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是中國先鋒派作家,其代表作《妻妾成群》讓他聲名鵲起,小說改編電影后打響國際知名度。蘇童擅於描繪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主人翁細膩敏感的心路旅程。蘇童對短篇小說情有獨鍾,雖然故事的渲染力可能因為篇幅的侷限而減弱,他也樂此不疲。
本書分3部分,彙集了各類散文,第一、二輯“河流的秘密”及“八百米故鄉”記錄了作家故鄉的風景軼事。“河流的秘密”裡,蘇童緬懷起童年時南方的河岸,河流孕育了數代人,而河流的傳說也讓人著迷,她平靜時就像少女的眼波,讓人如沐春風,但一旦發起怒來,卻會吞噬無數人命。在“露天電影院”,蘇童回憶起家鄉眾人晚間聚在曠地看電影的歲月,當時物質匱乏,有些人為了看一部電影甚至長途跋涉。
ADVERTISEMENT
讀到校工都熄燈了
第三輯“虛構的熱情”,分享了他的閱讀與創作歷程。他深愛西方文學,深受無數西方文學家的薰陶,蘇童記錄了他閱讀《麥田守望者》(又譯《麥田捕手》)的切身體驗,在北師大的教室裡閱讀這本小說時,他沉浸在小說情節,忘了時光流逝;閱畢才猛然發覺黑夜已經降臨,校工也把教室外的燈光一盞盞滅了,他的心情也隨著書裡年少主人公對社會的反叛而感到陰鬱傷感。
《麥田守望者》充滿爭議,美國剛出版時還曾列為禁書。蘇童深受塞林格追求精神自由的想法觸動,他的作品也間接被這種想法感染,蘇童在文章裡寫道“今天的文壇是爭相破壞偶像的時代,人們普遍認為塞林格是誤人子弟的二流作家,我希望別人不要當我的面鄙視他。誰也不應該把一張用破了的錢幣撕碎,至少我不那麼幹。”
在“為何我寫《妻妾成群》”,蘇童想要從中國的古老故事裡挖掘出新的體悟。在一個傳統大家庭裡,4個女人為了得到丈夫歡心而勾心鬥角,新入門的四太太頌蓮力爭自身權益而不擇手段;她的心態轉變是複雜的,爭權過程充滿血腥味,頌蓮在想要權力卻懼怕雙手沾染上鮮血的旅程中慢慢往上爬,精神最後來到了崩潰的臨界點。在父權社會里,4位太太的命運都是坎坷的,蘇童寫道“痛苦的四個女人,像四棵枯萎的紫藤在稀薄的空氣中互相絞殺,為了爭奪她們的泥土和空氣。”
本書散文篇幅精簡風趣,隨意翻閱就能產生共鳴。蘇童說過,作家寫小說就像給陌生人寫信,而閱讀此書將會帶來不一樣的看信體驗,在凡事皆向快餐模式靠攏的年代,蘇童深厚的文學底蘊讓我們體會人與人之間細微委婉的感情變化。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纽约10日综合电)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明天(11日)将在美国和英国等地出版一本新书。
达赖喇嘛的英文译者图登晋巴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这本书还将以藏文和中文的形式出版,希望达赖喇嘛的这本书也能影响一些中国读者,尽管这本书在中国极有可能成为禁书。
这本新书名为:《为无声者发声:为我的家乡和人民与中国抗争70余年;暂译》(Voice for the Voiceless: Over Seven Decades of Struggle With China for My Land and My
People)。尽管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在1月份就已经在国际媒体披露,但是搜寻微博,则查无相关资讯。
根据《纽约时报》,达赖喇嘛在书中谈到关于他的继任者这一棘手问题。
他警告,北京可能试图在他离世后选择第15世达赖喇嘛,就像对西藏另一位高级精神领袖班禅喇嘛所做的那般。
为免中国的干涉,达赖喇嘛说,他将在西藏或中国以外的自由世界转世。
另外,达赖在书中也提到:“我曾希望能在死之前至少回去一次,这看起来越来越不可能了。”
另外,《德国之声》报道,达赖喇嘛在新书发表前夕,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透露,在解决西藏问题的努力中,曾与北京展开过3次重要对话。第1次是在1950年代,他仍在西藏担任年轻的领袖;第2次是在1980年代,邓小平开放中国期间;第3次是在21世纪初,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
达赖喇嘛说,中共以“稳定”和“领土完整”为名,可能会有进一步抹去西藏文明的企图。然而,“我们的斗争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的斗争。如果有必要,这场斗争将持续到我身后。尤其是西藏境内藏人的不屈精神和坚韧意志,一直是我最大的鼓舞和希望。”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