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教育”就如学生的“GPS“(全球定位系统),让学生学会在GPS上设定自己要去的方向然后跟着启航,肯定比让学生随波逐流或漫无目的地东奔西窜,甚至直接躺平,来得好。
ADVERTISEMENT
根据报道,过去两年,大马教育文凭(SPM)考生的缺考率有上升的趋势。另外,根据UCSI民调,49%考完SPM的学生不打算继续升学;他们当中有34%想当网红,26%想当电召车司机。接近一半的中学生不打算继续升学引发不利我国国家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担忧。
根据UCSI民调,不打算继续升学的受访者当中,大约三分之一表示高昂的大专学费是他们不打算继续升学的原因。另外,大约20%认为继续升学不一定能带来更好的工作或者认为他们能得到和继续升学者一样的薪水。虽然确实有些不继续升学者能获得比继续升学者更高的收入,但这些例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不继续升学者的收入会比继续升学者来得少。
为了让学生有更全面的生涯规划,“生涯规划教育”应纳入中学的课纲。这里所谓的““生涯规划教育”包括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做个人规划,以及认识升学和就业途径。认识自我包括协助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认识,知道自己是“谁”,要成为“谁“? 学生对自己有多点了解后,更容易把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涯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变得更有目标,能更主动的学习和规划自己的生涯发展。
虽然很多中学都设有升学/职涯辅导处,但由于目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要不要到升学/职涯辅导处寻求辅导,很多学生在“不了解自己的目标”的情况下,大多不会主动寻求升学/职涯辅导处的协助。因此,生涯规划教育应该纳入中学课纲,让所有中学生都学习认识自我以和规划生涯。
教育部可以协助统整数据,整理出我国不同领域职业的学历/技术要求,起薪和薪水增长前景等资讯,以纳入“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中,让学生有更多这方面的资讯,而不是像目前大部分学生对不同职业的薪水前景只有模糊概念,没有确切数据可参考的情况。教育部甚至可以把部分“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游戏化”,让学生通过电脑,模拟不同升学/职业选择对学生未来收入的短中长期影响。对不同选择的结果有更清晰的了解后,学生自然能够为自己的生涯做出更好的规划。
或许有些中学老师会认为目前中学上课的时间表已经排满,哪里还有时间再纳入“生涯规划教育” 的课程?对此,个人的看法是中学的一些科目(除了语文和数理科目),内容可以稍微删减,以腾出时间给“生涯规划教育” 的课程。以笔者在大学教学的经验,中学很多科目的内容其实和大学一年级的课程是有重叠的,稍微删减这些重叠的部分,不会带来太多负面影响,反而可能让中学老师更能专注教好一些核心内容,而不是蜻蜓点水地带过。况且“生涯规划教育”就如学生的“GPS“(全球定位系统),让学生学会在GPS上设定自己要去的方向然后跟着启航,肯定比让学生随波逐流或漫无目的地东奔西窜,甚至直接躺平,来得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