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陽了。
ADVERTISEMENT
三年多來,堅守防疫SOP,每天兩點一線、不堂食、少出外,原以為自己定能穩穩當當繼續成為副刊組內為數不多的COVID處了。可是,只要打破了日常習慣,例如將每日的兩點一線變成三點一線、推遲入睡時間、工作加倍、生活繁忙,COVID賊就防不住了,它會趁你身體免疫力低下時登堂入室。
最可恨的是,你一開始是看不清COVID賊的面貌,那些喉嚨疼、發燒、感冒、咳嗽,乍一上身就覺得跟普通發燒感冒無差別,而當自我檢測是陰非陽時,它又會讓你不斷疑神疑鬼:發燒不斷喔,是冠病症狀;可是發燒不斷加嚴重鼻塞,又覺是流感;當重複發燒加隱隱約約骨痛,又不得不懷疑是不是骨痛熱症。
我在吃完一排退燒藥、拼命灌加鹽100號後都沒辦法降溫時,我知道,要去看醫生了。
不過,醫生診斷我的症狀很初期,可能檢測不出結果,吩咐我第二天若還沒退燒就可以回到診所檢測。
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就在我半暈半醒間居家趕完了版,我退燒了。除了身體疲累、汗多,喉疼、鼻塞等症狀皆消失了,滿以為只是普通發燒,可當我退燒兩天後吃不出蘋果的甜味、嗅不到洗髮水的香味時,我才驚覺自己原來沒了味覺和嗅覺。
再次去診所,幸好不是中“孖寶”。買了新的測試劑,回家幫媽媽檢測,恭喜,她也“中獎”了,我們雙雙向醫院延遲複診時間,一起待在家坐“COVID監”,不必分開了。只是媽媽比我強壯,剛動完手術幾天的她是無症狀確診。
無味覺無嗅覺其實是一個有趣的體驗。我的無味覺並不是所有味道都嘗不出,甜酸苦鹹鮮五味中,酸和苦澀味保留,鹹味則要多添加鹽才能嚐出。嗅覺呢,除了香臭不覺,嗅到的味道還是有些“錯置”的,例如汽油味嗅到甜味、櫻花沐浴露嗅到魚腥味。當下想,若趁我無味覺無嗅覺給我吃屎,我也不自覺。
伴隨無味覺無嗅覺症狀的,還有不時心悸、身體疲累和渾渾噩噩的腦袋。那陣子,身體猶如要經常充電的劣品電池,滿電時,便立即集中精神工作,再加上食慾降到零,每天不餓到手軟腳軟,是不會去動手弄吃的。
幸好,約兩個星期後味覺和嗅覺就恢復了,不過至今還是覺得身體疲累,每天睡七八個小時還覺得睡不夠似的,只能慢慢調養了,不能急。
相關文章: 林德成/談素材 林芷桑/忙到冒煙 張露華/請善待它們 許欽斐/海外華文書市,我想找…… 關麗玲/下一餐吃什麼好? 許欽斐/海外華文書市,我想找…… 梁靖芬/不正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