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6:30pm 27/06/2023

郑丁贤

雪州州选

雪州政权

绿潮

郑丁贤

雪州州选

雪州政权

绿潮

郑丁贤|绿潮滚滚,雪州会否变天?

这个周末的震荡,足以告诉团结政府,雪州并不是牢不可破的政权堡垒,滚滚,已经冲击

首页_Slider_PN

上周末的雪州沙亚南,团结政府和国盟进行了一次选举的前哨战。

团结政府策划了“希盟和国阵竞选机制推介礼”,这是希盟和国阵首次携手的誓师大会,用意在于展现团结,激励士气。团结政府盛重看待,安华、扎希、陆兆福3党党魁都预定出席,连宣传海报都已挂出。

誓师前夕,雪州巫统临阵退出,活动剩下希盟唱独角戏;最终,安华、扎希和陆兆福都没有赴会。

集会只好易名“黄红潮”,配合雪州的红黄州旗,不过,并没有人潮。集会草草收场,晚上10点多宣布散会。

那一边,国盟星期六下午召集了党员集会,土团、伊党和民政数千党员出席,展现国盟内部的凝聚力;晚上则是支持者大集会,上万人挤满沙亚南组屋区的空地。

出席者超过95%是马来群众,国盟领袖轮番上阵演讲,群众热烈回响,直到午夜才结束。

两厢比较,无疑国盟打胜了这一回合。令人讶异的是,如此局面并非在吉兰丹、登嘉楼或吉打,而是在雪兰莪,这个由希盟(及民联)执政超过3届的州属。

这个周末的震荡,足以告诉团结政府,雪州并不是牢不可破的政权堡垒,绿潮滚滚,已经来到雪州城堡。

这个周末的景况,也告诉团结政府,雪州城墙已经出现两道严重缺口,如果不赶紧修补,雪州政权可能在这一次州选崩溃。

第一道缺口是希盟和国阵整合无力──

筹备已久,象征希盟和国阵合作的誓师大会,雪州国阵却临时退出,显然双方各行其是。

近因有两个。一是希盟和国阵未能达致议席分配。雪州巫统的底线是17席,如今只获13席,而胜望较高的鹅唛斯迪亚、哥打白沙罗,以及乌雪其中两个州席,希盟不愿让出,导致雪巫统不满。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8:00pm 26/04/2025
郑丁贤.马来(西亚)人没有钱,美国人呢?

大马家庭收入低于美国,但是,这不代表大马非常穷,美国非常富有。

美国保守派“名嘴”奥莱利(Bill O’Reilly)眼中的马来(西亚)人,好可怜,穷得买不起一顶中国制造的小帽子,也吃不起一餐中式外卖,简直穷得吃不起饭。

我倒是觉得奥莱利这种红脖子白人(Redneck)更可怜,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自恋又自怜,一时对各国耀武扬威,一时又以为别人亏欠了他们。糟糕的是,他们对世界充满无知。

我对美国和美国人没有偏见,相反的,我所认识的美国人,多数善良和开明,有正义感。但是,也有部分红脖子白人,他们思想保守,抗拒多元和进步,歧视少数族群,坚决拥有枪械。而今,他们成为美国的主流。

红脖子的佼佼者就是副总统万斯(JD Vance),他称中国人是“中国农民”;他在白宫当面羞辱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他不邀自访格陵兰,声称美国要接管格陵兰。

就是红脖子白人的一致拥护下,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上一次特朗普败选,持枪攻入国会山庄的,也是红脖子们。

说回奥莱利,相信他对马来西亚缺乏认识,拿一张世界地图给他,或许他指不出马来西亚位在何处。

但是,他知道习近平访问大马、越南、柬埔寨的消息,这令他很不是滋味,能踩就踩。他说:“习主席,让我告诉你,美国人有钱,我们有能力买你的东西;马来人没有钱,他们买不起你的东西。”

他甚至连马来西亚人和马来人都无法区别。他还指民主党前总统奥巴马的童年就是在马来西亚渡过,显然的,他把印尼和大马混为一谈。

首相安华反驳这种诋毁,指奥莱利傲慢且无知,以种族偏见和殖民地眼光看待世界。

奥莱利没有自我纠正,反而更加狂妄,回呛大马人真的很穷,买不起中国的小帽子,也买不起中式外卖,简直是穷到吃不起饭。然后,他表示大马家庭平均收入只有5731美元,而美国家庭收入是4万2220美元,美国人比大马人富裕太多了。

当然,我们都承认美国比大马富有(至少在数字上)。不过,大马并不是奥莱利形容那般,穷到如此不堪。

事实上,大马是中国第8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在这之中,大马购买的中国产品,还多过中国买大马的商品,远远不只是小帽子。

大马还买了很多美国产品,包括波音飞机、苹果手机、耐吉球鞋、好莱坞电影等等。

当然,大马家庭收入低于美国,但是,这不代表大马非常穷,美国非常富有。

读过经济学,都知道家庭收入、个人所得等数据,只是一种衡量工具,它们有其用途,但是,不代表绝对正确,特别是在贫穷和富有的衡量。

其实,家庭收入不等于

购买力。

几年前,我在美国城市很一般的餐馆,早餐要15美元,午餐要25美元,晚餐要30美元,再加15%小费,换算马币,一天超过300令吉。

这两年听说美国物价飙涨得厉害,同样餐馆,早餐就超过20美元,午餐和晚餐介于30到40美元;小费已经不是10-15%,而被要求20-30%。听说有人小费只给10%,直接被服务员追到街上,硬要20%。

一般美国家庭吃不起餐馆,只有生日、过节、结婚纪念日才会上餐馆,简直是生活清苦。

而在大马,上馆子几乎是日常事,有些人是早餐、午餐、晚餐、宵夜都是外食,很少吃不起,只有吃撑肚子。

至于住房,在纽约和加州湾区,租一间单间公寓,每月房租动辄3000美元(约1万3500令吉),2房公寓要价5000美元(2万2500令吉);难怪露宿街头的游民到处都是。

在大马,不需要1000美元(4500令吉),就可以租到豪华3到4房豪华公寓,带泳池、健身房和数车位。将就一些,不需要500美元,也可以住得很舒适。

至于医疗,大马政府医院,几令吉到10几令吉,就可以看病拿药;到私人诊所也就是几十令吉。而在美国,如果没有医疗保险,看病求诊会让人破产,一个小手术,就花去毕生储蓄。

多数美国人小病就买成药,或是躺个几天,靠自己的免疫力复原;一般生病尽量不看医生,不是他们身体好,而是付不起医疗费,也是可怜。

美国人一般口袋和银行户头空空,能拿出1000美元的,还真是少数。而在大马,用现金买车买屋的,大有人在。

到底是马来西亚人缺钱,还是美国人缺钱,真的是说不准。大家谦卑一些,和平共处,让世界多几分温馨,这才重要。

你也可能感兴趣...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