名和印章。
印章的紅色落於紙上,對扎麗娜而言是美得亮麗。曾昭智說,紅色有畫龍點睛之效,是很好的襯托,在左右兩旁落款,有平衡之意。
扎麗娜首次用毛筆寫爪夷文,很快就掌握了,她說:“曾先生之前讓我瞭解了寫中文書法的各種毛筆,教我使用毛筆的技巧。”
用毛筆對於扎麗娜是一項全新的體驗,她寫爪夷文書法,用的是自制的竹筆、水彩刷筆,運筆時與毛筆有別,呈現出來的字體韻味也不同。
扎麗娜平時是在粉紙或畫布紙上下筆,用的是亞克力,在創作二合一兩體書法時,她首次使用墨汁和宣紙,尤其沾透明墨汁揮毫,待幹後再掃上黑色墨汁讓字體呈現,這過程彷若“變魔術”,這令她感到驚喜。
以爪夷文譯寫曾昭智英文名
中華書法給扎麗娜帶來全新的認識,她自制的竹筆,也讓曾昭智眼前一亮。
在交流過程中,扎麗娜也透過她的爪夷文本子,向曾昭智講述爪夷文字體的創作及如何在字體結構上佈局。
文人惺惺相惜,有了中文名的扎麗娜,在一場跨文化交談後,也用竹筆以爪夷文譯寫曾昭智的英文名字作為回饋。
20雙語作品在甲展出
曾昭智說,很早以前,他就很想辦一場中文書法與爪夷文書法的跨文化交流,藉此促進友族之間的瞭解,通過互動消彌文化隔閡,加強親善團結。
為此,他去看了中國穆斯林寫的爪夷文書法,但他們的字體呈現無法引起他的共鳴,直至遇見扎麗娜的文字,他終於找到合意的。
曾:與扎麗娜一見如故
“我一看扎麗娜的字體,就覺得很漂亮,字體線條很美,我覺得字體與個人的修為有關,她的字體呈現與她的個性、說話的語氣都有關係。”
曾昭智說,扎麗娜的字體很踏實,與本身的風格很接近,令他一見如故,非常的喜歡。
在接觸扎麗娜的書法後,他覺得時機成熟了,埋藏在心中的想法,是實現的時候。
於是在國際鄭和研究院的撮合下,由院長張瑞發博士挑選20句中文與馬來文同義的諺語,由曾昭智及扎麗娜以中文及爪夷文書法呈現,二人聯合寫完20幅雙語作品,送到吉隆坡裝裱,擇定在馬六甲展出。
曾昭智說,這是一場文化及種族的直接交流,希望這次的書法展能增進族群對中華和爪夷文化的瞭解,促進社群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擬增淡文書法 全國巡展
“下次,我們再找來淡米爾文書法一起,以書藝促進和諧,團結人民。”
“下次,除了在馬六甲展出,我們可以計劃在全國巡迴展出。”
曾昭智提出以上兩個看法時,在旁的扎麗娜點頭贊同。
盼藉書藝解族群戒心
曾昭智說,他一直想突破一個困境,希望通過書藝的交流融合,解除族群之間的戒心。
比如,提到認識爪夷文,華裔一般比較敏感及存有戒心,心裡築起了藩籬,即阻隔了對爪夷書藝之美的認知。
“中文書法,很常只有華人才看到,通過跨族群書法展,各族群都有機會認識不同的書法,以後再加上淡米爾文書法,各民族參與,就有更多人看到,我們可讓書法發揮潛能,拉近國民的距離。”
曾昭智說,相比國外的單一語文,我國的多元語文特色何妨不是一項創作的機緣。
“像這樣的跨種族書法展,相信是國外少有的。”
扎麗娜:自小接觸多元文化
首次參與跨族書法交流的扎麗娜自小就生活在多元種族的社區裡,左鄰右舍都有不少華裔,長大到約旦深造時,室友是一名來自中國的穆斯林女子。
“我懂得一點點中文,小時候,我常常隨母親去跟華裔菜車小販買菜,節日來臨時,各族鄰居互訪,非常熱鬧,我已習慣了這樣多元的氛圍。”
將邀友人參觀書法展
對於這次難得的展出機緣,扎麗娜說,她一定會邀請身邊的朋友、非政府組織、馬六甲西達雅中心基金會的印裔、卡達山裔朋友一同來體驗。
“這是一次讓大家互相認識同胞文化的管道,我深感高興也非常感動,我們可以建立更融洽的同胞情誼。”
甲河牽線 2學者開啟跨族之旅
一條馬六甲河,接引了兩名學者,開啟了跨種族的和諧之旅。
鄭和研究院位於馬六甲河畔,沿河走道每日迎來世界各地的遊人,每日早晨和傍晚,這裡也是古城市民的健康跑道,今年4月某日,扎麗娜的同事拉昔老師在河畔跑步時,遇上了國際鄭和研究院院長張瑞發博士。
拉昔張瑞發聯辦 鄭和講座反應佳
話題從國際鄭和研究院談起,拉昔老師因為好奇而開口,讓兩名陌生人的相遇,促成了往後的合作機會。
張瑞發說,二人首次見面談得非常投機,決定在該院辦一場以馬來語為媒介的鄭和將軍友好主題演講,拉昔老師邀請了不少朋友前來到來,此次演講同時也獲得馬六甲西達雅中心基金會落力參與。
“州政府當時也協助宣傳,鼓勵友族同胞出席那次的講座。”
他指出,首次的演講交流非常成功,令合作主辦的二人深深感動。
“友族同胞向我們回饋說,他們之前對鄭和將軍真的缺乏概念,希望我們多主辦類似的活動以促進族群交流。”
張瑞發說,後來提到辦跨種族書法展時,拉昔老師推薦了扎麗娜,經過大家的數次接觸,成功促成了這場展出。
特選成語以雙書法呈現
配合展出,張瑞發特別選了淺白易懂、包函激勵意義,在華巫語文上的有同義及慣用的成語或諺語,讓兩名書法家以中文及爪夷文來呈現。
張瑞發在教育界50年,擁有新加坡義安學院馬來學系學士學位,曾在印尼大學研究所深造及考獲語言學博士學位。他曾任寬柔中學專科部主任兼馬來文系主任、1990年受委為南方學院創院院長,退休後受聘擔任南方學院董事會執行顧問。於今年2月擔任馬六甲國際鄭和研究院院長。
張瑞發告訴記者,我國獨立66年,同胞之間仍有不太調和之處,為此,促進民族和諧與包容的事,總要有人去做,總要有人做起。
《 華巫 Seni Khat 書法交流展 》
展出日期 : 6月10日至6月30日
展出時間 : 早上10時30分至傍晚6時30分
展出地點 : 馬六甲國際鄭和研究院
42A, Lorong Hang Jebat
75200 Melaka
聯辦單位:國際鄭和研究院、馬六甲李氏宗祠、馬六甲惠州會館、馬來西亞華校杏壇協會馬六甲州聯委會。
宗旨: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理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