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4:00pm 01/07/2023

啤酒

彭敬咏

农业

企业家

地方创生

犁生活

人文

彭敬咏|笔录哦莫一派

“干杯!有关瓜拉雪兰莪的计划,我有了一些Idea。”喝了一点酒,思潮若涌,仿佛已经阻塞的头脑被酒精贯通了一般。

学长的车沿着斜斜的跑道,驶入了长途巴士车站的出发大厅……

ADVERTISEMENT

最近因为一些的项目,跑了吉隆坡几趟。何谓“地方创生”?笼统地说,地方创生的主要概念源自日本,目的是发掘地方的基因,并想方设法去发挥当地特色、结合去发展出最适合的在地经济。不过我这篇要谈的重点不是地方创生,而是我去了几趟吉隆坡。

703_04

乡巴佬进城,最享受的是在小酒吧喝happy hour的,吃一些重口味的轻食。我在微醺的状态底下,思想有时会特别清晰。记得曾在日本和日本朋友边喝啤酒边吃烤肉边吹水,说出过我这辈子最流利的美语加日语的综合版本。看见日本朋友的朋友一直点头,我就觉得非常自豪,他们竟然都听懂了(这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话说回来,上次以农夫身分去辅助朋友公司的案子,对方老板不是农夫却对有着浓厚的使命感,深叫我汗颜。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板,为着千亩的农业大计,依然奔波劳碌,充满的精神。话到浓时,你都不禁要起立为他鼓掌。“马来西亚的农业,靠您了。”我很想说这句话,但我却一直在会议中,不停幻想开完会后的欢乐时光……“拖太久的话,迟过6点会不会没有啤酒折扣了?”这句话当然只是在心里问起。

“干杯!有关瓜拉雪兰莪的计划,我有了一些Idea。”喝了一点酒,思潮若涌,仿佛已经阻塞的头脑被酒精贯通了一般。朋友见惯不怪,哦了一声。我多管闲事地开始发表了和之前会议无关的另外一项发展工程提案。刚认识的建筑师在一旁边听边笑边点头,也开始比手画脚大谈了起来。他应该在心想:这家伙,真会吹啊,我陪他一下。“Last Call?”服务生眼色淡定地问了一声,他知道我们的水还未吹完,肯定会再来一set。

轻装上阵 人生新旅途

因为好些日子没见的学弟自己租了一间双层排楼作为工作室,并且有多余的客房,最近一次去首都吉隆坡,就算路途离开会地点迢迢,我还是决定了去他那儿借宿一晚。这个学弟先前的艺术展览非常特别,是用拓印的方式,展览祖先的坟墓,而拓印的材料却是充满未来感的铝箔纸。抵达时,没闻到艺术气息,却发现了屋前摆设了许多的植物盆景,还养了几只乌龟,一缸小鱼。一个人住,果然时间很多。一进门后,之前只在银幕上看到的学弟作品《像生秘境》映入眼帘。亲眼所见,冲突感果然蛮大,是艺术无误。“我下个月会在居銮办工作坊。”学弟对我说道,他会在居銮和曾在巴塞罗那当建筑师的朋友搞一些活动。“不然就叫南边有碑吧?”这句话,我没有说出来,可能是因为当下交谈的时候不是去happy hour。(笑)

“多谢,居銮见,等你回家后再详谈。”我一下学长的车,就赶紧穿越人群去买回家的车票。首都的长途巴士车站有点像小型机场,拖着行李的人们似乎都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早上和学长出席的那场会议不知是否是一趟人生的新旅途,而我正在准备沉重的行囊?不不,还是和这次一样,背个小斜肩包,轻装上阵,竹杖芒鞋轻胜马,下一句好像是……who scare?笔录哦莫一派(日语)。

确定了自己的门派过后,在许久未体会乘搭巴士回家的路上,坐在单人座位格外轻松,刷视频刷到马頔的〈南山南〉——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南风喃,北海北,北海有墓碑……哦,原来是北海才有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am 24/03/2025
卓衍豪/循环经济──废弃物也能变黄金

最近去了一趟十八丁,这个从前去过无数次的制炭业产地,这几年因为从事地方创生工作的关系,更是对眼前勇敢走出夕阳产业余晖,开创产业新道路的先行者敬佩不已,其中泉成炭窑算是最经典的案例。

卓衍豪/循环经济──废弃物也能变黄金
十八丁的炭窑,后方左右两边排放的蒸气会被收集起来,制作成“木醋液”。

贵为全马最重要的炭产区(近400座炭窑),泉成炭窑却是少数对外开放参观的制炭工厂,早在第二代蔡招安经营时便已经让炭窑成为产地旅游、校外教学的重要场域;如今第三代传人蔡祺勇接手后,除了持续生产出高品质的红树炭,也将更多炭的副产品加工成为十八丁的伴手礼,包括“木醋液”(wood vineger)、“黑金”香皂等红树炭的副产品。

“木醋液”是在制炭过程中,红木(红树的木头)在高温无氧的炭化过程中会释放水蒸气与多种有机成分,制炭业者将气体透过管线收集起来经冷凝处理收集出来的液体。“木醋液”是一种含有数百种有机化合物的天然液体,可以作为天然农药、土壤改良剂,能促进植物生长、驱虫并抑制病害;可用作防蚊、除臭、消毒、抗菌;也能用于饲料添加剂,提升动物肠道健康;或在水产养殖中抑制有害微生物。

除了“木醋液”,制炭过程中产生的炭灰也可作为土壤改良剂,而燃烧后的边角木料也能回收再利用,例如制作生物燃料或环保建材。这种“全产业链循环利用”模式,让十八丁的制炭业不仅维持传统技艺,还能适应现代环保需求,实现低废弃、高价值利用的永续经营模式。

这种做法不仅减少废气排放,还能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将原本的“废弃物”转变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与产品的经济模式,即称为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再生,不仅能降低资源消耗,还能创造新型产业与就业机会;透过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打造,延伸了产业链,让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地方竞争力。

卓衍豪/循环经济──废弃物也能变黄金
制炭过程中透过减少浪费、资源再利用生产出来的副产品。

循环经济适用于不同产业的思考,从农业生产中可能产生的废弃物如稻壳、果皮、甘蔗渣、咖啡渣等,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造成环境负担,但只要将其再利用,就可能变成有机肥料、生质燃料、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塑料、绿色建材,甚至高科技产业所需的环保材料等各种创新产品。同样的道理,渔业、工业、畜牧业等都可能依循环经济的模式,找到一条产业的新道路;例如霹雳双武隆渔村的渔村先生(Mr. Kampung)品牌,推出的深海鱼鳞冻,便是将鱼鳞这种本来作为废弃物丢弃的资源,加工成为富含胶原蛋白、各种维他命、铁、锌、钙和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的保养圣品。

循环经济不仅能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带动在地经济发展,甚至成为行销地方的手段。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与科技进步,循环经济在地方创生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建立“环保”、“永续”的在地品牌形象与行销策略去提升产品价值,甚至结合当地居民参与,形成“绿色社区”,共同推动环保产业;让循环经济不仅能解决环境问题,更能为地方创生提供新的经济成长动能。只要地方政府、企业与社区共同努力,将废弃物视为资源,就能打造更永续发展的地方经济,创造更绿色、更繁荣的未来。

延伸阅读:
卓衍豪/把国际视野化为在地行动
卓衍豪/从方言、地方语汇到路牌
卓衍豪/“地方选物”
卓衍豪/地方的剧本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