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文艺春秋

|
发布: 9:00am 30/06/2023

散文

校园

小说

青春

快问快答

新秀

文坛新机

连宏勋

文艺春秋个人特辑

【新秀个人特辑】陈弘毅/臃肿

作者:连宏勋

实验室不大不小。打着地基的新食堂不大不小。不长不短的6年配上不大不小的小学,门当户对。却一直到上了中学,他试着用双眼装下满溢而出的八楼校舍,才真正明了小学的“小”。此后,小学只会愈发缩小——挂着校友证回到母校走一圈,梯阶之间的距离似乎变窄,得跨两格上,跨两格下,否则就乱了脚步。一直到长大后,才发觉不是小学太小,而是世界太大,太复杂。

小贝一度怀疑,小学实验室是“空有其名”这一成语的起源。偶尔充当电脑室,剩余的时间负责保存发霉过期的石蕊试纸,兼童诗团课地点。他早就忘了自己是怎么混进这神秘的地下诗社,不过他很快便意识到李老师在做的是另一种实验,而且一样有得诺贝尔奖的可能。

ADVERTISEMENT

不知道写诗有何用处,大概是小贝一生中数百条大人嫌烦的“为什么”中,永远不会有个明确答案的一条。他总喜欢在李老师开着实验室专属,当年最先进的投影仪,热情解读诗句的时候,胡乱在作文纸上涂鸦。有时候是一些灵感蹦出的短句,或把读过的诗不完整地抄写下来。更多时候则是一些不明所以,练习素描的立方体。

纯粹觉得分行的文体好新奇,好有趣。比喻、排比、反复、衬托……这些直到中学才能显现其价值的文学术语,自然一律左耳进,右耳出。却无法阻止小贝把童诗写得有模有样,还得了几面奖牌。那个年龄的小贝理所当然地不会知道,没有任何一个术语可以指代潜藏在他过往诗句里的童年。也不会知道有一群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寻找赤子之心。初生婴儿啼哭的声音。

比小贝书柜的红蜻蜓藏书增长得更快一步的,居然是他肚子的一圈脂肪。外婆的叮嘱从吃多一点变少吃一些。母亲貌似从他身上看见与一家人分居多年,父亲一家基因的影子,像秽物一样深深地缠绕着他。便怂恿他和同为老师孩子的阿炳一起打羽毛球。不够。加多一天,去教练那边。“身体”一词的定义摸着家庭的线缓缓延伸,变形成公共财产。动机从身体健康,到让与家人出门时有个帅气好看——至少相对于其他家庭成员来说“正常”的儿子,不丢他们的脸。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难怪这周的周训对小贝来说特别亮眼,值得他把本该第一时间冲去食堂参加抢食大战的下课时间,仔细钻研这种立于阶级之上的劣根性究竟起源于哪个朝代,哪位留着长长白胡须的老头(这几乎是小贝能够想到的,东方古人唯一一个共同特征)?看他借走一本《论语解析》,不禁让图书馆安娣的额头皱出了几条山峦。这孩子,是不是对哲学特感兴趣。冷气开到最大,一个人的图书馆静得连时针都要为小贝走慢一拍。于是几个下课硬是给他啃下半本书,几节数学几节科学当作祭品,放进铃声里熊熊燃烧,叠起他的课外知识,顺手加速他的时间,直抵放学。

“死胖子。阿贝。肚皮大大。总是独自看书的怪人老阿伯。笑死。”

小六不过是期的起点。荷尔蒙分泌似乎永远追不上各种外号中夹杂的纯粹恶意,两者一同上下乱窜,传遍全级。学校是社会的缩影这件事,他长大后才会知道。而在这品格过于高尚的小学,没人胆敢像港剧般把小贝拖到阴暗角落里,满嘴方言粗口后对他拳打脚踢。迎接小贝的视线如此生硬且冷,比他们在墙桌上割出的词句更加划伤了他的心。班上带头的像找到脱单鼠鹿的狮子般,本能似的投以斜视,更多的是不敢直视小贝,躲在他后头随波逐流的小喽啰。没人要和小贝同桌,yer,我才不要和胖子阿贝一组presentation。

