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
发布: 7:00pm 29/06/2023

村民

自来水

马共

南洋

水井

5月征文

走,去把附近找回来

【5月徵文】那些年的那口井/陳秀惠(永平)

作者:陈秀惠(永平)

那口井距離我先生祖家不到100米。也就是快轉入南利新村路口旁,一隻大多曼魚(ikan toman)洋灰塑像後面的土地上。沿著此路直走兩公里,就可到達永平的彼咯水霸(Empangan Bekok)。

ADVERTISEMENT

1950年代,馬共組織在森林裡活動,廹使英殖民政府把散佈在周邊笆場的華人住屋歸聚到一個地方,形成了永平南利鄉村。為了不讓救濟馬共分子,進笆場工作的村民所攜帶的食物都得經過官員檢查,才可進入笆場。

我先生的祖父祖母在這裡落腳後,經營一家小雜貨店。不過他們膝下無子,便領養了一個男孩——我的家公。從此他們在這南利新村落地生根,開枝散葉。這裡還有一些村民的祖輩是從中國到來墾荒的。

當時村內沒有水電供應,幾乎每戶人家都在住家範圍內挖一口井,應付日常所需。此外村裡還掘了幾口公共,做為飲水及烹煮之用。至於家中水井,因養豬、雞鴨及設有化糞池,大家擔心井水受到汙染,所以都會去公共水井挑水飲用。

我剛嫁至南利新村是90年代初,每天家婆或小姑都會用扁擔挑兩擔水,大概4桶(裝食用油的鐵桶)倒進大水缸備用。因為這粗重活我幹不了,有時會引起小姑不滿,後來家婆還拿了些小錢打賞小姑挑水的功勞。偶爾也有村民用摩托或小車來載水,或在水井邊閒話家常。記得井邊還有個小木板屋充作沖涼房。

公共井水的水質甘甜,滋養了幾代村民。只可惜如今年輕一代都出外打拼,整個村子只剩下年老及年少者居住於此。幸好90年代中南利新村終於獲得了自來水供應。水井的角色便隱入歷史的洪流裡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