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到过美国,但我这张脸曾经出现在美国大大小小病房里的平板电脑屏幕上。
ADVERTISEMENT
想像一个滚动支架挂着长方形平板电脑,电脑屏幕突然长出一张脸,在医院里被人到处推着走。这根本就是伊藤润二的恐怖漫画里才会出现的惊悚画面吧。
这也不是Netflix最新一季的《黑镜》(Black Mirror)的剧情。我指的是口译服务的新趋势。传统上,现场口译占了所有口译作业的绝大部分,但随着后疫情时代各种行业和组织开通远程模式,虚拟口译技术公司也纷纷转向远程口译服务,电话口译(OPI)、视频远程口译(VRI)、远程同声传译(RSI)和远程交替传译(RCI)正逐渐成为口译的新常态。
其中的视频远程口译(Video Remote Interpreting,简称VRI),是用户和口译员通过音频和视频连接进行口译。
接触这类工作后,才知道美国一些医院有提供视频远程口译服务。虚拟口译技术公司给医院配备特殊的平板电脑,让用户通过平板电脑直接登录口译技术公司的平台。无论身在何地,在另一端的口译员只需轻轻点击一个按键,就可以开始工作,等着一个接一个的电话进来。
这些平板电脑通常放在专门的滚动支架上,让医护人员可以便捷地将它们从一个房间移动到另一个房间,或根据需求调整摄像头角度。
当平板电脑向前移动,我的视线也跟着前进,有时来到嘈杂的急诊室,有时穿过前台忙得应接不暇的护士,有时停靠在奋力做物理治疗的病人前。更多的时候,平板电脑静止不动,而我正“陪着”病人看诊。突然平板电脑不知被谁往上推了一把,镜头直直对着苍白的天花板,啊,原来是医生正在为病人检查,让我先回避一下。
通过视讯,我看到身在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和病人,而他们也在平板电脑屏幕上看到我的脸。
那是一张严肃的脸,戴着耳麦正襟危坐,脸上强装镇定,但内心煎熬得很,生怕听不清楚病人讲话,更怕译错了医生的讲解。
视频口译的现场感让人紧张,但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很多时候反而比电话口译来得好。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都是传达讯息和内容的关键,理解这些线索是口译过程的重要部分,有助于互相理解和交流。有时,还给人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让人信任、安心。
有一位似乎是每个星期定期到医院做物理治疗的中国阿姨,好几次都恰巧由我给她视讯翻译,最近一次视讯她一看到我就亲切地说,“嘿,小伙子,又是你呀,我们常常见面呢!”当我略带尴尬地将这句话译成英文时,物理治疗师听了禁不住笑出声来。
相关文章: 彭健伟/抱歉,你的案子被ChatGPT抢走了 彭健伟/亲身体验才准 彭健伟/伦敦夏天的阳光 彭健伟/早餐来两碗越南河粉 林家豪/粽子宇宙 May子/现在只能自爽的父亲节 叶蕙/我和韩国有个约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