姚伊人是这一切的例外。

用中学课纲里的文言文来比喻的话,她就像陶渊明世外桃源的居民。决不胡乱插手同学间的纠纷,同时也不被世俗烦恼所打扰那般坐在位置上。带着黑框眼镜,黑色蘑菇头偶尔被风拨开的隙间,可以依稀看见她在埋头读没人懂的书,嘴巴闭成一条笔直的线,神情严肃,像恨不得从文字里榨取些什么一样。全班在看绘本里大大插图,她埋头读红蜻蜓。班上拿着红蜻蜓到处传阅时她便读魔豆。轮到魔豆流行之前,她便开始踏入巴金、张爱玲等等文学经典构造的世界。小贝很难想像手上没有拿着书的伊人是什么样子。不如说,如果真的这样,伊人也不再是伊人了。

母亲身为教师的工作使小贝不可避免地第一个到校。开灯,开风扇,转动起学校的时间。第二个到的一定会是伊人,这一铁律仿佛不容质疑。只有两人的教师,伊人像回想起自己还能说话那般与小贝聊着哪位作家的新作,分享句子意象。破烂不堪,被反复循环使用的教师在那一刻恢复了生机,充斥着诗意,颇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错觉。甚至用剩下来的GAPEN单线簿写下作品,然后让伊人读。现在想起来,她是小贝第一位称得上是“读者”的人。小贝读了那么多书,却始终读不出自己对伊人的感觉,只好忽略心中的躁动,免得搞砸了少数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一唯美的时段仅仅持续到同学们陆续进班之前。7点正,仿佛灰姑娘的玻璃鞋砸向小贝的脸,硬生生将他从舞会上拖走并呵斥,诶,时间到了。伊人像接收总部发来命令的间谍,自行回到座位上开启静音模式,其他人则像环保垃圾般分类到颜色各异的小团体桶子。渐渐地他领会了班上同学的地位分布,地位越高号召力越强,反之亦然。人类的社会性便是从身处不同位置的经验中培养起来的,他逐渐了解整日围着班长宏凯转的阿炳不是处于什么目的,而是“自己是什么的一部分”的安心感,是居住在洞穴里,饱受环境折磨的人类祖先深深烙印在遗传因子里的,群体性的服从。

小贝的裤脚把容忍的美德撑得很大、很大。

六年级的最后小贝很开心,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他将习得的文学技巧挪入对话中,用隐晦的性比喻换来了一些笑声,也间接证明了自己在班级这一组织中的搞笑担当角色,小团体们便予以他平等对待。小贝清楚什么话能够逗人笑得乐呵的规律,便习惯性地用文字包装自己。他觉得“包装”是比“虚伪”要更乐观的词语,正如“真实”一定要比“虚伪”更好更加棒一样。刚创建脸书账号不久,他不小心滑过一则“胖子都很乐观”的梗图,嗯,好像是那样的。小贝在心里默默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能按下那个蓝蓝的赞。

这一技能与裹在其中的自卑情绪一同迁移到小贝的中学生活。他故意报读一所离家车程一小时,市中心的中学,不只因为那里有文学创作社,更多是为了在新环境中塑造一个新的自己。他经常有“重塑一个新的自己”的想法,小贝经常想像在平常得不过的某天与家人断绝联系,抛弃所有认识的人,揹着装有几套衣服,一本笔记本的背包,搭列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自己从没有听过站名的那种地方住上一个月。在一点都不豪华,甚至有些年代感的小旅馆里写些什么,随后突然回家。到时,会有人在门口迎接他吗?小贝不知道。或许从有这种想法开始,他便一直处于否定自己的状态中。他只能在任心中自我贬低的声音数倍放大,回响的日子中,从文字里暂时寻得真正的自己。小贝不知道虚伪的自己值不值得被爱。小贝不知道自己值不值得被爱。他还是那个小学时边喝美禄,边吵着要看的胖嘟嘟猫型机器人,那个身上某个零件坏了,却永远也修不好的多啦A梦。

