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食谱,昆虫一直在食物链里,还得讲究时节采集昆虫,《周礼‧天官·鳖人》便记载了“祭祀,共蠯、蠃、蚳,以授醢人。”意即在祭天时,他们会用蚁卵(蚳)制作肉酱献祭。
ADVERTISEMENT
随着人类演化,生存环境和饮食习惯出现变革,大伙儿不吃虫,转头吃家禽和牛羊。但世界各地依然有人烹调营养丰富的昆虫餐,歌颂吃虫的美好。
当世界人口迅速成长,这无形中加速肉类的需求量,恐怕供不应求。2013年,昆虫被推到镁光灯底下,欧美国家推崇昆虫饮食,以减缓粮食危机和温室效应。
那不吃虫行吗?有生物科技公司回应这个问题,成功研发人造肉以填补人类食欲需求。然而,人造肉价格太高,并非所有人负担得起。
昆虫饮食话题沉寂了一阵,这一两年又被提及。今年4月份,新加坡食品局宣布批准销售16种昆虫食物,包括蟋蟀、蚕蛹、蚱蜢等。我国亦有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尾随永续粮食风潮,挖掘昆虫产品和饮食的新可能。
说到吃虫,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泰国,大街小巷可轻易找到昆虫零食的摊贩。在昏黄灯光照射下,油炸后的昆虫显得鲜香脆口。盘子里有堆积如山的蚱蜢、蚕蛹、蝉,甚至有蝎子跟你say hello。
在本地也能吃到昆虫,那就是东马的硕莪虫。经过厨师巧手处理,这些肥滋滋的白色硕莪虫摇身变成军舰寿司、披萨配料。如果勇气十足,亦可挑战咀嚼活生生的硕莪虫。
硕莪虫或许太大只,让人看了瞠目结舌,若换成瘦小的面包虫(或称黄粉虫,mealworm)呢?
赛城大学(University of Cyberjaya)研发与研究生中心总监黄惠渲副教授正是专研面包虫的学者。不过,她没有将面包虫端上餐桌,而是制成狗饼给宠物食用。她微笑地说,其实人类也可以吃面包虫。2021年,欧洲食品安全局已批准人类食用经烘烤的面包虫。
“大众观念普遍认为虫很恶心,它会蠕动且觉得很肮脏。可是很多人忽略一点,所有生物都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才会出现昆虫饮食文化。”
蛋白质高,投身研发面包虫
在黄惠渲眼里,面包虫属于绝佳的替代蛋白。当它处于幼虫阶段,体内蛋白质含量可高达50%或以上。目前,她也担任本地生物科技公司Zelcos Biotech研发部首席顾问,积极开发面包虫营养价值的潜能。
或许大家比较熟知黑水虻(Black Soldier Fly),大马有很多农场采用室内养殖方式培育黑水虻,利用黑水虻幼虫“吞噬”农业废料和厨余,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饲养黑水虻的成本低廉,生长周期很短,很快看到成效。面包虫则需要8至10周才能取其幼虫制作产品,需要投入很多耐性和时间。
既然很多农场、大学和地方政府推广黑水虻,她在食物议题上面做了很多考量,另辟研究新方向,希望找出新的应用去解决人类、社会和环境的问题。
面包虫或许可以成为一剂解决自然环境负担的药方。对此,她毅然投身面包虫的研究领域。
“为什么会专研面包虫?因为它已被认可为能够食用的昆虫。”她解释,一直以来科学家都想要找出蛋白的替代品,打造“可持续的未来食物”(sustainable future food),为未来粮食危机做好准备。除了研究植物性蛋白,科学家也往昆虫蛋白发展,寻求新的蛋白资源。目前全球研究发现,大约有2100种可供人类食用的昆虫种类,各别有不同的营养元素含量。
推出昆虫狗饼,主打低过敏原
虽说人类可以吃面包虫,但一下子推出昆虫食品,消费者会心生抗拒。黄惠渲选择慢慢来,先往宠物市场试水温,通过面包虫解决宠物饲主的日常需求。
“我们有问一些饲主,得到的反馈是说市面上的狗粮或零食会造成狗狗敏感,或出现异位性皮肤炎。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可能有些狗饼采用动物蛋白或有用一些谷类。”
她认为,昆虫蛋白会是一种“novel protein”(新型蛋白)以取代狗狗吃的蛋白。现阶段他们已与兽医合作,通过观察和试验,确保狗狗吃后健康无恙,不会产生敏感原。
在包装配料表上,发现他们采用南瓜粉。原来Zelcos Biotech主打低过敏原的原材料,会移除所有谷类,不用粘米粉,改用南瓜粉、红薯粉取代谷类原料,确保打造出符合市场规格且品质无虞的宠物食品。
提到敏感原,她坦言也得看狗狗品种,每个品种都有不同的敏感原。一些狗是吃货,无论什么食物都放进嘴里,结果很容易生病。
为何分开萃取油脂和蛋白?
