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費制度必須設置安全網,以確保低收入群體繼續獲得適當的補貼。
衛生部長扎麗哈日前在國會提呈了《衛生白皮書》,旨在改善我國的醫療服務體系和確保醫療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ADVERTISEMENT
《衛生白皮書》提出了四大支柱和十五種改善衛生體系的策略。四大支柱是:一,健康服務轉型;二,提高健康意識和疾病預防;三,確保可持續和公平的健康融資;四,加強健康系統的基礎設施和治理。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第三支柱中提到的調整公共衛生服務收費,及根據個人經濟能力實施針對性補貼。
現有的收費結構是,普通門診僅收取1令吉的費用,專科門診收費為5令吉,而藥物是全部免費。顯然,這樣的收費結構無法持續應對衛生部日益增長的開支。
《衛生白皮書》的建議意味著經濟能力較強的家庭將需要承擔更高的費用,而低收入群體則繼續獲得補貼。
在實施這項措施前,我們不妨參考其他國家的醫療收費制度。
英國的國民健康服務(NHS)為所有公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確保人們不會因為經濟條件而無法獲得醫療照顧。然而,長期下來,這種模式導致患者等待時間過長、資源緊張等問題。我國目前的體系實際上是沿用了英國的制度,因此也面臨類似問題。
法國和德國的醫療體系則採用社會保險制度,通過僱主和僱員共同繳納醫療保險以應對醫療開銷。這種制度可以維持醫療服務的質量,但偏高的保險費用卻給低收入者帶來壓力。在沒有保險的情況下,當地看一次普通科醫生需要支付50至100歐元。
美國的醫療體系是以私人保險為主,只有少數人獲得政府的醫療補助(Medicaid)和老年醫保(Medicare)。美國人在這種制度下雖然可以享有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但醫療成本堪稱世界第一。如果沒有保險,美國普通門診一次諮詢可能需要花費150至300美元,而專科醫生則需要300至500美元。
新加坡的醫療保健制度則採用多層次的策略,納入了個人儲蓄(Medisave)、保險(Medishield Life)和政府補助(Medifund)。Medisave和Medishield Life的自掏腰包制度鼓勵人民對自己的健康負責,而政府的Medifund補貼則確保所有人都能獲得適當的照顧。新加坡普通科醫生的收費介於30至50新元,專科醫生則為90至150新元。
從上述例子來看,我國目前的政府醫療收費模式迫切需要改革。
《衛生白皮書》提出的方案,是為了確保醫療體系的公平和可持續性。
在提高收費前,政府需要考慮一些關鍵因素。首先,政府必須考察社會對新收費的接受度,並通過廣泛的宣傳來提高人們對新制度的理解。
其次,新收費制度必須設置安全網,以確保低收入群體繼續獲得適當的補貼。最後,政府必須與各利益相關方,包括醫療專家、民眾和保險公司進行磋商,以制定一套公平且可行的制度。
我們希望《衛生白皮書》倡導的改革能提升衛生部的資源配置,以此提高醫療設備和醫務人員的待遇,從而確保公家醫療系統的穩定和可持續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