小贝惊醒。

拖着半睡半醒的眼皮,小贝走到洗手盆沾湿双手,脱下口罩,揉搓脸颊,让在最后两节生物节,坐在第一排的自己至少看起来保持清醒。回到教室的路途很短,小贝的每一步都故意放慢,想起纪念册还留着伊人的联络方式,属于她的那一页写着“无!话!可!说!”四个大字,旁边画上几个顽皮的火柴人笑脸。小贝的嘴角稍稍扬起。办了三次同学会,没一次见到伊人,不懂她有没有诗句和他交换,还能不能交换作品来读。一瞬间,从睫毛窜进双眼的水滴敲醒了小贝:不过是不会再见面的小学同学罢。

回到班上,老师正在教植物的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apical meristem中充满生长素,因此顶端生长得很快,抑制侧枝生长,确保植物越长越高。或许同学的玩笑中还真有些正确的地方,小贝心中的内噬如此臃肿,使他不得不稍稍质疑,他的顶芽是否早就被谁偷偷剪去,而他这辈子只会不停地,侧向成长。

● 个人简介 /

2005年生。小学老师莫名奇妙开班教童诗,我也莫名其妙地开始写,没想到一写就停不下来。(听说童诗班在那之后就倒台了)

处于成绩刚发下来家人开始劝我不要读中文系的时期。感兴趣的文学和物理分别在文和理的两端,似乎没什么关联。

恋爱状态是目前和文学热恋中。对于村上春树,是那种大家在吵林还是赖的翻译比较好的时候,默默拿出英文译本来读的人。

过着偶尔教补习,偶尔投稿,大部分时间改稿的日子。

/

a)文学对你而言意味著什么?

文学就像一面镜子。生活中需要说太多的谎,所有的面具拆下来之后,剩下来的名为“自我”的渣滓就是文学。在一片混沌之中,文字是我梳理情感,反复提炼,并且固化的过程。

文学是反日常。无论是把自己的诗集撕成碎片排列组合成另一本诗集的人(出版社应该会很困扰),还是在大家都在打破常规的时候,用平凡纯粹的文字打动人心的人,都是文学。

b)你觉得你这世代的文学创作者,最难与前辈创作者讨论的文学议题是什么?

就我和前辈交谈的经验来看,没有。或许是创作的人都很开放(也有可能是我没什么前辈朋友)。但最想讨论的,大概是文坛的各式八卦。

c)请推荐三本当下你最喜欢的书。

1)《余生》黎紫书
如果搬家是一次对书本的大灭绝,那么本书在两次的汰换中证明了它达尔文式的优越性。从初一开始就不停地读。微型相对短的篇幅,使得它很适合在碎片时间中随手翻一翻。对我来说是认识黎紫书,及有人出版社的开端。新作《流俗地》尚未读完,只好推荐这本,顺道也作为我开始接触文学的象征。

2)《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村上春树
本书是我迷上村上春树的起点。在这之前“村上春树”不过是假文青的代名词。《作》中有村上代表作“挪威”的现实主义色彩,故事给我的感觉比“挪威”更加完整。少了一些村上式的怪诞与荒谬,却更贴近人心。这是一本关于主人公多崎作,小时候无缘无故地被小群体排挤,多年后决定主动寻找真相,并获得救赎的故事。个人认为,是很好的村上入门读物。

3)《暮然回首》藤本树
我创作的过程是内噬的。怀疑自己创作的价值时翻阅这本漫画,总能让我想起创作的初衷,起到鼓舞的作用。漫画及文学不尽然相同,但创作的难处与喜悦是共通的,我想。创作的路上是孤独的,独处的时光让文字沉淀,制造作品的情感深度。《暮然回首》中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手法,最近尝试写长篇,想用文字再现这种感觉。

相关文章:

【新秀个人特辑】陈弘毅/诗三首

连宏勋/明天记得带历史课本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连宏勋/伊甸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