当我拿起一块狗饼一嗅,发现有类似椰饼的香气,不禁问道,人类能吃吗?她指着配料表笑,这些全是人类能吃的材料。当宠物饼干成功改变人们对昆虫的思维,往后就会往人类饼干发展。
她称,面包虫经过烘烤后会被碾碎,抽取它们的油脂和蛋白。据了解,面包虫含有铜、铁、锌、镁等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除了维他命B12,面包虫的维他命含量普遍高于牛肉。
面包虫体内有十多巴仙是油脂,10%是益生元纤维,所以在烘烤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反应和颜色呈现。即使萃取出面包虫的油脂,颜色也会有所不同。烤箱的成品是深暗色泽,微波炉烘干得出的油,颜色较淡浅。
“这些油最后注入回宠物饼干,因为狗饼也要有一点脂肪。”
为何要分开萃取,而不把整只虫放进去?她笑答,这样可以客制和精准调整配料的比例,为宠物调配出所需的营养成分,毕竟研发的狗饼主打低过敏原,降低狗的敏感程度。
饲养面包虫的3大关键点
若想大规模饲养面包虫,需要有一套严谨的养殖系统,以提高面包虫的存活率。她提到,当中有3大关键点:温度、生长密度和喂养食物。面包虫喜欢温暖的生活环境,室温要调节得刚刚好,而不同成长周期会有不同的温度需求,有时温度越高成长得越快。
接着是成长密度。面包虫喜欢群居,但不能过于密集,一个养殖盘大约1.5kg的面包虫幼虫即可。最后是喂养的食物。许多小型农场会用农业废料喂养,但这些废料处理不好会残留农药、微生物和霉菌,会令面包虫生病。面包虫身体发黑,就是生病的迹象。黄惠渲主张喂养幼虫吃豆渣,偶尔夹杂菜市场的剩菜。
当面包虫到了幼虫阶段,会被取出烘干,然后进入脱脂程序,把体内的油脂和蛋白分开。经过脱脂加工,面包虫可以磨成粉末,混合其他配方再制成宠物饼干、汉堡肉饼、面粉、面条、能量棒等。
“面包虫未来动向应该是发展成人类食品,在欧洲有公司把面包虫幼虫(磨成粉状)的蛋白质制成食物,比如汉堡肉饼、蛋白粉,去取代现有市场的动物性蛋白。”
如果将面包虫养大成虫呢?她答,这会是另一个研究方向,可以取它们的甲壳质(chitin),用来制作洗头水或其他产品。
吃虫──未来的趋势?
根据科学研究数据,面包虫可以“degrade”(降解)塑料,转变成自己的营养。从环保角度来看,面包虫是一大助力,惟必须考虑它们的食物转化率,长期食用会不会导致营养不良。
黄惠渲指出,若往后要将这批面包虫制成饲料或人类食用产品,会有食物安全问题吗?在没有任何选项之下,面包虫的确可以吃塑料,但它真的喜欢吃吗?
当问及吃虫会是未来的一种必要吗?她认为应该用更多元的思考角度去看待昆虫饮食。社会上提倡吃虫应对粮食短缺仅仅是一个面向,而我们不是迫于无奈才吃虫,反倒要看重昆虫的潜在价值,经过科学处理后,它们能为人类提供更高的营养成分。
“古时的人或东马原住民会吃硕莪虫,因为有很高的胶原蛋白。另一个原因是成长环境有很多硕莪虫,容易取得。”
她说,大家都在寻找新型蛋白和未来食物,这都是为了保障食物安全。“当你说人造肉接受度可能比较高,相对的人造肉不是天然的,科学人员是抽取干细胞培育,它不是一种自然的做法。”反观昆虫是原有的生物,生物科技公司只是将昆虫制作成食物,“我们还需要很长时间,教育人们接受昆虫饮食。”
“我们现在生活在每天都有新事物的年代,大家说人工智能、科学改进,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要尝试找一些新型的蛋白资源呢?”
视频: 【密集恐惧症者慎入】带你探索虫虫的养殖世界! 相关文章: 【虫虫商机/02】从泥土到餐桌,小小蟋蟀营养丰富 【虫虫商机/03】生物界清道夫黑水虻,吃掉厨余拯救地球 延伸阅读: 【造肉时代❶】真肉vs素肉vs人造肉──肉质大比拼 【造肉时代❷】素肉vs人造肉──葫芦里藏了什么秘密? 【造肉时代❸】味来人造肉──颠覆味蕾救地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