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集约30分钟一集的《怒呛人生》,噼哩啪啦密集输出各种对白。在每句值得思索与品味的对白里,或许也同时出现了一万个脏话开头的字眼。
ADVERTISEMENT
首先因为这部剧重新认识了“beef”这词。牛津英汉双解词典(和谷歌)告诉我beef不仅仅是牛肉,还包含了“牢骚、抱怨”的意思。
一个字,简单扼要地说了故事的全部。至少表面上如此。
从一场因各自无法纾解的压抑继而暴怒,然后引发的汽车追尾事件,如同星火燎原,一桩一桩地引爆往后的连绵冲突。生活过得磕磕绊绊差点要自杀的装修承包商Danny Cho,与生活看似优渥理想却经常焦虑、心底深埋童年时期以来的郁结的Amy Lau,在洛杉矶某超市外因一声高亢的车鸣笛声与一枚中指,像火星撞地球,开始了冤冤相报的“漫长旅程”。
人生中的困境与挣扎
看此剧心情蛮矛盾的。一方面剧情紧凑,毫无多余的台词与场景──有许多台词仿佛一语中的,茫茫“F海”中总有击中你心扉的一句话。然而另一方面又让我感觉不安──那些不可抑制的愤怒与故作太平,比如Amy强压情绪,转过头的一抹微笑,就像是在生活里汲汲营营的你我他,平凡安静地度日,却不知各自心底隐藏了哪些创伤与怒火。习惯隐忍,只要触发一个燃点,就能引发爆炸性的歇斯底里。
“Western therapy doesn’t work on eastern mind。”Danny在剧里反复念诵这句话。即使面对心理治疗师,Amy也没有真正敞开心扉。他们已是美国移民的第二代以上,但也许是因为许多亚裔习惯性的“以和为贵”,以至于所有的肮脏情绪积累最后都有可能是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Danny和Amy的行车纠纷可说是那根稻草,压死了这两头骆驼。
可最后却奇迹似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怒》被归类为黑色喜剧。(伪)嘻笑(真)怒骂之间,《怒》的“黑色”血淋淋地撕开了体面的遮羞布,摊在阳光底下,血肉模糊。是韩籍编导李成真打开了潘朵拉的盒子,让Danny的自卑、Amy的压抑、Jordan(收购Amy生意的富豪)的虚伪,还有其他角色的“恶”淋漓尽致地曝光。这些都让这10集的“牢骚”,疯狂到极致,连Jordan的死亡方式也让人目瞪口呆不忍直视。
审视自身人生历程
然而或许到最后,我们最终与之和解的不只是对方,而是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阴暗。只有在意识到自己的阴暗面以后,我们才能从互相纠缠的泥沼里挣脱,迎来光亮。如同最后一集的标题〈Figures of Light〉,取自于心理学家荣格的名言之一:one does not become enlightened by imagining figures of light, but by making the darkness conscious.人无法单靠想像如何变得光明而达致觉悟,而是从意识到自己的阴暗面开始。
Danny和Amy的冲突,就是在互揭彼此的阴暗面。
“有时候我们只想被看见。”Amy其中一句台词大意如此。那句“被看见”意味深长。
从极度克制的《舞伎家的料理人》到纵情宣泄的《怒》,这俩仿佛是东方与西方观点最直观的差异表述。虽然文化其实不能如此简单二分,然而无论哪一方,每出剧在它能打动我们的时候,要不就是戳中了一些心事,或表达了一些我们的向往。
《怒》一阵风风火火就说完了一个故事。经历了剧里茫茫脏话海与愤怒,编导却在最后一段碎碎念的铺陈里,带出了平和的戛然而止。一直充满愤懑,末了却倏然U转。似美好,又似不。
愣怔了一会儿,我最终却觉得,剧(与人生)够苦了,这样的结局算是解脱。其实挺好。
更多文章: 黄爱玲/《出走布鲁克林》(Unorthodox)是思想控制了你 王晋恒/《妈,别闹了!》真真假假彷若闹剧的众生情 小泥/《人选之人—造浪者》选举幕后的螺丝钉群像 金睿瑜/《患者》病态社会,谁是患者? 黄爱玲/《有色眼镜》(When They See Us)鱼歧视足以杀人 王晋恒/《夏日大罢工》无处遁逃的人生困局 李锦燕/《黑暗荣耀》谁才是最终的赢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