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改變社會最有效的途徑,讓我們透過教育來打造一份新的社會契約,以修復過去所留下的裂痕。
ADVERTISEMENT
服務學習(Service-learning)是一種將學習目標與社區服務相結合的教育方法,旨在提供務實、進步的學習體驗,同時滿足社會需求。服務學習在20世紀80年代末在美國開始流行,並在911襲擊事件後得到推動。
早在1909年,來自美國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改革家杜威就寫道:“我們必須將兒童視為最廣泛意義上的社會成員,並向學校提出一切必要的要求,好讓兒童能夠明智地認識到他們所有的社會關係(在不同層面和與不同群體間),並且參與維持這些關係”。這樣的觀點提倡教育不僅是個人得到知識的學習過程,因為我們是群體關係,所以教育也包含了維持社區或共贏的概念。
每一個理念都會有支持和反對的聲音。支持者指出,當小孩和青年瞭解社區的需求並參與服務社會時,他們會受益匪淺。然而,批評者指出,服務學習在學校層面可能導致學生被一些主流的政治理念影響。再者,有一些研究也指出,若要很好的實行服務學習需要大量的資源和培訓。
雖然也有一些批評者認為服務學習會矮化和個人化社會的問題,只看個人的需要而忽略了制度的問題;可是,對服務學習項目評估的一些元分析(Meta-analysis)表明,若好好的執行服務學習,它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問題的認識與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還可以促進認知發展、學業成績和學生對社會問題的個人見解(包括人際交往與社會能力)。
今天的美國面對種族主義和社會分裂的種種問題,所以近來很多學者意識到只強調個人成就的常規教育不能改善人們的社會意識。反之,服務學習能夠更好地發揮干預措施的作用,以改善社會分裂的問題。
筆者呼籲大馬的學校也把服務學習嵌入課程中,因為我國的道德與公民教育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所謂眼見為實,而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實踐。若我們盼望社會可以改變,我們就應該讓學生走進社會,並且讓他們意識到社會所面對的問題。
如美國天主教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尤尼斯所說,我們必須讓學生思考社區問題的根本原因,並邀請他們自願的投入來解決問題,因為他們必須意識到自己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那麼服務學習才能在社會產生長久的影響。
可是,我們怎麼樣讓孩子願意參與社會呢?筆者認為服務學習的概念必須從小開始教育,透過灌輸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提供探索社會問題的機會,以激勵孩子從小就建立自我與社會關係的認知。例如帶孩子到公園玩,可以透過亂扔垃圾的問題來思考我們與自然的關係和責任。
再者,從長輩衍生而來的刻板印象導致許多孩子失去了他們單純的憐憫之心。因此,很多小孩對友族同胞和弱勢群體抱有偏見。但是,透過社區活動可以改變他們的觀點,並喚醒他們已沉睡了的愛心。如一群美國的學生透過社區服務來關懷無家可歸者,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服務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並意識到那些無家可歸者也是正常人,他們雖然犯過錯誤但也需要別人的同情與幫助。
我們迫切需要改變方向,因為全球和我國都面對著許許多多的挑戰。教育是改變社會最有效的途徑,讓我們透過教育來打造一份新的社會契約,以修復過去所留下的裂痕。筆者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透過教育來改變大馬的宗教與種族問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